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圣的由来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8-12-19

关注我们

转载自公众号《医学史》

医圣的大名,由来已久。然而其源并非在其死后不久,而是在大约千年以后。张仲景死后其名声及著作的命运,在宋代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于宋代社会结构的改变,医生地位出现整体的提高,再加上国家对医学的重视,书籍的普及,因而在北宋之时,其著作得到系统整理,建立其著作之上的伤寒学派正式形成。张仲景的大名也随之声闻天下。历史上第一波对张仲景圣化的运动开始了。

张仲景的医书,在其死后流传即绵延不绝,但在宋代以前,却绝少有人看见,其书也从未得到医家及世人的重视。张仲景第一次圣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当时书籍的市场普及化。在中国印刷史上,曾有两次书籍市场化较高的时期,第一次是在宋代,第二次就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书籍的两次普及,使得故纸堆中的人物得到新生。张仲景无疑是这两次运动的受益者。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国家正式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开始校订刊行大量古代医书。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方论》得到整理出版。

《伤寒论》得到重视,也与北宋熙宁年间太医局教育的改革有密切联系。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变法也涉及到了医学教育。当时朝廷将太医局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教育机构,定期招生。在必修教材中,《伤寒论》名列其中。随着当时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医官待遇的提高,从事医学的人越来越多,《伤寒论》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上而下流传开来。

《伤寒论》的出版,在当时医界、学界引起极大重视。其直接影响是伤寒学派兴起,而张仲景大名也开始被世人不断推崇。先是宋人许叔微(1080——1154)将张仲景比附为孔子:“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经也。”接着是宋金之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则称张仲景为“大圣”:“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1]再是金代名医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中直呼张仲景为“亚圣”:“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文亦玄奥,以致今之学者,尚为难焉。”[2]仲景之亚圣,是与孔子相较,而非仅在医家中言。故刘完素已将仲景推为医中第一人。稍后张元素弟子王好古在1236年成书的《阴证略例》中亦以亚圣称仲景:“以此言之,则仲景大经之言尽矣。但患世之医者不知耳!此亚圣言简而意有余也。”[3]南宋晚期杨士瀛将张仲景与宋代伤寒学代表人物朱肱并赞为医家孔孟:“伤寒格法,张长沙开其源,朱奉议导其流,前哲后贤,发明秘妙,吾儒之孔孟矣。”[4]

几乎整个宋代,宋金医家对张仲景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这显然源于当时伤寒学派的兴起。而且,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张仲景在医界的地位虽然大大提高,但此时不吝溢美之词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推崇伤寒学的人。张仲景此时只是在伤寒学中独尊地位已经形成,但说他是医圣似乎还言过其实。

明代中后期,第二波崇圣运动开始了。第二波运动肇端于李濂的《医史》,该书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李濂在该书第六卷中为张仲景作传,并沿袭刘完素的说法,称其为医中亚圣。随后,另一位医家徐春圃在成书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古今医统大全》中首次称张仲景为医圣:“张机,字仲景,南阳人,受业张伯祖,医学超群,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建安年间,病伤寒死者,十居其七。机按《内经》伤寒治法,存活甚众。著论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为诸方之祖。凡移治诸证如神,后人赖之为医圣。”[5]这之后,成书于1575年李梴的《医学入门》,成书于1594年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成书于1599年赵开美刊刻的《仲景全书·医林列传·张仲景传》,成书于1624年的《张卿子伤寒论》中均有“后世称为医圣”之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晚明时期,不少医书中不仅称仲景为医圣,也喜称别的医家为医圣。如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也称唐代韦讯为“医中之圣”;徐春圃在《古今医统大全》中也称秦越人为“亚圣”;王肯堂在《幼科证治准绳》中称宋代钱乙为“小方脉之祖,医中之圣”;张凤奎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中称金代李杲为医圣;萧京则称明代薛己为“一代医圣,千载宗工”。由此可见,医圣一词之使用,当时有泛滥之势。这种情形似乎一直持续到清初方才有所收敛。清初之后,医圣一词,仅限于张仲景一人而已。总之,第二次崇圣运动中,被推举出的文本英雄本来并非张仲景一人,但是随着人们的普遍认同的形成,张仲景成为最后的文本幸存者。至此之后,医圣的称谓,仅限于张仲景一人。

