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杨氏19进士及明清举人简介

 钱塘瓯客 2018-12-21

 杨姓入闽者,多为西汉弘农郡人丞相杨敞玄孙太尉杨震后裔。莆田杨氏主要有杨衡派系、杨宣仁派系、杨盈派系、杨亮节派系、杨荣派系等五大派系。杨衡派系为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光州固始人杨衡,字邦高,杨震二十二代孙,入闽居福州福塘巷(今杨桥),子孙散居仙游等地,据《枫亭杨氏族族谱》载,杨衡曾孙杨在尧,为入仙始祖,其子杨崇鼐,陈洪进女婿,明州推官,后升大理寺丞、知惠州。杨宣仁派系为杨震二十四代孙,华阴人杨宣仁偕兄弟入闽后,弟宣义徙居莆田;宣仁由涵江迁入仙游,卜居梁山麓,为度尾剑山杨氏开基祖。杨盈派系为唐防御史杨盈入闽后,初居福州,其长子杨珊官莆田县尉,卜居壶公山之东杨山(今笏石镇杨林)为杨姓入莆始祖,至第八代孙宣义郎杨植又徙居莆田新度镇阳城村,子孙散居各地,另据仙游《枫亭杨氏族谱》和华亭《埔头杨姓族谱》载,莆田杨氏自杨山徙迁各地有22族,由杨城播迁的有44族。杨亮节派系为南宋末,杨亮节行途因公滞留漳州,宋亡后,他隐居在此,及至十六世孙杨宾顺,于明万历年间迁居郊尾镇杨寨村,也就是现在的阳谷村和沙溪村。杨荣派系,据《弘农杨氏月坑宗谱》载,杨震三子杨秉后裔孙杨宗兴宋初游学崇安,生三子,第三子杨季瑞,官剑州刺史,迁居建瓯欧邑,第九代孙杨荣第六世堂侄孙杨季秀授兴化府教谕,举家自欧邑迁居莆田醴泉里玉湖铺月坑村,杨季秀为始迁祖。另外,明代兴化卫、平海卫的卫所军户中,亦有外籍杨姓世袭军职,传衍莆田。

莆田杨氏宗祠郊尾镇阳谷杨氏宗祠、赖店镇坂头村杨家宗祠、新度镇阳城村杨城杨氏宗祠、榜头镇象洋杨氏宗祠及枫亭镇学士街枫亭杨氏宗祠等。

莆田杨氏共有进士19人,分别是杨在尧、杨晕、杨伯华、杨英、杨世荣、杨兴宗、杨㮛、杨珍、杨大震、杨一夔、杨慈、杨瑛、杨瓒、杨琅、杨铎、杨万程、杨皆、杨梦鲤、杨瑞凤。

杨在尧,一作“杨再尧”。仙游人,祖籍华阴(今属陕西)。子杨崇鼎,陈洪进女婿。唐天祐二年(905)归系榜进士。为莆田杨姓首登科第者。官至右补阙。曾在仙游县东山书院讲学。著有《杨补阙文集》10卷。《重刊兴化府志》论曰:郑良士诗文集见《唐书·艺文志》,而黄岩孙著《仙溪志》,其诗文往往载在编中,亦可见其为一时文章家也。杨在尧登第在天祐中,时仙游属清源郡,而《清源志》载其有文集,今不复见,则其文与诗,略无可考也,姑因旧志存之,以俟知者。墓位于仙游县度尾镇剑山村杨泗宫后山,用砖石砌筑。

杨晕字公明。仙游人 。宋景祐元年(1034)张唐卿榜进士。籍名下吏部栓,将补官,辄病,早卒于京师。其友张平叔火化之,归家葬于皂洋之北山,蔡襄铭其墓。晕博通经史,与蔡襄并研学者数年。

