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之素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8-12-20

余生油盐酱醋茶


归田卸甲


刀钝人乏


风吹雨打


昨日酸苦甘辛咸


忆苦思甜


乱首垢面


霜刀雪剑


 素味平生


卷首


人生百态终归平淡,素味平生亦是修行。

日常饮食虽然朴素,内中却有着大学问。本周起医学源带您走进油盐酱醋,一起学习调味品的健康相关知识。

调味品专题


本周我们的主角如题,名唤“味之素”,这么叫它您可能不熟悉,不过一说味精您肯定就明白了。

味精的岁数并不大,可用它的人可不少,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有在用,它大概是油、盐以外应用最广的调味品了,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吧,味精时常遭受人们的质疑:这种工业产品安全么?听说致癌欸!阴谋论者甚至怀疑它是某国阴谋的媒介~呃emmm……

味精到底安全么?我们从它的成分说起。

味精是指以谷氨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一种调味品,通常人们所说的味精是谷氨酸钠含量99%以上的单一组分晶体,此外还有谷氨酸钠含量80%以上的复合型调味品。很显然谷氨酸钠才是主角。

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的钠盐,我们先来说一说谷氨酸。

氨酸最早是由德国人从小麦制品面筋中分离出来的,因为从谷物中得到故得名谷氨酸,又叫麸氨酸。事实上谷氨酸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它是一种普遍氨基酸,人体自产,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在各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有它的身影。后来人们发现游离的谷氨酸有给食物增鲜的效果,西红柿、海带、或者黄豆酱之类的东西有时被厨师用来增加菜肴的鲜味,大概就有部分效果要归功于谷氨酸。

1907年,日本的研究员从海带汤的蒸发残留物中发现了一种棕色晶体,尝起来怪怪的,怪好吃的(感慨一下研究员伟大的吃货精神:蒸发残留,棕色晶体,尝一下,真香!)。日本厂家将这种晶体大量生产并申请专利,命名为“味の素”,最早的味精就是这玩意儿,它很快便风靡世界,传到中国改叫味精了,到现在中国是使用最多的国家,当然这和人口也有关系。

好了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


味精到底安全么?

WHO

告诉你

它是最安全类别啊!

不需要担心安全性耶~

FDA

跟你讲

lue~lue~lue~

又有传言说味精本身没问题,但是加热后会致癌,所以得出锅的时候放,不准反驳你看外包装上都这么写!

味精加热到120℃以上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然而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焦谷氨酸钠致癌,它只是,不鲜了,而已~。

不过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味精摄入量与肥胖可能有一定关联,另外味精毕竟是钠盐,钠盐你懂的,吃多了当然会出问题,高血压什么的,和钠摄入相关。

至于传说中的鸡精,前面讲过的80%谷氨酸钠复合型调味品在此。看包装挺高大上的,说白了就是掺点料的味精,你说鸡?可能有吧,谁知道呢?看配料表。为什么要掺料?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加点糖,加点盐,加点呈味核苷酸,目的是鲜一点。


最后,这个鲜味到底是个什么鬼啊,您可以到厨房掏出来尝一尝,吃的嘛,多了都会想吐的,别问了,我试过……

图片源于网络

待续……

拓展阅读:

宋学治,管清武.解读味精认识的误区[J].中国检验检疫.201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