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中医常用治疗大法详解!(一)

 河南奇兵 2018-12-18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先有法,后有方,治法是治方的依据,“方从法立”,也就是说方剂以治法为依据,方剂是完成治法的体现。

今天给大家介绍常用治疗大法。

(一)汗法

通过宣发肺气,开泄肌腠,调畅营卫,促进发汗,助邪外出,祛邪愈病的都叫汗法。汗法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其作用是发汗、解肌、透疹、解毒、退肿(透疹必须用于疹未出或刚出的初期,手心见疹不可用发汗;退肿原则腰以上肿发汗,但是无表证不可用发汗;解毒如疮疡初起用汗法,无表证不用,因此汗法必须具备外感表证)。

注意事项:①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不封口,自汗,盗汗,亡阴,亡阳绝对不能用汗法。②汗法以微微汗出,邪去为度。③服发汗剂要避风寒,忌油腻。

(二)吐法

通过催吐,使体内有形之邪随吐而出的一种治法。

作用是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痰涎、服毒或饮食停滞等病症。

注意事项:①体质不好,年老体弱,妊娠,新产和产后原则禁用吐法。②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禁止反复使用。③吐法易损伤胃气,要保护胃,服软食或健胃药。

(三)下法

通过荡涤肠胃积滞,如攻逐大便,利小便等治法为下法。

下法的作用:①通导大便。②泄热。③攻逐水饮,寒积。泻下法适应范围广泛,凡病邪在肠胃,燥实停结,热结在里,冷积,水结,蓄血,瘀血,结痰,积水肿胀,虫积等病症皆可应用。

注意事项:年老体弱,妊娠,行经,有表证的不适于下法;妊娠时该用也得用,但使用下法不要过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