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须更起念头》(一)学员讨论Ⅱ ——二说“何须更起念头”

 智能人做超人 2018-12-22







一说'何须更起念头'



1王阳明的精彩


“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


阳明先生先假设“专敬”“静坐时心”,已是“一心”,告诉他,不用分别,更不要在这个“一心”上“更起念头”。因为“一心”是一体、没有分别。


而,有“静坐时心”的人,遇事便乱,“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即“问者”实际上没悟“一心”。只是“好静”。但阳明先生,借其问,阐明了“一心”上,不能再起任何“人为”。否则,就是离“一心”,离“第一念”了!


慧能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念”不是问题的关键。


故,王阳明此段的精彩,在于“本心”出,此“本心”不灭,至于“末心”之用的“念”,可生生不息。“本心”上没有“念”,也就没有“心”与“念”的内外区别。它们是“本末”一体的关系。


这就有了第二个精彩:



2程东老师的精彩


程老师在书中说:


“这两条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本心与末用。这里若不明白,你就看不清他们的问题所在,也不懂王阳明在讲什么。


“现在我要跟你说的这句话很重要,你注意听:感觉内外的心,是没有内外的。“这句话你要好好体会。为什么?因为内外在感觉上,不在本心上。本心只要有感觉,感觉就分了内外,所以你才感觉有内外。但是你在感觉有内外时,把本心给丢了,就不知道这个没有分别内外的心了。“感觉是心的功用;人最容易被感觉遮蔽本心。为什么?因为心无法直接感觉到;有了感觉,分辨感觉是什么,就落到了分别上,也就离开了本心。“认为自己明明感觉心有内外,就是把内外分别的感觉当成心,基本上是把所谓内的感觉当成心。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啊?而更深的原因,我们对于这个心,只有一个概念的理解,以为某种内的感觉就是心、就是我。而概念理解必然有相、必然分别。在这样的分别理解中,当然就不知道没有内外是怎么回事。”



程老师的精彩,就不用我啰嗦了。


一句话:悟了“本心”的人,“本心”上没有“六根”,当然没有感觉、内外的分别,一有,已是“六根”起用。故,何须更起“六根”。


但“觉悟”前,不可能在“本心”。故,“觉悟”是一个“悖论”。如何走出此“觉悟悖论”,惟“理悟”!


“理悟”而“觉悟”,我们普通人,才能达到象老子、孔子、慧能子、阳明子那样的“觉悟”高度。他们是“觉悟”中的高峰!否则,我们普通人,即使“觉悟”,也就是一般程度的“觉悟”。


要达到“惟真心,做真人”的高度,就不容易了。


所以,“理悟”!“理悟”!再“理悟”!这是程老师开辟的“觉悟”新途!






再说'何须更起念头'




自性能生万法。法即界。

自性能生万界。故'有界'为'法界''法有'。


法、界是一界,相是二界。

界上有知、定知,即成相。相在境,在相对中。故在二、在二界,为'二次'界定。'二次'界定,故可脱去'一次'。亦即'何须更起念头'。


故,慧能不会说'自性能生万相',只会说'自性能生万法(万界)',原因即在此一、二界的差异。觉悟者说话都很精准,只说'真理'!


法界即有界,自然生知之道行:

自界界有而有相,认知三律(认知本体用)。

有界有向而有相,知见三律(知见本体用)。

顺见、自然见如是。


界法、界反、脱界:

以上两个本体用,使然逆见而行,退知见而行,觉悟使然退知之道行:

相有而无相,有界而无界、界自而无自。

相有而无相,向有而无向,有界而无界。


孔子曰:生而知之,上。指'自性能生万法'之生,'第一念'之生。非人之'出生之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