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前沿的学校管理创新案例都在这里(最后30席)

 锵咚锵书屋825 2018-12-18


说到学校管理,我从旅行上得到了一些启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旅行是许多人的爱好,我也如此。以前喜欢一个人出行,因为什么事都不需要和别人商量,随时都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慢慢觉得一个人太无聊,开始约三五同伴一起出行,去云南、去陕北、去甘肃,人一多难免就会发生分歧,特别是有次带着三十来人的队伍,靠一个人管理,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路线、住宿、活动内容、餐饮、钱物……最后只能分散成几个小队,各自前行。如是几次,开始有了经验,在队伍里开始分工:队长、餐饮小组、财务小组、生活小组……队长只负责大方向的规划和引领,其他都由每个小组各自管理,矛盾减少,旅行幸福感直线攀升。


当一个学校小的时候,学校管理没那么复杂,我爷爷曾经管理过一所农村学校,十来个老师、百来名学生,他并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但运转得依然很好;当一个学校事务少的时候,学校管理也没那么复杂,90年代末,我读高中那会儿,学校近百名老师、上千名学生,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对老师的要求也主要在教学上,学生没有综合素养的需求,老师也不需要会课程设计,在传统科层级的管理模式下,一切都“自然而美好”的发生。


但在中国适龄教育人口剧增的现在,学校“越变越大”,要管理的人越来越多;且中国教育也在发生重要转型,学校面临对学生各种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以及教师多样化需求的诉求——工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能力、精神生活、学生全方位导师、个性化成长……传统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有难度。


全国教育管理者都在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摸索中进行“创新”突破。于是扁平式管理出现了,项目式管理出现了,管理权力下移,教师发展变得更深更广。近两年,我一直在关注研究全国甚至全球的教育管理创新案例,在这里分享一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极致的项目化管理


在深圳前海港湾小学,他们有一把管理的“利器”,就是项目化。在校长罗朝宣看来,项目式管理至少有三大益处,不仅可以让学校事务得到更细致有效地执行,还是一种对综合领导力难得的培训方式,更是促进学校团队凝聚力的“灵丹妙药”。据2017年1月统计,港湾小学目前正开展的项目至少有31个,如国际化项目、“欢乐的节日”活动课程、统筹评价工作、班级生命共同体、财商课程、乐游乐评、四点半课程、前海区域文化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教师群体,各个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思维和能力,也在实操过程中得到了爆发式成长。对于教师队伍来讲,是否可以参与不同的项目,对缓解职业倦怠,提升综合素养,感受和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单点突破的微改革


李志欣校长,提倡在学校进行单点切入,每次做好微小的改变,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的变化。在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李校长发现中层们的传统“管理”思想比较严重、对教师太强势,于是到学校上任第一周就对各部门进行更名,“教务处”改成“教学服务中心”, “德育处”更名为“教育服务中心”,“后勤处”更名为“后勤服务中心”,增设“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课程研究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等专业职能部门。这样,便由“管理”理念改变为“服务”理念,从校长、副校长到各部门主任,都要以为下层单位和所有老师们服好务为自己的最基本义务。


第二项措施是构建创新型自主组织文化,使每一位人员成为自觉的创新者,实施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分布式领导,倡导主题性或项目化研究方式。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些“民间性”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青年教师成长协会、教师领袖成长俱乐部等。这些组织的领导者均来自一线教师,行政领导也要遵从他们的章程,他们可以直接对校长负责。


第三项措施是分别赋予年级组和教研组各四项功能,把原先属于德育处或教务处的工作职能下移至最基层单位。年级组四种功能:教育教学的组织,教师的行政管理,教师的聘用安排,教学实验的科研。学科组四种功能:教学实验研究,学科教学管理,教师进修和校本培训,该学科特长学生的系统培养。实现学校的管理、教师的需要等真正都来自一线教师。


用人才结构带动学校改变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在用人策略上极具代表性,教师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而且70%以上的都有硕博高学历,校长程红兵认为,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校需要自主开发课程。


另外,教师招聘的渠道也呈现多元化。过去,学校主要引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一个地区的教师基本上都来自几个相同的院校,教师队伍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近亲繁殖”。现在,明德招聘教师时引入“异质新质”,完全打开选择面,面向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等各类高校。人才结构异质性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能带来许多智力的创新。


用系统机制激励争当班主任


在很多学校都为班主任没人担任而头疼时,成都双林小学的班主任却成为大家争相竞争的岗位。早在2009年,双林小学全校110多名老师队伍中,就有76人申报竞争47个班主任岗位。


他们通过实施班主任的资质准入、职级晋升、专业培训、岗位激励和有序退出等一系列制度,建立班主任的准入标准和职级标准,打通班主任的晋升通道,驱动班主任团队走上和谐、自主、高位、滚动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形成了“见习→初级→中级→高级→特级”的金字塔型标准序列。


因为有了系统的培训、晋升、评聘机制,班主任就有了未来,而不是费力不讨好的“鸡肋”岗位。


像这样的管理创新案例在我的研究中还有很多,每个案例都从不一样的角度或维度解决学校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为了让更多教育人从我们的研究中获得启发借鉴,我们将案例优选集成了一期杂志“团队怎么带”(《新校长》201704期),并且把很多案例中的教育人邀请到一起,组织成一场“学校全方位领导力”的主题峰会(2017年8月22-23日),现场分享他们带领团队的经验,前文提到的前海港湾小学、成都双林小学、李志欣校长、程红兵校长到时都将莅临会场。


 如果您有兴趣有时间,欢迎来参加这一场教育管理创新的盛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