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常识之古今韵变(上)

 人老颠东 2018-12-22
诗词常识之古今韵变(上)
来源:见微斋 

作者:笑傲江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学·自序》中谈到:“音韵之学,系乎口耳。舌腭之摩触,声气之动荡,有形可象,有事可指,固与形而上者殊科也。乃自古治斯学者,辄故神其说,以自矜异,窃尝病之。”序文揭示了音韵学的本质,对玄虚之谈进行了驳斥。但古人“神其说”,固然有故弄玄虚之过,也与汉字自身的特点不无关系。汉字属表义文字,在音素分析方面有其天然的劣势,古人或不得其要领,或虽知之却难以准确加以描述。本文试从常理角度,或者说从普通人对韵的感觉角度,谈一谈古今音韵之流变。音韵学包括声、韵、调几个方面,本文侧重谈韵。

一、上古音韵

上古音韵指先秦两汉的音韵。由于上古没有韵书,后人研究音韵只能从《诗经》和其他一些韵文中来进行归纳。

南北朝以后,研究《诗经》的人觉得《诗经》许多地方的韵不谐和,于是他们就将某字临时改为读某音以求谐和,这就是所谓的“叶韵”。如沈重《毛诗音》将《邶风·燕燕》第三章“远送于南”的“南”字注为“乃林切”,以使其与前后韵字“音、心”相协。笔者小学语文课上,老师在讲杜牧《山行》时特别强调,“远山寒山石径斜”的“斜”字在本首诗里应读作“xia”,这其实也是一种叶韵的做法。叶韵之说唐宋一直沿袭,到了明代的陈第才把叶韵之说根本推翻,他认为《诗经》的韵是天然的而不是人为的,所以无所谓叶韵,后人所谓叶韵的音恰是该字的本音,只不过“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罢了。

清代古音学进入全盛时代,先后出现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江有诰和王念孙等人。

顾炎武著有《音学五书》,他赞成陈第的主张,认为古诗无叶音,且古人用韵颇宽,声相近者皆可通押。同时,顾氏主张四声一贯,平上去三声可通贯,入声亦可与平声为韵。对一字两声,顾氏则认为只是发音轻重有别,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划分,如爱恶之“恶”虽为去声,亦可读为入声,美恶之“恶”虽为入声,亦可读为去声。顾氏将古音分为10部,其中阴声韵4部,阳声韵6部,同时主张将入声韵配入阴声韵。

江永著有《古韵标准》一书,他率先关注到韵腹开口度的问题,认为“真文魂痕”与“元寒删山”不同,前者口敛而声细,后者口侈而声大,故应分为两部。同理,“侵”韵及“覃谈盐”部分字与“添严咸凡”亦不同,应分为两部。江氏将古音分为13部,其中阴声韵5部,阳声韵8部。另外,对于入声,江氏主张数韵共一入,从而将入声归为8部。

段玉裁著有《说文解字注》,书后附《六书音均表》,分古音为6类17部,其中阴声韵3类8部,阳声韵3类9部。对于入声,段氏赞成江永异平同入的主张,认为平声多而入声少,所以每个入声必有几个平声相配。同时,段氏也赞成顾炎武将入声韵配入阴声韵的做法。段氏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首次将“支”、“之”、“脂”分为三部,认为“三部自唐以前分别最严”。

戴震著有《声韵考》、《声类表》两部书,他首次采用阴阳入三分法,并且使主元音相同的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相配成为一类,将古韵分为9类25部。阴阳相配,是戴氏的创举,为后来的阴阳对转理论奠定了基础。

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将古韵分为18部,阴声韵和阳声韵各9部。孔氏研究音韵学最精彩之处,就是在戴震阴阳相配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阴阳对转,并认为“入声是阴阳互转之枢纽”。此外,孔氏首次将“东”与“冬”分韵,而之前的古音学家都是主张东冬合韵的。对于入声,孔氏则认为古代并无入声,故配入阴声韵各部的入声韵实为去声,他的解释是古代有两类去声,一类音长,一类音短,后来短的这一类转化成为入声。

王念孙著有《诗经群经楚辞韵谱》,主张将古韵分为21部,晚年他赞同孔氏东冬分韵做法,增冬部为22部。江有诰著有《音学十书》,其学说与王念孙相近,起初分古韵为20部,后来看到孔氏《诗声类》中将东冬分开,很是赞同,于是增加为21部。

