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问哥大:为何录取平凡的我?原来东西方升学逻辑如此不同……

 水木财商 2018-12-20

顾卉妮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

曾是《纽约时报》的研究员,

她说中美的升学逻辑不一样,

想要走向国际,

千万别让一条鱼爬树。





成绩不够,为什么录取我?



卉妮曾梦想当一名记者: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


她看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全球顶尖,但她根本没想到自己能考上!


托福成绩没达到哥大官方要求,课外也没有任何拿过奖的课外活动。


这么普通的背景,她觉得学校会不会录取通知发错了?



她给学校写信问:“你们为什么要录取我?”


她爸知道吓死了:“你怎么会写这种信啊?万一人家确实搞错了呢?你这不是提醒人家吗?”


结果招生老师很快回复她说:“是的!我们录取了你!因为我们需要有潜力成为很好记者的年轻人。”


“潜力”这个词,让卉妮印象深刻


后来她从事出国教育咨询,更体会到西方大学对于“人的潜力”的重视换言之,西方大学的录取逻辑,和中国的高考选拔是不同的。


卉妮说,在中国念大学时,她做了一些看似没意义的事。比如:经常周末坐着绿皮火车,沿着黄河,一个城镇一个城镇地看,沿途写观察笔记;没能加入校报,于是自己在大学里办了一个独立报纸……


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什么认可,但在美国人眼里却非常有价值。


她说:“我接触了很多中国学生,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发自内心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相反,他们会在美国大学申请里面,写一些自以为很有‘价值’的事,其实美国并不买账……




中美大学录取标准大不同?



什么是西方认为重要的?什么是中国学生自以为很重要的?


卉妮说:中国的高考升学逻辑,是一种“比大小”的竞争逻辑。分数越高,录取结果就越好,但美国不是这样的。


很多中国家长套用中国高考的升学逻辑拼留学,结果是失望的。


从高考升学逻辑出发,“优秀”的含义变成了:你的学习考了多少分?课外活动加起来拿了几个奖?好像分数越高、得奖越多,加在一起比别人更厉害,孩子就越应该进入更好的大学。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很多SAT满分、课外活动得奖的学生,最后去了美国排名二三十的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家长们想不通:这么“优秀”的孩子,难道不应该进哈佛吗?



卉妮说,西方大学要构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里面需要“有花、有树、有鱼”。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西方学校需要独一无二的孩子,需要每个人在团队中贡献“差异性”;而不是把你变得跟别人一样。每个人与众不同,聚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学习、互相启发、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如果你是一条鱼,不要跟一只猫比赛爬树。你最好成为一条独一无二、人见人爱、擅长合作和启发别人的鱼!


西方教育最看中的就是: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


按照这样的逻辑,西方大学的录取,在标准化考试(英语考试)之外,要求学生必须:


1)提交申请文书:讲述个人经历,为什么你与别人不同?你能带来什么等?

2)提交推荐信:可信的人讲述孩子的故事

3)通过学校面试:考察沟通能力、性格、领导力等。


申请文书、面试和推荐信,都是纯主观的筛选,没有标准化分数。通过这些,招生官希望看到一个鲜活、开放、善于表达、乐于沟通、独一无二的人。


什么是中国孩子自以为重要的?卉妮发现,中国学生喜欢在申请文书中,交代自己获了多少奖、参加了什么牛校的夏校、分数表现等等。


有成绩是好的,然而比成绩和名校更重要的是人。


曾有招生官说:“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打动美国的学校?如果我们在你的文书,或者面试当中感觉:我愿意把你请到自己家里聊天!你很成熟、有想法、能启发我的思考、是很有潜力的伙伴……那么,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如何让孩子找到自我?



如何引导孩子确立自我认知?卉妮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


在第一阶段,她以为自己可以影响孩子。她每天铆足了劲,一周工作7天,恨不得手把手教育孩子怎么做,怎么发现自我,怎么考上好的大学;学生搞不清楚的,她就冲到孩子家里帮助她们。


她很热情、很努力;然而她发现,自己这么强,孩子们很佩服她,但是好像哪里不太对!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欣赏他们自己,还是欣赏老师她发现自己跟一些家长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看似是在帮助孩子、鼓励孩子,然而每次鼓励,常常是为了让孩子达到大人的要求,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接纳孩子


在第二阶段,卉妮尝试告诉孩子们美国大学的申请逻辑,让他们自我驱动,并努力提高他们的文书写作能力。


她用美国大学的“创造性写作”课程,辅导中国学生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开发各种工作坊给孩子参加。孩子们获得了启发,能把从前认为“无聊”的个人经历,叙述得有趣、深刻又充满新意。


很多孩子低分高录,去了很好的大学。


然而,卉妮觉得还不够,还是缺了点什么。


是的,他们去了很好的大学,但又怎样呢?他们以后能不能过的很好?


她想起自己接触的很多自带光环的人: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进入顶尖的企业,拿着高薪的工作,组建了令人羡慕的家庭。在日复一日的闪耀中,有一天他们突然停下来,问:我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西方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升学啊!


卉妮一番反思,觉得自己在第一阶段,把顾问的角色看得太重要;第二阶段,把美国大学的申请规则看得太重要。


这些虽然达到了很好的录取结果,但是肯定不够。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是留学,而是人。留学只是路径,并不是人生目的。


所以现在,卉妮把辅导的重点回归到人的身上。


让孩子变成真正的主角她和同事们开始后撤:多问少答,多听少说,发现问题不要马上干预。


启发式教育这个词,听上去很有情怀,但是实际操作时,靠的不仅仅是情怀。


卉妮说:启发式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尊重方法


所以,孩子来到她创办的Zoomin教育之后,需要先做一个职业性格测试分析。先通过专业的工具测试,看到孩子(也许)隐藏的自我。


比如,有的孩子不爱说话,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内向。但实际上,她可能很擅长观察别人,往往在琢磨清楚之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孩子的领导力,是需要被发现和肯定的,不是盲目拿她跟别人比较。


之后,卉妮和团队会像做新闻纪录一样,把孩子们说过的话都记下来,做成一个档案。


通过倾听、纪录、分析,发现孩子的特点和逻辑,再引导他们成长



申请过程中,有时候家长很焦虑:孩子SAT考了很多次,都没达到理想分数;或者没获什么奖……


家长会逼着孩子去刷题,一遍遍地考,所有假期都用来滚动学SAT。


感觉已经来不及尊重孩子的兴趣和自我,先考上再说。


卉妮说:这是以SAT为本,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啊!


如果孩子考了很多次都达不到分数,那说明她可能根本不适合这种教育方法啊!这时候,没必要像中国高考那样拼成绩,不如让孩子去做一些课外活动,也许她就活了!


有的孩子有商业天赋,适合跟人打交道,但不适合一天背200个单词;有的孩子喜欢艺术,思维很发散,也不适合每天刷成绩……美国的学校,恰恰看重孩子们的这些特点,需要更好的发挥出来。


比如,如果孩子感兴趣机器人,那么我们能不能围绕这个兴趣,去培养他的数学、英语和科学能力?通过兴趣来提高成绩?


卉妮说,要实现这个目标,她会密切的跟家长沟通,一起来达到。


孩子、家长、学校和顾问,都是留学成长的主体;而教育是一门以人为本的科学。作为一名顾问,卉妮希望她能够跟其他成年人一起努力,让孩子发展的更好;不仅仅有好的录取结果,还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教育是为了实现人,而不是让人掉进教育的套里。


——顾卉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