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州窑:中国青瓷最早的那一抹亮色

 天宇楼33 2018-12-21


岳州窑青褐釉印花洗。



岳州窑主要窑址分布图。




         俗语说“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县城先有窑”。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馆长陶景书称,湘阴唐代属岳州辖地,所以湘阴窑在唐代被称为岳州窑。湘阴县是个古城,新中国成立后在该县境内发现大量烧制古窑瓷的遗迹,其中仅烧制瓷器的窑口就是10多处,年代从东汉开始,时间跨度上千年。从多处窑址堆集层及汉晋墓发掘中,发现许多汉、晋、隋、唐青瓷器物,证明湖南先人烧制青瓷的工艺高妙且规模庞大。

    岳州窑是唐代中国南方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始见载于唐人陆羽所著《茶经》:“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琉《笙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岳州窑的遗址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境内湘江两岸区域,窑业始烧于战国晚期,衰落于宋。根据唐人李吉甫所著之《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湘阴纳入岳州版图。此为唐早期湘阴即归岳州治辖下的文献纪录,但是我们还需要从历史上下纵观起来看看窑业的地理内涵。

      

       湘阴古称罗县,春秋时期为罗子国,因为这个地方的人善于织网捕鱼、捕鸟而得名。又因地处湖南之北,故有“湘阴”这一地名的出现。从春秋到隋代,大多数时间里湘阴属于长沙(潭州)的行政辖区内,在初唐时期才划到了岳州,而进入北宋之后湘阴又复归于长沙的行政范围之内,故“岳州窑”这个名字带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它主要指的是唐代初期和中晚期湘阴地区的陶瓷窑业。因此我们在理解“岳州窑”的窑业文明内涵时,需要对这个历史背景有清晰的了解。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位于湘阴县城关镇,考古人员当时在此地清理出隋代龙窑一座,出土大量青瓷器物和匣钵,同时出土“太官”青瓷碗残片,证明岳州窑带有官窑性质。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馆长陶景书展示岳州窑青瓷文物。


         岳州窑在汉族陶瓷史上地位比较重要,上承江浙越窑青瓷,下启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岳州窑有“三最”:最早的青瓷、最早的“官”款、最早的釉下彩,这些中国之“最”为什么如此精彩,且让我们慢慢道来。


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有纪年记载的青瓷


有“汉安二年”字样的瓷片。


         “茶圣”陆羽在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品定六大名窑的茶碗时说:“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从饮茶所需的器具角度来看,他把岳州窑排在第四位,可见该窑在唐代显赫的地位。岳州窑胎质细腻、灰白,器形厚重,敲击有金属般声音,瓷化极高,青瓷开片,造型古朴美观、光洁;釉下荧光闪烁,玻璃质感强。唐诗人刘言史有诗云“湘瓷泛青花”。

         1997年,专家在青竹寺窑址考古发掘中,发现有铭文“汉安二年”(公元143年)的瓷片,这是证明湖南最早烧制青瓷的文字依据。


岳州窑创造了中国最早的釉下点彩


岳州窑出土的青釉褐点彩碗。


         国最早的瓷器都是单色的,但岳州窑大胆创新,在汉代就尝试给青瓷加上褐彩,这是个划时代的创举,从此瓷器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岳州窑器物呈豆青、浅黄,釉下点彩呈褐色,有的器物口沿均布点彩,有的器物周身几何对称点彩等,这些创新后来的长沙窑的釉下彩绘奠定了基础。
 


“太官”证明:“岳州窑”是中国最早出现“官”款的窑口


岳州窑的精品之作:青釉六系莲花壶。



岳州窑有“太官”字样的圆饼及底碗。


         在湘阴县马王墈窑址考古发掘中,发现有一件内刻“官”字款的匣钵,同时在两晋、南北朝堆集层面发现“太官”二字青瓷片(“太官”在两汉掌管皇帝膳食),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印有“官”款的瓷器。这说明当时该窑烧制的器物供朝廷使用。在封建社会能得到皇室的认可,可见“岳州窑”制瓷技术十分高超,质量确属上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