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第一部医史篇 第八集 千秋圣典(上)

 sunyaohai 2018-01-16
    【提要】中国医圣张仲景,深邃的思想,伟大的品格。

《黄帝内经》对后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她如灯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着凉了中医学的航向。她是中华民族的圣典,指导历代医家治病救人,普济天下。从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直至今天的中医药学,均离不开这部圣典。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史学会主任委员李经纬教授说:“《黄帝内经》是一部最权威型的著作。所以历代的医学家对《黄帝内经》都是奉作经典。一直是到现在,不像古代医学家那样的敬重,但是她在医生的思维方法,指导思想,临床方面,一个病人来了,问诊也好,望诊也好,对疾病的判断也好,几种可能,经过辨别,哪一个可能性最大?确定治疗原则,用些什么药?这些基本上都还是《内经》的思想。”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这个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字数并不多,两本书加在一起,十六七万字,但是它就为中医的基础理论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一直到现在,中医从事临床的专家,研究中医理论的人,这是一种不可逾越的非常重要的著作。”

同时,在继承发扬《黄帝内经》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历代医学大师们又进一步完善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学说,形成了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卷帙浩繁,名家林立。张仲景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钱超尘教授:“《素问》、《灵枢》这部书成书以后,在中国历传不衰。(那么)在继承发扬《素问》的方面,有重要的几个代表性人物,第一位就是张仲景。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说,他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他曾经很好地研究过《素问》和九卷,也就是《灵枢》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提起张仲景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在他的序言里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伤寒杂病论》有个序。这个序,它就讲的很清楚,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阴阳大论》,并《评脉辨证》合《伤寒论》十六卷。所以他的整个思想,是写了一部《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这是代表作。而这本书的写作理论基础,指导思想,都来源于《黄帝内经》。”

(河南南阳医圣祠)

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东汉末年南阳郡涅阳人。南阳郡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市。张仲景的事迹始见于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书中记载,张仲景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人评价说,他的学识和医术都超过了他的老师,他的著作“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太平御览》引《何颙别传》记载,何颙对其医术赞叹不已。他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年代,全国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狼烟滚滚,连年战乱。与此同时,瘟疫流行。全国百姓生活在慎重的苦难之中。正如王粲的《七哀诗》所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文学家、诗人曹植,有更详细的记述:“建安二十二年,疬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友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说的是东汉末年,多次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流行,积极都有人染疾病逝,户户都有哭声,有的全家人都病死,有的整整一个家族都灭绝了。

张仲景的家族原有人口两百余人,自建安以后,不到十年间,死亡者达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这些令张仲景决心以毕生的心力来研究伤寒病的诊治。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中写道:“张仲景有感于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死亡,加之世俗之弊,以血之弊,医道日衰,伤往昔之莫救,促使他悉心研究医学。”张仲景刻苦钻研前人所著《黄帝内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大量医著,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经后世医家整理,成今本《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二书。前者专论伤寒病,后者主要论述内伤杂病,是后世医家必读之书。

那么,历代医学大师对张仲景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华佗读了张仲景的书后叹道,这本书是真正能救活人的书。晋代名医皇甫谧盛赞张仲景:“诊治疾病事,察色验眉,预知四声,效验如神。”南北朝名医陶弘景说,张仲景书中的药方,是后世众方之祖。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张仲景功力深厚,思想深邃,难以窥测其极至。元代刘河间说,自黄帝以来二千五百多年,出现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使后世学医者有了依据。元代李东垣说,张仲景的药方为万世医家的法则,是群方之祖,治病如神一般。元代朱丹溪说,张仲景的方子,的确是万世医家的规矩准绳。

多少个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终于凝结成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张仲景付出了难以度量的巨大心血,第一次使中医临床直接与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改变了中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令中医学由经验医学转变为真正的伦理医学。他以六经为纲,剖析了伤寒病各个阶段的病机、病位、病性,奠定了中医学术沿辨证论治方向迈进的基础。他的治学态度、学术思想以及学术成就,对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自己的良心,赤诚和智慧,树起了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

张仲景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古籍有载,在民间更是留下了大量的传说。东汉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才华横溢,官居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出入宫廷,这些令他有些飘飘然。一天,张仲景碰见王粲,一眼便发现了他体内有病。便对他说,你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会发病,眉毛、胡子脱落,半年以后必死。如果现在就服用五石汤,到那时基本可以免遭病灾。当时王粲年仅20岁,听了张仲景的这番话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厌恶。认为张仲景在故弄玄虚,王粲犯了一个大错。他忘了面前站着的是举世闻名的大医圣张仲景。当时,他虽然接受了药方,却不屑服用。几天后,张王二人再次相遇。王粲假装服了药,说,五石汤我已经喝了。张仲景摇摇头说:“观察你的气色,不是服过药的样子。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还要自欺欺人呢!”王粲听后心中更觉厌恶,不肯接受张仲景的劝告。过了二十年,一切正如张仲景所说的那样,王粲果然发病,胡子眉毛全部掉光,过了187天后便死了。这个故事记载在明代李濂的《医史》中。在这部书中同时还记下了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整日为人民群众看病,这成了他作为长沙太守的首要职责。中国历史上,有官吏以来,在公堂之上给贫苦百姓诊脉治病,舍药救人的,大概只有张仲景一人。面对这个善良,政治的面容,我们的情感一时无法言表。他似乎是一个象征,又似乎向我们昭示着什么。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那便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仁爱之光仍然烛照着我们的心灵。当今天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卖假药,卖高价药的时候,在张仲景的故乡,河南南阳的这个规模不大的药店里,他们把张仲景的塑像供奉在堂前,坚持弘扬张仲景的精神,定期免费向广大群众舍药。舍送一包草药,福泽一方百姓。在一千八百多年后,仲景故乡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令张仲景对百姓的关爱之情,仍在故乡的土地上延续着。