杨伯华,莆田人。宋宝元元年(1038)吕溱榜进士。

杨英,莆田人。宋元丰八年(1085)焦蹈榜进士。

杨世荣,莆田人。宋宣和六年(1124)沈晦榜进士。

杨兴宗,古兴化县人。绍兴二年(1132)张九成榜进士。

杨㮛,一作杨提 。莆田人。宋绍兴三十年(1160)特奏名进士。

杨珍,莆田人,宋淳熙五年(1178)特奏名进士。

杨大震,字孔裕。莆田人。杨宪公子。宋宝庆二年(1226)王会龙榜进士。官拜节度推官,官至大理司直。

杨一夔,莆田人。杨珍孙。宋绍定五年(1232)徐元杰榜进士。官从政郎,淳祐间五年二月任武平县(今属龙岩市)知县。

杨慈(1382-1411)字惠叔,一作则惠,号石崖。莆田城关右厢行尾巷人。明代书法家。永乐六年(1408)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永乐七年(1409)礼部会试第2名,永乐九年(1411)殿试二甲第1名进士。授翰林庶吉士。是年七月卒,年三十。其少孤,母郑氏守节抚育,自幼颖敏,有抱负,天才极高,非人力所能至,下笔数千言立就,其文丰赡典则,能尽心力去深入钻研经文的人,揣摩语调,模仿口气,务期克尽代圣贤立言之义。八股时文能较好地把握经文的奥旨,且处处体悟孔孟之心,往往能发他人所未发,言孔孟将言而未曾言,获得八股时文界的一致好评。存有《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会试文章,不少人都把它奉为“明文始基”,为后人所称述。清学者方苞曾评述此文说:“此明文始基,一代作者正变源流之法,靡不包孕。其文炳蔚,确有开国气象。”清代最有名的八股文学家王步青亦言:“此制义最初体,故已教人自为。”著有文集5卷,有诗《广化寺》等传世。《柳湄诗传》云:“慈,天才绝高,非人力所能至。有集5卷。永乐戊子,杨慈乡试第一,黄寿生应天发解,宣德七年乡试第一。林同、宗雍顺天发解。皆莆田人。” 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

杨瑛(1409-?)字德华。莆田城关方巷(今荔城区文献社区坊巷)人。祖父杨孔殷,兴化府医学正科;父杨泰;母许氏;娶许氏。明代书法家。永乐七年(1409)二月初四日生,行七。正统三年(1438)福建乡试林侨榜第29举人,礼部会试第72名,正统四年(1439)施槃榜三甲第17名进士,治《书经》。任礼部主事,升员外郎。正统八年,佥事高超在方巷为己未进士杨瑛立进士坊。

杨瓒,字宗器,别号缜庵。莆田县阳城(今荔城区新度镇洋埕村) 人。孙杨皆,四川按察佥事。登景泰元年(1450)福建乡试翁宾榜举人,天顺元年(1457)黎淳榜三甲第38名进士。初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公正自持,考课不苟。时吏部尚书王公翱性烈,不甚见知,终遇以殊礼。进户部员外郎,寻升郎中,乃作岁寒亭于公署之后,自为记以寓晚节。迁湖广左参政。丁内艰归。起复,改河南总督粮储。时旱涝相仍,通县八十万石,瓒处置二年,余足而民不扰。以不能徇行自免归。归后,即杜门谢客,与乡邻故老结慕洛会,诗酒之乐,和而有节。历官中外几三十年,皆居要地。归之日,囊无厚赀,田不增歆,敝庐不蔽风雨,则略修葺之,与寒士之居无异云。著有《岁寒亭集》。卒年77岁。门人时任侍郎郑纪为其做墓志铭。《兰陔诗话》云:宗器历官清要,所居不蔽风雨。尝语人曰:“杨震以却金名世,吾窃憾焉。夫举茂才而得怀金之人,其知或有未尽也。却金而存四知之畏,其廉或有未诚也。”志节可概见矣。《柳湄诗传》云:瓒居官贫而廉,其诗不足传。惟《题顾孝子雍竹居》云:“半点塵埃无地着,一生节操迫人寒。”盖自况也。《全闽诗录》收录其诗《题孝子顾雍竹居》一首:“素持高节爱琅玕,培植千竿与万竿。半点尘埃无地着,满庭秋色沁人寒。不须截管招鸣凤,自有遗音舞翠鸾。昔日我曾轩下坐,清风一榻共盘桓。”天顺四年,知府潘本愚在洋埕为杨瓒立“进士坊”。后改匾日“考功第”。

杨琅(1428-1473)字朝重。莆田县黄石东朱(今荔城区黄石镇)人。曾祖杨大五,祖父杨允德,父杨文献,母林氏。明代书法家。宣德三年(1428)七月十六日生,行三。天顺三年(1459)福建乡试第1名,解元,卒业太学,礼部会试会试第39名,天顺八年(1464)彭教榜三甲第4名进士。宪庙登极,诏各处镇守内臣俱停罢不复设,一时民情大悦。十二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次年改元(成化元年(1465)),任官方月余,会宪宗皇帝初郊还宫,外人颇传有贡献者希进,琅上疏言“宜用贤修德,以永天休”,反复言内臣不可以预政,幸门不可以轻启。疏留中不出,然镇守亦不复差,闻者壮之。复与陈恭愍选论劾兵部尚书马昂、翰林学士倪谦,请起前兵部尚书王竑,召还给事中王徽,修撰罗伦等,言:“尚书王竑有大节,不宜使在散地,修撰罗伦,给事中王徽等坐言事去国,愿召还以开言路。”又尝与同官陈选敕罢大臣不才者数人。时称琅为“敢言御史”,风采隐然动缙绅间。成化二年(1466)差江西清军御史,成化四年(1468),归,复差巡按浙江,皆宽简行事,不吹毛索瘢以沽名。六年(1470)七月,擢山东按察司佥事。未几,七年(1471)正月改提调学校,斟酌教条,宽严适中,而一以至公行之,士心悦服。适岁歉,疠疫大作,巡抚大臣遣藩臬佐贰分道赈恤。时以地广民饥,恐缓不及事,因并遣琅以行。琅尽心竭力,无少顾避。行至东阿染疫,自起更衣冠端坐,成化九年(1473)卒于舟中,诸生哀感,厚赙其丧以归。居家以孝友称,居乡以长厚称,居官以端介称,人无间言。卒后入祀莆田乡贤祠。尤笃学善文,工书法,著有《举业经义》。天顺三年,知府潘本愚在黄石东朱为杨琅立“解元坊”。同年,知府潘本愚在文峰宫前街为己卯科杨琅、李仁杰、黄仲昭、林大猷、周轸、黄师贡、郑焯、姚绵、吴希贤、方临、宋巨瞻、郑淮、林时厚、陈华玉、蔡添美、郑大江、陈谦、林正、吴清、黄琏、丘山、陈传、林镳、吴宏密、吴孜、郑缵、郑宝、郑纯立“集贤坊”(旧名“文笔坊”)。

