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得之间老师楹联赛帖例评

 醉月诗苑 2019-12-29

紫云庄:贩卖一抹惊艳时光。主营古色古香,精致首饰小物件!

今天和大家闲聊一下对联。

讲座前,还是先说几句舍得关于诗歌类文学的个人看法,一己之言,权做杂谈,以资大家交流拍砖。

说完了诗我们说词,说完词我们再说联。说来说去,我们其实都是在古典诗歌的范畴内徜徉。我们对于诗词曲联的认识,是源于一种美学上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我们的文字。如果没有文字的承托,那些古老的岁月都会随风烟而散,即使留下什么陶瓷瓦罐的,那么我们也不认识它是何年何月的。可以说,文字,是延续中华文明的唯一重要的承载体。文字可以写史、写事、写景物、写心情、写任何我们看到的或想到的任何东西。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或思想的艺术,叫文学。而我们徜徉在其中的诗词曲赋联这类形式,是文学的最高端的形式。

既然是最高端的形式,那么,写诗填词做联,最根本需要的则不仅是什么格律不格律的外在形式,这些都是皮毛而已,掌握起来一点都不难。最最需要的是--文化底蕴的积累,以及思维方式的修炼。我们写诗写词,其实就是写人生,我们修炼诗词学问,就是在修炼自己的心境。所以,有人向我问到底有没有学诗的捷径,怎么可以快速的成功?我的回答是,有!能有多快呢?我的回答是一辈子。人生百年不就是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吗?能在有生之年,可以在诗词这种文学高级殿堂登堂入室,能摘到这颗文学殿堂上的明珠,已经是非常快捷非常幸运的了。

换个角度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要追求的是对这个过程的快乐享受,而不是那遥不可及的“成”与“不成”。人们常说“学无止境”,什么叫成?什么叫不成呢?所以,所谓“速成”之类的说法和想法,是对诗词文化的一种肤浅的认识和贬低。我们要认识到诗词是文化,而不是一门手艺,文化需要的是底蕴,而不是捷径。前时讲座时,舍得还改过一句话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做舟”,把学习的过程当做一种快乐,积极乐观地学习,享受这种过程之美,这在人生的态度上,就是一种成功。认识到这一点,你立即就“速成”了,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踏实地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观念,你找遍天涯海角,也无捷径可言,必将终身无成。

好,闲侃结束,开始正题。我们来赏析几幅对联:

出句:隔帘闻细韵=【舍得之间】

对句1:对影忆红颜【枫叶如丹】
对句2:铺纸赋新词【叶飘零】
对句3:横笛奏幽音【笑天】
对句4:临水醉清风【冰清】
对句5:侧目品佳诗【微风】

这是在群“联”赛时的一些对联作品中选出的比较好些的对子(下同)。从平仄到词性等一些联律的要求上看,这几个都没问题,句型上也都过关。但是,对联之所以叫“对联”,不仅要求的是“对”,更要求的是“联”,形式上对上了,还要在意上联起来。

上联“隔帘闻细韵”写的是一个景境,或者说是一种形态,那么,不论从背景铺垫的考量,还是从动作意义上看,下联都应该与之有所关联。这种联系不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至少要使人感觉的到。这几个对句中,从景语的和谐上看,我认为比较贴切的是“铺纸赋新词”和“侧目品佳诗”这两个,而前一个更好一些。“隔帘闻细韵,铺纸赋新词”--虽然对句描写上稍老套了些,但是要看整体的配合,这句和上句的契合度很好,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节奏。闻韵而后赋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非常自然。看这个“隔帘闻细韵,侧目品佳诗”,从景语上看本也不错的,虽然不能形成刚才那例句的连续性,但是也可以视为并列句的形式,不算隔。

