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贺山:我在山东发现了黄帝文字(3)

 象牙文 2018-12-18
 
 
 
 

 

 

马贺山:我在山东发现了黄帝文字(3)

 

 

 在网友353252762的鼓励下,我又写了一篇黄帝文字,公布于世,说明黄帝文字不止在一个地方,可以发现,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比如山东日照天台山遗址,有大量的摩崖石刻文字,既有黄帝文字,又有唐虞文字,还有夏朝文字,是一个纯天然的上古文字宝库,甲骨文之前的上古文字,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这里不仅有文字,还有实物,还有历史文献记载,完全能够证实黄帝让仓颉造字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非传说。

一,从发现一颗新星: 崋字。

破译一个古文字,就象是发现一颗新星,发现一片新大陆。

这个新大陆发现的不易,它整整用了我近二十年的时间,比司马迁完成【史记】所用的时间还长。

      日月山文字的出现并不偶然,我们可从《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卿云歌》内,看出先民对日神和月神的无限崇拜及根深蒂固的热爱: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翻译成白话为: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华,世间永远辉煌。光华寓国号,中国、华夏的简称。《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日月经天,光照大地,家园生辉,天地皆华。华就是太阳,就是月亮,就是太阳、月亮的光华,对人类来讲,就是大同世界,大地一片光明,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华夏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民族。在上古时期,先民们生活的十分艰难,生活在树上,以避群害,冬日来临,缺少御寒的衣物,只用树叶和动物毛皮,挂在身上,抵挡严寒的袭击。白天在阳光下取暖,太阳成了人们最受欢迎的明亮的温暖的载体。饥寒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因素,由于太阳的存在,人们至少减少了一半的痛苦。太阳啊,你这神奇的圆圆的魔术家,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快乐,人们是多么的感谢你呀。在先民的眼中,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亮,美丽的光华常伴左右,这对生活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祖先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人们对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崇拜,对日月的喜爱,超过一切,无以复加,由此可想而知,作为华夏先民的第一至上神崇拜——太阳神和月亮神,人类怎么做怎么赞美怎么顶礼膜拜都不为过。

 
 

 

 

 
 

 

 

二,到发现一片新大陆。


新大陆在什么地方?我发现的新大陆,就在山东日照天台山上。这里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祭祀日神最佳的处所,每年春分秋分时节,先王都会带着自己的子民,在天台上举行盛大庆典,祭祀、顶礼膜拜太阳神,祈福太阳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下太平。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对月亮神的崇拜,超过了对自然界各种自然神灵的敬仰热爱,在先民眼里,日神和月神是世间最美丽的圣灵,日月的光华,是任何神灵都不具备的,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是最大的,是无与伦比的,因此先民对日神月神崇拜有嘉。那里有很多上古文字刻在石壁上,这些文字都是什么年代刻上去的,谁刻的,刻得都是些什么内容,那些文字能够破译吗?我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希望得到各位网友的批评指正。

 1,日:象形文字,光芒四射的太阳神。同时也是华夏民族尊敬、祭祀、崇拜的象征,日即华,华即日,夏民族用华给自己起名,足见对日的喜爱程度。【黄帝文字】

 

 

 

 

 2,象形文字:大,人的正面形象。古人心目中,天大地大人大。

 

 

3,岩石上的石刻文字破译:正,征也。天子征不来之享。史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4,岩石上的石刻文字破译:屋。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 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

5,天台山图腾柱内太阳神像  破译:上曰,一般指帝王的表达。                                                                               

 

6,天台山象形文字:眼

 

 

7,安,宁也。天下安宁,没有战事,是黄帝统一华夏民族后,最大的愿望,五帝时代是禅让时代,安定和谐,华夏民族子孙向往之。



     

 

 
 

 

 

8,夏日,星月,王凶,焚吉。[少昊祭天碑]。【黄帝文字】

其大意为:夏人祭拜日月星诸神,王帝用柴祭天,逢凶化吉,能迎来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这是一篇先王率子民夏人到天台山祭祀日月星之神的大典,先王有疑,祭祀前进行了占卜,兆文彰示,用柴燎祭,逢凶化吉,于是,先王与子民一同到扶桑山顶,燃起木柴,送月迎日,鼓乐齐鸣,载歌载舞,一片欢腾。这是最早用文字记录的华夏民族对太阳神的顶礼膜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华夏民族,用象形文字记载的一次祭日盛大典礼。那么这个王到底是指什么时代的国王呢?山海经曰:少昊之国,少昊之国的地理位置即在今日山东日照天台上一带,史书记载少昊是黄帝长子,名嚣,将侄子扶上帝位。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五帝,不包括少昊,但这并不影响少昊之国的国王,所创造的先进的灿烂的华夏文明和华夏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仍令后辈高山仰止,备受推崇,堪称英雄时代的杰出英雄。刻在山顶上的文字,与著名的传世文字【仓颉书】一脉相承,皆为黄帝文字,距今为五千年左右的时间,与商朝甲骨文、金文等均属汉字体系。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用文字记述的由帝王组织的大型祭祀太阳神的隆重的典礼活动辉煌篇章,事后刻文记之。需要指出的是,碑上共刻了八个夏字,一大七小,表示王率领诸侯百姓,祭祀日月星辰,虽然仅仅有十五个字,已经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了。这是继【仓颉书】二十八字后,发现的黄帝文字最多的一篇成文历史。

 

三,我的发现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我的发现是符合客观实际。古文皆简,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独到合,由象形到指事到会意到形声到六书俱全。由传世文字到出土文字到摩崖石刻,非常全面。在此之前,我破译了夏朝传世文字【夏禹书】、【禹王碑书】、【莱丘铭】、【刺血书铭】、【暴寒亭铭】等,还有出土文字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夏朝玉版文等,唐虞文字有【尧帝封禅碑】,有唐虞甲骨文,在我破译黄帝传世文字【仓颉书】的基础上,又对河南具茨山和山东日照天台山的众多的摩崖石刻文字,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比对、鉴定,最后才认定是黄帝文字,我认为,我的态度是严肃的,尽量做到一丝不苟,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文献典籍记载,伏羲造书锲,伏羲曾经发明创造过八卦,后又演变成六十四卦,八卦的符号有些可以和语言中的词汇相联系,可单独存在,如,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伏羲画八卦与仓颉造字有相同的原理,但方法不同,一个是八卦符号,一个是六书文字,伏羲有【易】,仓颉有【仓颉书】二十八字,北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990)所编《淳化阁帖》把仓颉石室二十八字作为诸王古法帖第一收入帖中,并注曰:“在北海(今寿光),此石虽不寻,而为吾国文字之祖”,我同意这个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