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总不好是什么原因?您可能忽略了两个问题!

 健康慢走 2018-12-20

胃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有些患者中医、西医都看过了,药也吃了,但是腹胀疼痛、嗳气呃逆、饮食不香、反酸、大便异常等症状却仍是反复发作、不能痊愈。

这究竟是为何呢?很有可能是您忽略了两个问题——睡眠与情绪。

睡眠

《素问·逆调论》中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指出胃腑失于和降可导致睡眠不安稳,这个思路指导治疗了许多睡眠障碍的疾病。反之,“卧不安”也会导致“胃不和”。

《重订通俗伤寒论》提出“胃之支脉上络心脑”。

心病不寐可通过经络影响及胃。

五行学说中,心属火、胃属土,系相生关系。

脾胃的运化功能须赖心火之温煦,夜卧不安,思虑过度,久则心君阴阳失调或亏损,母病及子而现“胃不和”。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胃病与睡眠障碍往往相伴出现,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睡眠障碍可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诸如胃酸分泌增多、胃黏膜中胃泌素含量增加、胃动素含量降低等等,导致胃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胃黏膜变薄,胃排空变慢,久而久之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下降,胃黏膜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

情绪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在各种疾病中都是重要的病因。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脾失健运则胃气阻滞,均会导致胃失于和降,出现一系列胃脘部的不适症状。

在这一点上,现代医学的认识与之不谋而合:人在愤怒和紧张时,胃酸分泌增加,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从而引起损伤性病变。而人在恐惧或忧郁、思考问题时,胃血流量会减少,引起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引起各种胃病。

因此,受胃病久久不愈困扰的患者,在规范吃药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睡眠和情绪。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医生能干预、帮助的只占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需要患者自己调整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调饮食、畅情志、适劳逸。

文章来源:健康咨询报

作者:周宇馨(北京中医药大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健康咨询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