不足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侧目”用的不好,侧目的意思,就是斜着眼睛看人,其词义或是指指不敢正视,有些畏惧,或者是代表一种愤怒或鄙视的情态。那么,后面是“佳诗”哦,这不是矛盾吗?“侧”字用的随手了。第二点是这个“品”字,和上句的“闻”字有些雷同合掌的嫌疑了。仔细看一下“隔帘闻细韵”里的“闻”字,其实就带有“品味欣赏”的意思,闻的是“细韵”哦。而下句的品,也同样是这个“品味欣赏”意思。其实,这也属于谋篇的问题,如果把“侧目”这个肢体动作词改成景物语,那么就容易协调起来了。比如可酌成“隔帘闻细韵,对酒品佳诗”,“隔帘闻细韵,借茗品佳诗”这类的,在意境上就比较契合上了。上联“帘”这个意象,其实是和“室”联系起来的,山间野外的,哪来的“帘”可言呢?所以,下句的意象背景,跑的太远就不很合适了。

“隔帘闻细韵,对影忆红颜”这个对句本也不错的,但是这里的“影”字有点突兀了,和上句的“帘”有点不协调。不协调在哪呢?李白诗中有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对影”,是在前面“明月”的铺垫下,才整出了影,非常自然和谐。可是我们这里的“对影忆红颜”里的“影”怎么来的呢?如果是想象成隐含的灯影或自己的身影,那么,和前面的“帘”有什么关系可言呢?属于意象上隔了。

试酌改一下,比如“隔帘闻细韵,听雨忆红颜”,在景语上是不是就和谐了许多?这里的“听雨”等于注释了也具象了前面的“细韵”,那细韵,原来是绵绵的细雨之声韵哦,细雨绵绵,室内听雨,当然会有所思想,此情此景,想起“红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样,上下句也自然的形成了声息不断的脉络,也就形成了“联”。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当然会有更好的佳句可以来匹配的。还有,“红颜”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点俗套了,和“细韵”的风味不太搭配,也可酌修炼一番。

再看这一例:“隔帘闻细韵,临水醉清风”。就这下联之句本身来说,我是最喜欢的,“临水醉清风”--多美的意象啊!联律上对的也很工稳,基本功不错,构思也很漂亮。但是,就其句意来说,和上句其实是没“联”起来的。我真想把上句的“帘”字换掉,来配合这下句的意境啊。简单点说,下联的“水”“清风”之意象,使得下句与上句之意隔的太远了。对联是什么?有人称对联就是“两行诗”,景语不同,“诗”的背景就凌乱,那么,“诗意”也就自然凌乱了。用对联的术语这就叫“隔”了。

其实,要牵强的解释也是可以解释通的,比如设想,一草舍临水而建,淑女在舍里撩筝而乐,君子负手在门外临水而立,阵阵清风拂来也是蛮惬意的, 可谓之一个“醉”。但若真这般设想,把这诗意用短短的十字表达出来,却不容易。五言绝句已是很难,用这“两行诗”来写情节更是难上加难。背景交代去让人硬去想象是不可以的,要把这联系含在句子的对称之脉络中才是重要的。除非是特定场所的题联,否则可以判为一个“隔”字。

再看一个“隔帘闻细韵,横笛奏幽音”,格律工整,词性相对,这联律上没什么毛病,合格!上联是“韵”,下联是“音”,按书面的道理来说也有个照应,也不算错。但是呢(我这个“但是”挺讨厌的哈),这联对的仍然算不得好,在这里,仍然可以判为一个“隔”字。差在哪呢?