杨铎(1451-?)字朝鲁。莆田(今荔城区黄石镇)塘头人。祖杨大四,父杨体敬,母朱氏,继母林氏,兄杨琳、杨瑛、杨琅等,娶戴氏。景泰二年(1451)正月二十四日生,行六。成化二十二年(1486)福建乡试林棨榜第81名举人,礼部会试198名,弘治三年(1490)钱福榜三甲第186名进士。初授王府官,不受,遂摒不用。已而以荐起为江西布政司照磨,弘治十三年(1500)升萧山县(今属浙江杭州)知县,官至鹤庆府(今属云南)知府。

杨万程(1502-?)字志抟。莆田人。曾祖杨朝贡,祖父杨恒四,父杨国贞,母陈氏,继母翁氏,弟杨万里、万山、万条,娶林氏。明代书法家。弘治十五年(1502)四月三十日生,行一。嘉靖十三年(1536)福建乡试杨子充榜第20名举人,礼部会试第212名,嘉靖十四年(1535)韩应龙榜三甲第125名进士。任潮州(今属广东)府学教授,温和近人,容止慎重,课试诸生必面可否,潮人称之。升户部郎中,嘉靖二十五年(1546)十月,以苑田收获赐羊酒有差。次年出任台州府(今属浙江)知府。

杨皆(1507-?)字同卿。莆田人。曾祖杨察,祖父杨瓒,父杨褒,母翁氏,兄杨鲁、皙、曹,娶林氏。明代书法家。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十三日生,行十九。嘉靖十六年(1537)福建乡试章日暗榜第65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礼部会试第305名,殿试茅瓒榜三甲第203名进士。历任户部员外郎,官至四川按察佥事,治行有声。著有《国朝要议》1卷。

杨梦鲤,字登龙,晚号南叟。莆田县杨亭里(今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杨亭里)人。清代书法家。登顺治五年(1648)福建乡试戊子科举人,顺治九年(1652)邹忠倚榜三甲215名进士。授青阳县(今属安徽)令。顺治十四年纂成《顺治青阳县志》6卷,修祠堂,重教育。归田后卖文自给,尝自编诗集。著有《意山堂集》,卒后散佚,仅五律一卷,旧抄本。《意山堂集》中所记的36种莆仙戏,其中除《刘瑾》、《严嵩》两种,其余均是宋元及明中叶以前的南戏剧目。《续修四库提要》有著录,内收有莆仙戏36种,《联句》一册,有春联、元宵联、寿联、挽联、贺婚联、新宅联、神诞联及戏联等门类,原本毁于文革,其中戏联等对研究莆仙戏剧史和莆仙楹联史意义重大。明清文才调集收有《尧曰咨尔舜》一章。《全闽诗录》收录其诗1首。《兰陔诗话》云:南叟工骈丽文,复有穿杨之技。宰青阳日,群盗夜刼之,南叟挟弓而出,射杀数人,盗惊骇散去。归田后,囊橐萧然,卖文自给。好古玩,贫不能致。每见人所有,摩挱不置,輙曰:“赠弟何如。”至今莆中有“南叟赠弟”之谚,亦韵事也。诗集散佚,仅存五言律一帙,乃石璞、澹崖二长老所辑者。

