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心体会 • 细(上)

 智能人做超人 2018-12-22





为大于其细


老子说“为大于其细”。字面意思即成就天下大事,在于做好每个细节。后面又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是圣人做事时,实际落实、操作的不是那个大事,所以能成就大事。“终不为大”,那“为”什么?就为“细”。


“大”,只是人心中对事情产生的一个相,而且没有绝对标准评价“大”。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后,一定会发现还有比这个事业大得多的成就,天外有天,事外有事。所以“大”也没有尽头。于宇宙讲,人间所有事不过是微尘。


我们以前提到过目标的重要性。圣人不是没有目标,他的目标还是“大”。所以老子没有说“圣人不为大”,而是加个“终”,说“圣人终不为大”。意思就是圣人也追求很大的目标,但自始至终在细上下功夫。


其实没有大这件事。我们实际面对的就是细节。把每一个细节做成,就形成了一个 “大”。细节做得越细、越精,这个大就越完善、越完整、越牢固。相反只是图一个大,草草地用一些粗糙的细节不断堆砌,过不了多久就散架了。就算凑合成形了,也是非常不堪一击的。


生活中可见的反面例子:有些人自恃才高,或者也得到过别人赞许。他会胸怀大志,总想成就一番大业。自己既然是大成之才,怎能在小细节上消磨?所以自己从不在乎每个细节。结果必然是时过境迁,大业没成就,小事也没做成。


学习现代心学,在明心上下功夫更是如此。明心的目标可以是向上见性、彻悟;也可以是向下达用,在世间成就一番事业。这些目标也不是跨一步就能到达。明心才是觉悟和达用的根基。心不明,两个方向的目标都达不成。所以自己就是在每一时、每一事上磨自己的心,这就是“为大于其细”。慢慢会发现真的有所成就,而且成就越来越大!


所以,要想将明心体会得更深入、更有收获,“细”就是个很好的指向。


人不可能体会到心。就像一个光源,只能照亮外面,不能照见自己。人只能用心来体会心外之物,由这个物,反觉到体会外物的是心,从而明白心的存在。体会越细,对心的反觉就越透彻。


程老师曾经说过:佛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这句话就是说,佛要把他心里所有的疑问都弄明白、弄透彻,没有一点断,没有一点不通,所以他才能达到最终的圆融。这就是细。




日用而不知



我们平时的体会相对而言都非常粗糙。所谓的粗糙,孔子的“日用而不知”是很好的形容。我们平时说了很多话,用了很多概念,但是习惯之后,不知道自己是在用这些概念,也不去体会其中深意。


比如我们平时常做的一件事——聊天儿。我们在说“聊天”这个词时,是否仔细品味过它的内涵?为什么不是“聊地”“聊人”“聊事”……? 既然这个词流传了那么久,说明这个词不简单,也说明古人的“聊天”不简单,不像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是说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古人向来把天看得很神圣、很崇高,那么聊起天来,这种聊应该也不是一般地交流。


“聊”的古体字,左边是个耳朵,右边是两扇打开的门。这就是说,把耳朵这扇大门打开,来体会万事万物。为什么会特别强调打开?难道平时耳朵是关着的?想想自己,似乎耳朵还真不是时时打开的。全在凭自己心情用耳朵。心情平静、舒畅了,耳朵就打开了,别人的话就听进心里了、记住了。不开心时,任人说出大天,自己也不接纳,听不进去。


由此可见,打开耳朵很重要。这个前提是心中无物。否则心中不平,耳朵也打不开,无法体会真实存在了。


而且“聊”的重点不在向外说,在于倾听和感受,当然就是感受天。我们总说古人喜欢“观”天,其实不止,古人还聊天。具体怎么聊,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已知的就是古人通过对天的观和聊,慢慢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以及人在天地间存在的规律。


这种聊,应该不是单纯聊“天”,而是将天地人看作一体,由自心来认知这一切。“聊”字的打开耳朵之门,就是让心与天相通。如此,王阳明才能有“天人合一”的感受。如果单纯向外聊“天”这个存在,就变成科学研究了。


通过对“聊天”这个词简单重新审视一下之后,我感觉古人聊天或许也是闲聊。但这种闲聊,主要内容从未离开天地人存在的自然规律,换句话说,人们的生活、作息,都在遵循这个规律。即便没有觉悟,人心也是合自然、合道的。


同时我也感觉,再用“聊天”这个词时,突然感觉它很厚重,似乎都不太适合用于过于肤浅的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如此,其他我们日常用的词、概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个词、每个字背后都有一幅璀璨生动的景象,都是古人通过自心,多少年甚至多少代体会天地自然的存在之后,凝结成的。这就是中华文化,是宇宙、天地、万物和人心一体贯通流行的这个道的产物,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感悟。


从这个“聊天”的例子也可以感受到,我们每天用了大量词汇、概念,而对这些词的实际内涵体会却太少。既然没有体会,又怎么能准确地运用它们,以及用它们来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正想法呢?这也是为什么一个词说出来,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的原因,大家都靠自己的相象来用词。好像在说同一个词,同一件事,其实你和我心里想的完全是两个东西。