经过清代音韵学家持续不懈的努力,上古韵部大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到了近代,又有章炳麟、黄侃师徒对清代音韵学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章氏在采纳王念孙22部分韵基础上,将“脂”与“队”进行分部,所以一共是23部。同时,章氏尝试用汉字去描述23部的音值,这是其以前的音韵学家所没有做过的。或许顾、江诸人心中对某韵古音有个大致的猜定,但都未曾明白的表述出来。除假定音值外,章氏继承孔广森阴阳对转理论,进一步发展为阴阳对转旁转之说,并制作《成均图》加以说明。黄氏在继承其师23部的基础上,再分离出入声5部,同时借鉴戴震阴阳入三分的做法,将古韵分为阴声韵8部,阳声韵、入声韵各10部,总的韵部为28部。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对上古音韵语音系统的研究,自清代以来成果颇为显著,然而在音值方面的研究却不甚理想。例如对《诗经》中“支”、“之”、“脂”三部的分用,段玉裁考证得很清楚,但却不知道三部的读音究竟有何区别。段氏晚年曾写信给江有诰:“足下能知其所以分为三乎?仆老耄,倘得闻而死,岂非大幸?”表达的正是这种无奈:知其不同,却不知其何以不同。

下面以王力所拟上古音韵值为例,谈一下个人粗浅认识。王力在黄氏28部基础上,做改易增补,确定古韵为11类30部,见下表(表1):

稍加观察我们就可发现,这个表并不太齐整,一是宵部没有对应的阳声韵,二是侵、谈二部没有对应的阴声韵。王力在评价孔广森之时曾谈到,孔氏过于追求齐整,并认为这是大多数音韵家的通病。对此,笔者非常赞同孔氏的阴阳对转理论,即阴声韵和阳声韵在总体应该一一对应,并且古音最初应是齐整的,而参差恰是语音系统在演变过程中因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宵部之下应添加与之对应的阳声韵部,拟音为/oŋ/;在侵部、谈部之上应分别添加与之对应的阴声韵部,拟音为/ əu/、/au/。

综上,上古音韵系统若按照韵尾的发音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即无韵尾和以元音韵尾-i、-u收尾的为一类,称作阴声韵;以鼻音韵尾-ŋ、-n、-m收尾的为一类,称作阳声韵;以塞音韵尾-k、-t、-p收尾的为一类,称作入声韵。此外,若按照韵尾的收音部位也可以分为三类,即无韵尾、鼻音韵尾-ŋ、塞音韵尾-k为一类,该类音收于舌根,发音结束时嘴必张开;元音韵尾-i、鼻音韵尾-n、塞音韵尾-t为一类,该类音收于舌尖,发音结束时嘴咧开一小缝;元音韵尾-u、鼻音韵尾-m、塞音韵尾-p为一类,该类音收于双唇,发音结束时嘴巴闭着或接近闭着的状态。如下表所示(表2):

以上9个韵类又因韵腹的敛侈即开口度的大小,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类,1个小类便是1个韵部。如阴声韵的牙喉音,按照韵腹开口度的大小可分为支(e)、之(ə)、幽(u)、宵(o)、侯(ɔ)、鱼(a)6个小类,即6个韵部;与之相应的阳声韵、入声韵也可对应地分为6个小类,即表1中的耕(eŋ)到阳(aŋ)、锡(ek)到铎(ak)等韵部。

最后谈一下对转和旁转,在古音学中,二者表现为韵部与韵部之间的相互联系,揭示了不同韵部字之间存在的通押、谐声、通假现象。

所谓的对转,是指同一小类的阴、阳、入三声之间,在不改变韵腹的前提下,可以改变韵尾实现转化。如支(e)、耕(eŋ)、锡(ek)三韵为同一小类,在保持韵腹都/e/不变的前提下,零韵尾、韵尾-ŋ、韵尾-k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表1中,对转体现的是一种纵向的转化关系。

所谓的旁转,是指同一大类的阴声韵与阴声韵、阳声韵与阳声韵、入声韵与入声韵的内部,在不改变韵尾的前提下,韵腹开口度较为接近的韵可以相互转化。如耕(eŋ)与蒸(əŋ)同属阳声韵的牙喉音,韵尾都是/ŋ/,韵腹/e/与/ə/的开口度又较为接近,故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表1中,旁转体现的是一种横向的转化关系。

汉末以来,随着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进程加剧,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言语音的发展流变,上古音逐渐演变为中古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