杨瑞凤(1611-1677)字和仲,号惠庵。仙游县里晹谷(今仙游县晹谷村)人。崇祯十五年(1642)武举人,登崇祯十七年(1644)黄赓榜武进士。福王立于南京,中丞张鲵渊檄署仙游团练使功,升游击。唐王时以怀远将军署新兴营事,嗣退居阳谷,山寇郭尔隆、郑士衮率众围之,瑞凤亲冒矢石率丁壮与御,凡十一战始解。里人恃以安处者数百家。天下既平,竟无意仕进。与黄寅升、林之奇寻山水之游,尝作《蜂氏谱》,隐寓故国之思而字之曰:蜂之为物虽微,禀天地清正之气,五伦俱全,六德兼备,故其刺也,武也而非毒者,药也,而非小人之交也其非君不事,宁首阳之饿者忠也,而非河洛之顽抗也,可以知其志矣。

莆田杨氏明清举人28人,其中文举人20人,武举人8人。分别是杨字士宣。莆田方巷人。父杨瑛。成化元年(1465)福建乡试赵珤榜举人。官至兴国州(今属湖北)知州。

成化四年(1468)黄文琳榜举人杨慈之孙,杨铨之子,休宁教谕杨元;成化七年(1471)余濂榜举人,杨琅之侄,无为州训导杨清;成化十年(1474)黄乾亨榜举人杨黻,成化乙未,知县黄灿为甲午举人陈衍、杨黻立“宾兴坊”;成化二十二年(1486)林棨榜举人,杨瑛之孙,德兴训导,升于潜县学教谕杨文命;

杨曰宗,字汝敬,一字汝庆,号淡香。莆田洋城(今荔城区新度镇)人。杨瓒从侄。弘治五年(1492)福建乡试林文迪榜举人。官河南许州学正。迁吉府长史,进阶奉政大夫。弘治八年,御史王哲在洋埕为杨曰宗及其弟凤立“丛桂坊”。

杨渤,字士容。莆田人。杨琅侄 。弘治五年(1492)福建乡试林文迪榜举人。历南昌府学训导,改秀水(今属浙江嘉兴)县学。官至北胜州(今属云南)知州。

杨曰宗弟,九江府教授杨凤;

杨大黍,字子丰,号秋谷。莆田人。父杨曰宗。弘治十七年(1504)福建乡试黄如金榜举人。官惠州府河源(今属广东)知县,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元年(15211522)任宁波府(今属浙江)推官,调河源县(今属广东)知县。

杨国本,字在培。莆田人。杨琅侄。正德五年(1510)福建乡试黄廷宣榜举人。博罗县(今属广东)教谕,和平接士,贫者周之。时督学欲核不检生徒,郡邑承望风旨,毁誉失实,国本详加精审,第列其有行谊者以进,众论翕然,人称长者。秩满迁成都府威州(今属四川)知州。

杨汝惠,字吉夫。莆田人。杨曰宗从弟。以贡为徽州府歙县(今属安徽)训导,升桂林府永福(今属关系)县学教谕,规矩严肃,选民间俊秀及生徒年约者教之,朝夕讲解,多所造就。嘉靖七年(1528),中广西乡试。卒于官。

嘉靖十年(1531)陈让榜举人,杨慈元孙,广信府上饶教谕杨中孚;嘉靖二十五年(1546)洪世迁榜举人,杨铎孙杨休;

杨继宗,莆田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福建乡试洪世迁榜举人。初授宁波府象山(今属浙江)县学教谕,捐俸修学舍,创礼门,建泮桥。温煦寒士,唯恐不及,清风亮节,惟以培植士气为己任。居职五年,绝不干谒,与县令友善,而关节未尝一到,日与诸生讲解,寒暑不辍。升南阳府叶县(今属河南)知县。嘉靖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15541558)任韶州府(今属广东)同知。

杨举,字直夫,号方所。莆田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福建乡试黄士观榜举人。授肥城教谕,官至兖州府宁阳(今属山东)知县。

杨振元,莆田人。祖父杨万程。万历四十年(1612)福建乡试高崇谷榜举人。历沙县(今属三明)、松溪(今属南平)县学教谕,累迁岳州府(今属湖南)同知。

崇祯九年(1636)蔡高标榜举人平海卫学杨嘉谟;同治九年(1870)赵启植榜举人杨玉华;光绪五年(1879)傅朝旭榜举人杨中楷;

杨玉章,字琢如。莆田(今涵沤区)人。清代剧作家。登咸丰二年(1852)陈祥墀榜举人。著有《研经堂稿》、《杨琢如诗存》、《无名氏诗稿》(不分卷,稿本,福建省图书馆藏)。

武举人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杨裔;乾隆二十五年(1760)恩科王国泰榜杨奋龙;乾隆五十一年(1787)刘大用榜武举人杨锦标;嘉庆五年(1800)恩科罗云台榜武举人杨大成;嘉庆五年(1800)恩科罗云台榜武举人杨高标;嘉庆九年(1804)王清阶榜武举人杨鹏程;嘉庆二十四年(1819)周坊榜武举人杨大魁;及杨名登。

                   本文博主发表在2016年9月20日《莆田侨乡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