上联是个“闻”的动作,也就是在听,“细韵”则表现那种微弱的,若有若无的一种轻微的韵调或声音。你下句却来个“横笛奏幽音”,你是在“闻”呢?还是在“奏”呢?笛声,我们都知道那是一种清脆、明亮的声音。首先就掩盖住了“细韵”,其次,笛子也很难奏出一种“幽音”啊,说那埙声幽幽呜咽倒还不错。还有,对句的“幽音”与上联的“细韵”有叠复之嫌,意思基本是一样的,所以,闻来奏去的,上下句意境上乱了。



现在闲说一下对联。对联,也叫楹联,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喜闻乐见,普及性特别强。逢年过节我们喜欢贴对联,开张志喜也会贴对联,婚丧嫁娶,名胜古迹,大寺小庙的,到处都离不开对联的影子。在网络上,只要是个文学群就能看到到处有人在玩对联。对联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历史也非常悠久,源远流长,据说起源于先秦时的桃符,只是在上面画些一些吓唬鬼的图画和名字,起到驱灾辟邪的作用。到了五代时,有个蜀王孟昶,是个好玩的末代皇帝。在一次过年时忽发奇想,要大臣们在桃符上开始写对句,比比才华,可是大臣们没写过这玩意,君王面前也紧张啊,没一个写的入得孟昶的法眼,他就亲自挥笔写了一副对句“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这副联,不能说是最早的对联,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流行开了,现在谁家过年门上不贴春联呢?

对联真正成熟,还是伴随着唐诗宋词而发展起来的。是那时诗人们的参与,才使得这门艺术得到了真正的弘扬。隋唐时,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聚在对句上,流行“摘句欣赏品评”的时风。对联受诗词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对仗方面很切合诗词所要求的那种对仗之美。到宋时,对联发展的就很普遍了,陆游的书房题的对联是“万卷古今消永夜,一窗昏晓话流年”,文辞对仗就很工整吧?对联要求使用的是律句,也就是按平仄谱来形成的平仄相间的字句,尤其注重上下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这是必须死守的规矩,约定俗成的。虽然有些机关联,趣味联不怎么严格地按平仄来分配句子,有宽对的存在,但是,联脚上仄下平却是要守住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联有很多讲究,也形成很多分类和风格。如果大家喜欢,舍得可以在后期做系列的楹联讲座。今天不做详细介绍了,这里主要想谈一下对联和诗词的外在关系和内在的联系。前面说了,很多人把对联称做“两行诗”,就是因为它的句子是具有诗词的特点的。但是,因为对联多数字句比较少,所以,对联更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

对联的字数几乎没什么限制,从一个字的联,到上千字的联,都可以。十一字以下称为短联,比这字数多的,就是长联了。对联句式,五、七字的可以按近体诗的律句来写。其实,所有的句子不论长短,都可以分解成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这一二三四字的对联,就是对联形式的基本联。我们理解的就是关于句子节奏的特点,是以这几个句型为基本节点的。

说白了,依照的还是以两平两仄分布的平仄谱为最基本的原则。所有格律体裁的文体,都是以平仄谱为基础的。对联也不例外。只是,对联的节奏感要更强有些。抑扬顿挫的感觉要更鲜明一些。

对联的意境,重在一个统一性。在对仗的说法中,有一个相反或相对的形式,叫“反对”。但是,反对,不等于相离相隔,上下句即使写出相反的意思或意象,也是要围绕着同一主题而来的,说的是同一中心思量的两个方面,绝不可以毫不相干,这点尤其要重视。上下句不仅要相关,而且要贴合自然。

我们知道有一种对叫“无情对”,这个“无情对”要求上下联必须一点关联都没有,这个要求,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趣味性。也正是因为普遍要求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是要上下关联,所以才别出心裁的要这样上下“无情”而无关联。只可作为特例,而不具有普遍性。化诗境为联境,浑然一体方为佳对。还有要注意的是,对联的上下句,要有独立性,上句和下句都要有完整的意思,不能说半句话,所以,诗体所用的那种“流水对”,在对联中是不适合的。

今天我对几个联的评价,更多的也是从上下句的关联协调性的角度去看待的。对联的意境体现的是诗境,对联的句子是长短句,对联要求对,更要求联,在对称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关于对联的讲究和学问非常多,我们以后可以做系统的专题讲座,这里限于时间关系,只能根据前期联赛的作品来零碎的杂谈几句。

今天就说这么些吧。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