考证完医圣的由来,我们再来考证一下医圣祠的由来。今天的南阳有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医圣祠。各地的药王庙中,张仲景也是或为主神或为陪祀。地方上对张仲景的祭祀始于何时,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和医圣的由来一样,都反映出张仲景圣化过程中历史层累的造成。

官方对医学人物的祭祀,始于唐代的三皇庙。三皇庙除主祀伏羲、神农、黄帝外,还配享黄帝时期的十大名医。张仲景早先并不在十大名医之列。明代以后始见之。[6]如山西孝义市三皇庙,为元代建筑结构,其中陪祀十大名医为歧伯、雷公、扁鹊、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韦善俊。但终明一代,张仲景并没有祭祀的专祠,只是一位从祀的人物。

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开始改变。其改变的标志便是南阳医圣祠和长沙张公祠的先后建立。据载,清朝康熙年间,徐中可写了一本书叫《金匮要略论注》。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崇祯年间,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身患伤寒重病,多方医治无效。某夜,在梦中,飘飘悠悠地来了一个神人,这个人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然后就用手摸他的全身,摸完了之后,冯应鳌顿时觉得病痛消失了。黄衣人告诉他,我是汉南阳人,长沙太守张仲景。之所以来此是有事相托。南阳城的正东四里处,有一个祠堂,这祠堂的后面走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到那儿阻止他们,不要让他们挖,你同时把墓和祠堂整修整修,这就算对我的报答。冯应鳌醒了之后,身上伤寒果然退去。他按照张仲景在梦中的指示,前往南阳,果然找到了当地三皇庙,并在庙中看到张仲景塑像。他又进一步找到庙后古冢,惜碑记已在明初为人破坏。由于古冢所在地为明经祝丞的菜园,不得擅自翻动。因此冯应鳌只得留下标记而去。到了顺治五年(1648),冯应鳌被派往叶县担任训导,叶县地属南阳,他因而与南阳府丞张三异商讨此事。张三异大加支持,于顺治十五年(1658)修复张仲景之墓,并建祠三楹于墓后。医圣祠因而建立,而后规模不断扩大。至民国时,该祠已拥有祭田600亩。虽然整件事情的记载不乏灵异成分,但是透漏出了医圣祠形成的时间以及地方官员参与其中的信息。至于今天收藏的张仲景墓碑及碑座,应该也是这一时期制作的。

稍后,长沙也出现了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据乾隆《长沙府志》和同治《长沙县志》记载,张公祠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也是官府主导建立的。不过,相较于南阳医圣祠的香火不断,长沙张公祠一直不为当地人民所接受。乾隆八年建立后,50余年就荒废。嘉庆二年重修后,六十余年后又废为民屋。晚清时医者出资重新修葺,但是在民国期间又改做他用,再也未恢复过来了。这说明,医圣张仲景并没有得到长沙人民的广泛认同。

[1](宋)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下《药方论序》,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第3页。

[2](金)刘完素著、孙桐校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5页。

[3](金)王好古著、左言富点校:《阴证略例·韩祗和温中例》,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年,第44页。

[4](宋)杨士瀛:《仁斋伤寒类书》卷1,载氏著《杨士瀛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第448页。

[5](明)徐春圃编集,项长生点校:《医学入门》卷首《历代医学姓氏·儒医》,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6]参见薛磊《元代三皇祭祀考述》,《元史论丛》(第十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12~225页;荣真《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研究:以三皇和城隍为中心》,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