这个就叫粗,不细致,或者叫没能体会到真实的存在。所以程老师在课上总是跟大家说:我们在表达自己体会、问题时,尽量用自己的话。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别人的理论、概念,尤其是经典中的词句,我们在没有觉悟时,不一定都能体会到这背后的真实觉受,也更不能确定说这句话的初衷。只是以我们自己认知所在层次理解。因此那些词句就不一定能用准确。换言之,我们似乎引经据典堆砌了一些言说,但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说的东西,跟我心没关系。


所以最好体会到哪一层,就用自己相对熟悉的语言来表达实际体会,这样自己能说得更清楚,别人能听明白,老师也能在这个基础上,给我们恰当地点拨,自己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所以要明心,要想细,第一层就是开始留意自己日常的所言、所行,甚至所感、所觉,包括之前分享中提过的“习气”,都重新审视一下,这是一个意识。慢慢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新的一面,正向我们打开,开始有变化了。


这样不断审视,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习气已经动摇了。所以过去形容一个人觉悟了是“脱胎换骨”,因为这个人的性情、心态、思维模式……整个全都变了。


从相反角度说,如果学习现代心学有段时间了,别人或自己都没觉得我有任何变化,说明对心的觉还不够细。


这是从“日用而不知”转了一见,开始对“日用”有知,这就是细的第一层。




问道之精粗



我们对“日用”有些知了,再看一看,会发现很多都是自己心中之物。再仔细看看,会发现它们也有层次。


在王阳明《传习录》中,有几条也专门说到细。其中第63 条有人就问王阳明“道之精粗”。


王阳明回答道:道本身没有精粗。因为人有知见,所以有了精和粗的分别。就好像一个房间,人刚开始进来的时候,觉得这屋子挺宽敞,布置得挺高雅……就对这个屋子有一个大概、简单的认识。


在这间屋子里多呆一会儿,看到的细节就会越来越多:房间有几根柱子,柱子和墙都是什么颜色,家具是什么风格,都用的什么材料,还有其它的摆设、装饰……


在屋子里再呆久一些,就连柱子上一条条的花纹都能看得清楚,这就看得很细致了。


但是从头到尾,我们只是在体验这一间屋子。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并不是因为又进了一些别的屋子,只是我的体会越来越细了。


看自己心中之物也是一样。开始学习现代心学,多少能发现自己心中一些执著,这是一个进步。再细一些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也很不简单,否则怎么能进到我心里来?这时就会对它产生质疑、问题。如果这时我们有这类想法: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或者我一直都是这样,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啊?……这样就把“细”的机会,也就是进一步明白心的机会错过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产生疑问!


生问题的同时,我就是在细细地观这个心中之物,或者是“聊”它,也可以说“闻”它、“品”它、体会它……


之前有朋友问:我怎么生问题呢?现在的回答是,细就可以。细细地体会,就可以生出新的质疑。那怎么细呢?不断问自己问题就可以。


细细体会心中之物也有层次,来源也有所不同。有些是自心所生,有些是外来的。从根本上说,内和外分不开。心没有面对万有,也不会生东西;外面的东西自心不认可,也无法进到心里来。虽然很多东西是从小到大社会生硬灌输给我们的,看似自己并不认可。其实这只是顺序差异,有些是认可后再接纳,有些是接纳后再认可。结果是一样的,它把人牢牢困住,让人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1)这些物,有些我们一觉察到它,就可以摆脱它的束缚。比如在工作中,同一件事情,我有我的处理方案,他有他的处理方案,意见统一不了,就容易起冲突。


学习现代心学,是让我们明自己的心。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但是当我发现自己的处理方案,其实只是很多种可行的方案之一,用别的方案结果也差不多。这时我就不必执于自己的,或者取两种方案之优,再生出第三种等等,很多和谐的解决办法。这样自心的灵活性显现出来,我不会觉得跟别人讲不通道理而郁闷。是我自已心生执著,为什么要跟人家讲通呢?我在心里把执著放下,或者调整一下就行了。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能力还得到了提升。


所以这个层次的心中之物,自己比较容易发现,也比较容易从中脱离出来。


(2)还有一些东西,似乎我能看到它,却不容易摆脱。


(3)更有一些东西,也是我们心中之物,但已经很难被发现了。它已经在我们心里扎了根,似乎已经融入到DNA里了。


这两种情况,我们都不太容易从中脱出来。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我知道这是我的问题,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改不了。该怎么办?这就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审视还不够细,对那个道理也不是真明白。


怎么办呢?对于刚接触现代心学的朋友来说,随时都审视自己的言行,确实不太容易。所以就要抓住每个问题、每个冲突的出现,就在此时好好觉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心中之物。不断看、反复看,越看越细。这样才能把这一物看清楚、看透。


自己都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让我产生情绪,我怎能摆脱它呢?所以得细细看、细细磨、看透它。看透了,就不会执在这一物上,它在我心中就被动摇了,再看看它就没了,我们自然就脱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