河南南阳仲景堂药店王经理说:“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为民疗疾,坐堂行医,舍药。当时是不卖药的,都是舍药。仲景堂为了弘扬医圣张仲景的这种医德仁术,这种高尚的精神,也在每月的阴历初一,向广大群众舍药。舍药,因为舍得多了,作为仲景堂也承担不起。每个阴历初一,都回向社会舍药六百份,六百人次,这样一来,也就体现了咱们仲景堂的宗旨。另外,也向广大群众宣扬一种精神。”

“王经理,你这种方式已经坚持了多久?”

王经理:“三年半。”

“三年半了。”

王经理:“咱想永远坚持下去。”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中指出,张仲景本为士人,而能绝意宦途,精研医道。同时,它不仅以医术享誉于当时,而且对医生的医德和医疗作风,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他严肃批评了那些医德不修,医风不正的医生。他的许多观点是祖国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开《伤寒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序文。张仲景以一颗正直赤诚的心,批评了当时的一些读书人,竟然不重视医药,并精心地研究医术,对上,用它来疗治君王双亲的疾病,对下,用它来拯救贫贱人的苦难,对自己,用它来保全身体长久平安。而只是争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急不可待地一味追求名利。同时他写道,看看现在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它来扩大自己知识的范围,而是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面对病人片刻,还没有进行详细的诊断便处方用药。这就是“以管窥天”,要想区别死生,实在是难啊!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裴永清说:“要从中医来看,中医的根来源于《黄帝内经》,实际上要从中医的临床上来看(呢),治病是始于张仲景,从他这开始,有方了,开始辨证论治了。从他开始才是形成了真正的中医。所以到张仲景这儿,创立了辨证论治的体系。无论是从人的生理、病理,还是从治疗、诊断,包括服药方法等等,一切都是源于《内经》的。说《黄帝内经》是中医之根,而《伤寒论》是中医之魂。”

(《艾滋病一例纪实》)

河南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教授陈亦功说:“按照现在国际上定的基调是,凡是得了这个病的,发病一年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十,两年的死亡率是百分之七十,三年的死亡率是百分之八十,五年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这个病人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当时具备了诊断这个病的三个要素:体重明显减轻,超过了十公斤了,发烧一个多月,高高低低,高高低低,而且在输液的过程当中,用抗生素加激素,腹泻,有卖血病史,舌苔是白的,偏厚,淋巴结有点大。所以当时我就怀疑到这个病了。我说那你去查一下。检查了以后的结果,基本上证实了。在他绝望的情况下,他找到了我。我们生活在仲景的故乡,我有一个信条,那就是凡是有疑难(病)症,找仲景,在张仲景的书里面,我们找到了答案。在仲景的第二本书《金匱要略》,这本书里面,《金匱要略·虚劳篇》有这么一条,第十四条,是这么说的: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这个方子是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这个时候,我就想,你不是抵抗力低下吗?那么我就把气血阴阳统统都(给)你补起来,你现在潜伏的这些病邪,这里面药物也有呀,还能够给你驱逐出去。同时对新感染的外邪,我还有一个阻断的城堡。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大胆地设想了一下,仲景说就是那么一句话。然而这句话是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哪)!我们在学仲景书的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够想,能不能够悟,能不能够悟得出来。如果想了,悟了,而且大胆地去实践它了,一旦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古为今用。这就变成了我们当今的财富。”

“陈老师,他吃了你的药以后,(怎么样了?)”

陈教授说:“他的症状就稳定了,基本上是从94年到今年已经是7年了。94年到现在,以后我想这个人都已经死了,一个月后,(他)开门进来了。我说你是靳二吧?他笑着说,我不是靳二我是谁?因为我们比较熟悉,我说我以为你已经不在人世了。他说,我活的还行。”

《伤寒论》和《金匱要略》二书共载方剂269首,用药214种,对药物的加工与方剂陪舞的变化,以及方剂使用的用量、用水、煎法和服法,都有很细致的要求。书中的药方经1800多年,至今仍在使用。尤其令人叹服的是,今天的疑难病症,还依然可以从张仲景的著作中找到相对应的药方。

《伤寒杂病论》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受到国外医学界的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多不胜数。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已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嫩、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

(河南南阳张仲景墓)

晚年,张仲景在南阳一边为群众看病,一边在家写书。当他卧病在床时,曾深受恩惠的长沙百姓来看他,一再要求他回到长沙去,百年之后长眠于长沙。为此,张仲景嘱咐家人:“我死后将棺木王长沙方向抬去,早晚绳断棺落,可掘地为穴,就地安葬。”

张仲景去世后,南阳百姓不愿将他安葬他乡,就悄悄交代抬棺人,在南阳东门外割断绳索,在灵柩落地处予以安葬。

(河南南阳医圣祠)

为纪念这位医圣,明代时修建了这座巍峨壮观的医圣祠。后屡次修缮,保存比较完整。我国分布各地的十大名医祠中,都供有张仲景的塑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