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赫作品与曲式分析丨BWV846

 typlr2d 2018-12-21

BWV846




巴赫平均律BWV846作品探析

导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的长兄师从于意大利老师,这让巴赫充分接触了意大利与南德的键盘音乐风格,可以说巴赫萃集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的生平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1717年)巴赫前往穆尔豪森担任圣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次年娶玛丽亚巴巴拉为妻,后返回魏玛,出任安斯达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在这里供职达十年之久。这一时期是他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7-1723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奥博亲王的乐长并获得亲王的宠信,他的许多名作在这个时期写成,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等。1720年在卡尔斯巴德旅行期间,爱妻不幸去世。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3-1750年)巴赫获得莱比锡市立托马斯学校乐监和托马斯教堂等四个教堂的工作,此后27年一直在莱比锡工作,直到逝世,这期间创作了清唱剧、神剧、受难曲及众多管风琴曲,著名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在此时写成。这一时期是巴赫将宗教艺术推至最高境界的时期。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48首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这套作品是巴赫音乐创作的峰巅,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平均律的标题乃巴赫所起。平均律是一种律制,他对自然律进行修改,将八度音程分为十二半音的调律法,以便于转调。

 十二平均律创作背景:十八世纪之时,优雅高尚的美学风格似乎是专属于莫扎特的艺术特质,但此种美学概念也同时表现在巴赫的音乐中,如果弹奏者企图将音乐中的美感引唤出来,便必须透彻地掌握适切的诠释风格,因此巴赫特别强调以如歌似的弹奏法来诠释他的作品,适足以见其要求自己的作品呈现出什么样的美学概念。

 十二平均律诞生:巴赫以前的曲子,以调式为中心,主要是为了与古代键盘乐器的调律方式相配合,当时全音平均律仍然大行其道,内含各种不平均的半音,而音乐家所面临的问题是该如何把这些音调安排在八度内,以便使音阶里的各音调比例相当,对全音平均律而言,任何曲调音阶内的比率并不难找出,但C大调的音阶比率并不适用于f小调或其他音调,故而只能在邻近的几个调上维持不走音的效果。到了十八世纪初,终于产生了能把八度音分为十二个半音的调律法,称为平均律,这是指一种能平均八度中所有半音的调律系统,但此后从事音乐实务的音乐家对此一直不敢热衷,知道巴赫担任科登宫廷乐长时,才开始于1722年完成第一部平均律的写作。有平均律原则下,音调无一是完美地,所有音调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只是并不容易为双耳察觉。有了这系统的协助,音调间就可以任意转换了,而在此十二音调中任择其一都可充作主调。巴赫为了证明用平均律能弹奏所有调子,而在曲中转调也不回觉得音程有不自然之处,用二十四中不同的大小调,并在曲中进行转调,而完成十二平均律两册作品,两册十二平均律共有四十八首,按照一首大调,一首小调的次序排列,在这些前奏曲与赋格中,有快乐,抑郁或伤感的曲调,这不仅是最佳的教材,同时也是划时代之巨作,也使得巴赫和平均律这二名词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得以拥有十二个不用大小调上写作的乐曲。

Prelude in C Major BWV 846


作品与曲式分析

 这首作品为C大调,是流传最广泛最普及的曲子,也是看似简单但却复杂的曲子。前奏曲十分的静谧,安详,按莱曼的评介此曲“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

 前奏曲: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由“主体段落”及“尾部扩展”两大部分组成。从乐谱中可以看出,该部分音乐整体上又可划分为1―11及12--19小节两大部分。如果我们将前四小节Ⅰ-Ⅱ-Ⅴ―Ⅰ的进行,看作是对主和弦初次呈现的强调而视为一个和弦,便可发现,12---19小节的乐段无论在规模还是功能序进逻辑上,实际是1―11小节音乐在其上方四度的严格的“移位模进”,两部分音乐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D(属)一T(主)进行。不仅如此,在每个乐段的内部,又可分别划分出“C―C―C―B”、“B―A--D―G”和“G-- F--F--E''、“E--D―G--C”四个结构单元,各音组单元彼此间以共同低音衔接,其中既嵌套有更小规模的音组模进(12--13,14--15 小节),同时又保持着严格的功能和声进行。这一乐段自始至终呈总体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完全可将1―19小节乐段看作是前四小节音乐行进逻辑的一种扩张形式,在作品的最终层面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作为作品原始结构核心的主三和弦在时间上的投影。

 赋格:这首赋格曲由两个部分构成,是一首具有二部性结构的赋格,两个部分划分为:一、呈示部与副呈示部(1―14小节);二、展开部与再现部与尾声(14―27小节),全曲一共有二十七小节,而作了二十四次的主题,我们不难想象空间的稀少,所以巴赫就不断的做主题密接和应,此做法比所有平均律任何一个赋格曲作的都多,也很少有空间来做插入句,甚至主题的对句也无法个别的对完,最后用主题在做主题的对题,在当时,赋格曲是很严格的,但巴赫却自由的应用,在呈示部里他就做了主题―答题―答题―主题的排列。C大调赋格,这是四声部赋格曲,开始主题在中声部主调上进行陈述,当主题的陈述还未结束时,在高音部主调上方五度的属调上奏出答题,转为G调,紧接着主题又在次中音部和低音部分别在属调和主调上奏出。赋格的主题是由级进与环绕音相间构成的。完成了每个声部的最初陈述段落―呈示部部分(1―6小节)。从第七小节开始,进入到副呈示部(7―13小节)在这个段落中巴赫采用了密接和应的写作方式,这也是一个展示巴赫对位技术的部分,主题在各声部一共出现了六次。在第12小节所用答题是属方向上的答题,在第8小节后转为G大调,在第11小节转为D大调,在第12小节又转到E大调。从第十四小节引出了巴赫赋格曲的第二个部分――展开部。在这一个部分,巴赫仍然采用了展开部调性设计、结构上省略插部的写作方式,在这个部分中,充分展示了作曲家所设计主题的可塑性及精湛对位技术,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采用密接作为主要发展手段的写作方法。

 赋格曲作为一种严格的、有一定法则和写作程序的乐曲结构形式,其表现出来的严格模式在人们看来是必须要遵守的、不可被打破的。但在巴赫的这部赋格曲创作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赋格结构形式与写作形式。巴赫在遵循赋格曲写作重要原则的同时,勇于打破规则,不墨守成规,然而,这种大胆的做法并没有使他的作品失去逻辑性。这样的复调创作方式让我们领略到了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晰。

 这首作品前奏曲部分安详,和谐,赋格主题优美,略带欢快,富有哲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首都包含哲理的同时,又隐藏着无尽的密码,每一次分析都会有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发现,而更深层的秘密需要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才会被发现。

周广仁先生九十岁生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