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为什么在二战早期势如破竹后期疲软无力

 青松he 2018-12-23

二战中的德国一直是军迷津津乐道的重点,这个国家在二战早期与二战后期的战斗水平简直天差地别。在早期闪击波兰,绕过马其顿防线直扑阿登森林,仅仅39天就搞定了欧陆最强陆军的法国(虽然当时法国水的一比)。但在二战中后期不仅攻击受阻,甚至战斗力都无法发挥,这到底为什么呢?6parker.com

第一点就是德国的兵员水平出现变化。虽然德国在二战时期以德国坦克而著名,但实际上,德国在发动战争时只有10余个装甲师。这些装甲师虽然坦克并不算最为先进,但是驾驶员都是经验丰富且具有高学历素质的人员。除此之外,德国的步兵师平均受教育水平为中学以上水平,基层军官数量多且受教育程度高,具有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6parker.com

而在德国战争中后期,由于德国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国内的政治环境极度恶劣,大量未能收到良好教育的士兵和仆从国军队被派往前线。这些士兵在战斗中明显显示出较低的战斗素养和极差的能动性,以至于后期德国军队需要相当一部分的督战队才能完成战斗任务。6parker.com

6parker.com

[iframe][/iframe]

6parker.com

6parker.com

第二点就是德国的战术思路出现问题。早期德国高层在制定作战任务的时候非常具有前瞻性,无论使用轻型坦克快速突击还是空地协同一体战,这些战术思想在二战早期都非常具有前瞻性,也因此能够快速收拾掉法国。德国深知自己的国家体量,根据体量决定战术和战略。6parker.com

但在后期,德国的战术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而自己最精锐的坦克却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德国放弃了快速的战略路线,反而与俄罗斯刚正面。即使战损比再高,但是德国却没有获得足够的战略优势,反而被缓过神来的苏联用人海堆死。在苏联全面反攻的阶段,无论是高端战力还是基层战力德国都已经完全不如苏联了。以坦克为例,虎式、虎王、黑豹等坦克已经无法完全单方面屠杀T-34/85和IS-2之类的坦克,战损比也从开始的15:1逐渐变成2:1最后甚至是1:1.而比战损,只造了1000多辆的虎式坦克是怎么也无法与造了5万多辆的T34相比的。在后来的虎王坦克再精锐,优秀的坦克驾驶员都已经损耗殆尽了,还能指望那些中学没念完就被扔过来的娃娃们干什么?6parker.com

德国从一开始就发动了一场不仁不义且根本不可能胜利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只有一个,战败,然后成为世界历史耻辱柱上的痕迹。在某种意义上,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6parker.com

6parker.com

[iframe][/iframe]

6parker.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