分享

如何在家进行儿童艺术启蒙?

 原木康健 2018-12-18

 如何在家启蒙?



高瞻课程的价值:是提升幼儿的独立性、好奇心、决策能力、合作能力、持久性、创造性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高瞻课程核心: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

高瞻课程特色:四大特色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给予孩子肯定的环境-跟随孩子身心发育步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五步解决艺术启蒙难题

1、如何看懂幼儿的画?|幼儿视觉艺术发展阶段

2、如何准备幼儿的艺术材料?

3、过程艺术VS结果导向性艺术?

4、幼儿创作时,成人如何与之互动?

5、如何成为创意点子王?


1、如何看懂幼儿的画?

艺术是幼儿通过二维、三维材料探索,表达和展现他们世界的方式。

探索:①无意识       vs     ②有意识


「幼儿从探索开始,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2、如何准备幼儿的艺术材料?

「艺术材料」

Tess老师指出,在家中常备的艺术材料,不宜浪费,适宜选择不同种类中的1-2种材料,供幼儿进行探索。


3.过程vs结果导向艺术?

①结果导向型艺术互动:幼儿使用相同的材料,创造相似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幼儿怎么做。关注的重点是,最后的作品是什么样子?

②过程导向型艺术互动:幼儿选择他要使用的艺术材料,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自主的操作材料。关注的重点是,幼儿在此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根据模板制作」


「自己调色创作」

当小朋友的想法被固定在模板中,就算做的很好,我们也会说“哇做的好像呀!”“简直一摸一样”,当然了,这种就仅仅是模仿啊!

但是当小朋友自己探索,有自己的创作之后,他学到的东西肯定会更多。

“哇!好神奇呀!红色和黄色混合竟然是橙色。”

 “黄色加蓝色竟然是绿色。”

当不以结果为导向时,孩子自主探索的结果,才是他们真正收获的成果。

为了让家长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两种导向艺术的差别,Tess老师将现场家长们分为AB两组,进行了一个游戏实验。

A组家长的任务是给鱼儿填色,且颜色不能超出格子外。

B组家长的任务是为鱼儿进行装饰,怎么好看怎么来。


「添加颜色不能超过格子外」—小心翼翼


「任意空间,可随意涂画」—无拘无束

画完之后,可以看出两组画出的完全不一样。

当分别采访两组家长的感受时,A组的家长说:

“我感觉我很拘束,很压抑,为什么不能画我自己想画的?”

B组的家长说:

“我觉得很轻松自在,可以画自己想画的”。

那么,我们能体会孩子的感受么?当他被拘束在那个小小的格子里,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呢?

如何启发孩子的艺术表达力,这个游戏给了家长们一次亲身的感受。


4、幼儿创作时,成人如何与之互动?

△倾听和观察

幼儿创作的作品,不仅要会看,更重要的是要会听。 

①安静!就呆在那儿!

②重复孩子的话。

③重述孩子的话。

④用艺术类描述性语言描述孩子的话。

⑤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谈论他们的作品。(“你可以跟我说一下你的画吗?”“你是怎么调出绿色的?”)


「孩子画的小猪佩奇」

幼儿是“感觉的写实主义”。

                                                                     —— 日本 鸟居昭美


5、如何成为创意点子王?

市面上充斥着“50个艺术创意金点子”、“100个绘画创意”等等书,是否看了这些书,就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家长就能成为一个创意点子王呢?

现场的家长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但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呢?

Tess老师建议:

利用身边事物充分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在马路上看到大卡车,可以问孩子,“你看,那个大卡车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不是个长方形?”“轮胎像什么呢?”

生活中小小的练习,对孩子的创意点子发展,都是最有效的练习。

短短的讲座,颠覆了家长们的认知。艺术启蒙不仅是艺术课堂中的活动,更是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创作,可以用任何材料创作,可以用任何方式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