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你不会看书——以《高绩效教练》为例拆书

 MrKujng 2018-12-22

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保留着学生的读书传统,认真的翻看每一页书籍,然后隔一段时间再继续下一个章节,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把书看完了。但总感觉,书看完了之后,就忘掉了大半。

有段时间感觉自己不太适合看书,可能更加碎片的或者别人提炼过的知识更加适合自己。高度浓缩的知识好处就是拿来即用,坏处就是无法长期保存和品质很低。就像人人都愿意吃精加工的蛋糕,但大厨得去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沙拉。

随着书越看越多以及一些拆书看书的技巧的掌握,才慢慢知道不同的书籍要如何看,怎样才能最高效的看书,现在看来,看书吸收的效果围绕不开的的原则就是

知识的粘度

有用的知识是有粘性的,无用的知识大多是游离的。这里的粘性是形容这个知识跟我个人的认知框架系统的相关性,只有填入我的认知框架内的知识,在我看来才是能有效利用和调取的知识。在这样的原则下,看书就变的相对高效。换句话说,本来看完一本书就只能记住的几句话,我通过拆书的方式把它找出来并且加固升级,提升了效率而且也找到了适合我的精华。

废话不多说,今天就来拆一本叫《高绩效教练》的书籍。

一、看书名找定位,高绩效教练,应该是讲的是管理学领导力相关的, 并且是时下较火的教练式领导。高绩效是HR绩效模块相关的领域。所以,这本书初步判断是一本HR相关的管理学流行畅销的工具书。

二、明确看书目的(建立白模板),一定要建立看书大纲,越具象越好,这是翻空你现有的知识储备的过程,相当于第一次知识记忆唤醒。多问几个问题,列出你想要收获的大纲(如果这个问题归纳出来的白模板毫无意义,先保留,一定要给自己留多可能性)

  1.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最近刚好开始带一些新员工,看看对于自己的领导力有无帮助;
  2. 高绩效和教练式领导为什么要结合——是不是意味绩效体系才是快速进步的王道
  3. 有没有什么方法论——道理知道是一回事,我希望能掌握一些可以实操的办法
  4. 能通用么?——我是互联网行业,不知道这些理论对于我的行业领导有无帮助
  5. 有无背后的理论支持——归纳到最后是否有实验、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支持
  6. 我最后能把这部书内化到哪些认知模块——目前看来应该是HR绩效模块和领导力模块(别小看这一步,当你给这些知识存放地方了之后,你提及他们就会变得更加高频率,从而提升了粘度)

三、通过看目录,思考并调整框架模板

下图是这本书的各种内容,可以明确的看出来,这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书籍,

第一部分讲的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到教练,做为教练,咨询辅导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第二部分讲的是绩效和做教练辅导时候注意的一些原则和准则;

第三部分讲的是领导力(基本属于游离的内容);

第四部门讲的是个人特征和未来的趋势;

这样归纳之后,结合上面的大纲,我可以明确感觉到,很多内容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属于已知,游离、无关、不实用的(并非说内容不好),我会去补充以下宫殿内容:

  1. TD(个人发展):教练的流程方式及注意点,结合自身公司做一些理想中的扩展应用;
  2. 领导力:明确领导力包含的内容,以及如何提升领导力

为什么说你不会看书——以《高绩效教练》为例拆书

为什么说你不会看书——以《高绩效教练》为例拆书

为什么说你不会看书——以《高绩效教练》为例拆书

四、输出总结图或者脑图

为什么说你不会看书——以《高绩效教练》为例拆书

五、实际应用——以grow为例

公司行政同事临时被我管理,我按照grow跟她做了相应的沟通:

目标:她没有明确的目标,她就是觉得自己吃苦耐劳,一直在努力做,也没有觉着自己偷懒或者做的不对,勤勤恳恳就是她的目标

现况:行政事务经常有漏洞,影响到了大部分同事的体验,但是行政自己没有做过用户调查也不去群众中了解

最优解:行政事物本来就很所谓,所以我们想的方案是满足领导的需要前提下,把大的项目事项解决好

决策:日常事物不出错,也尽量少花时间,大项目多花时间,做出业绩来,用晕轮效应来解决行政的难题。

没有实践机会,就对着自己用,只有实践才能内化,然后再分享给大家,写个书评之类去看别人的评价和书评都可以。短期高效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