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嘉诚没有创造一个产品,却引入了公摊面积,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peng8jian 2018-12-20

李嘉诚本质是一个投机商人,逐利是其本性。现在其名下的产业主要以金融地产以及基础设施行业(通信、电力、港口码头等)为主,还有拥有包括屈臣氏在内的大型零售品牌,唯独没有制造业。李嘉诚在内陆和香港拥有的土地储备价值是所有开发商中最高的,所以香港也被戏称为“李家城”,别看现在的房地产商恒大、万达什么的风光正劲,从拿地的价格上和土地的价值来看,跟老李比还要差了一截。虽然老李的地绝对数量上可能比不过许家印,但老李的土地都在一二线城市中心位置,陆家嘴,长安街这种最核心地段,一块地可以抵恒大几十块地了。2016年,李嘉诚以200亿的价格把其在上海世纪大道的商办综合体项目“世纪汇”卖给了中国人寿,折合楼板价75000/平,而十年前2006年李嘉诚拿地时,成本只有12000元/平。

众所周知,李嘉诚最早其实也是干实业制造业起家的。李嘉诚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是靠卖塑料花赚的,塑料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不会凋谢“假花”。李嘉诚也不是白手起家,他自己也承认,他的事业一直受到了妻子家族很大的帮助。

虽然靠卖塑料花老李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他很清楚,塑料花生意再怎么做自己最多也就是个中小企业主。他逐渐意识到,普通的制造业和像餐厅这种所谓的“勤行”竞争充分激烈,赚的不过是吃力不讨好的蝇头小得,要赚就赚大的,去哪里赚大的呢,自然就是那些资源垄断型如印钞机一般的暴利行业。

因此70年左右,老李靠着老丈人的资金支持,开始进军香港房地产行业,由于恰逢香港房地产行业起飞阶段,所以房地产行业让其成为了真正的亿万富豪。但让李嘉诚真正实现质的飞跃的,还是改革开放后被邀请来内陆投资,他抓住了改革开放的超级红利,他几乎是以白菜价扫货了很多内陆最有价值的地皮和港口,如深圳的盐田港。

其实李家诚的产业特点鲜明,就是基本都是“收租金”的行业,不管是地产,港口,还是通信,水电煤气,都是先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垄断,然后躺着收钱,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创新在里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跟古代的大地主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种表现形式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