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铁洪流:欧洲装甲战理论发展简史

 licht3jh8evr0j 2023-01-30 发布于江西


老实说,初接这篇文章的时候,帝林我是有点懵圈的。因为这个系列说起来好写,但实际上涉及面却非常广。毕竟客观的说,真要将整个欧洲的装甲战理论进行一个完整梳理的话,那首先在国家上就没办法仅局限在英法德苏等几个主要国家。
事实上,如波兰、捷克乃至瑞典等等中小型国家,也都曾在一战后建立过自己的装甲部队。而在具体实践中,其战败与其说是装甲战理论的落后,倒不如说是综合国力和战略规划上的差距。也正因为此,思前想后我决定按几种广泛存在的流派来进行分类,而并不将目光局限在欧洲。

萌芽初生1916-1936
众所周知,Tank最早出现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场。但最早,Tank并不叫坦克,而是叫水柜。这一方面得益于英国的保密措施,同时也是当时Tank的外型就像一个巨大的水箱,由此才有了这个称呼。值得一提的是,Tank最早的中文译法是被称为战车,这一点直到今天的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都仍在延用。而后来我们所熟知的译法“坦克”,其实主要得益于刘伯承元帅的介入。正是在这位学贯中西的刘帅直接参与下,Tank才有了今天坦克的译法。这既很好反映了坦克战需要重视在平坦地形中使用的特点,同时又点名了坦克实乃是作为攻坚克难的技术兵器。
除此而外,许多朋友所不知道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并非来自英国陆军,而是来源于英国的海军。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奇葩的情况呢?事实上,早在第一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由于堑壕、铁丝网、机枪等综合防御工事的强化,传统意义上的步兵进攻已愈发困难。
在这时,按理来说利用当时的内燃机配上装甲用于突破,是大多正常人都不难想象的吧?但实际上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军队这个群体在某种层面上也是最为保守的。
为此,最早当英国一名叫斯文顿的战地记者,将自己这一脑洞提交给英国国防委员会时,直接就被当局所否决了。索性天不绝人之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却从此改变了坦克的命运。而这个人,就是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对,就是那个经常喜欢叼雪茄,后来力主英国和希特勒玩命儿的丘吉尔。
在当时,丘吉尔时任英国海军第一大臣,且幸运的还是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为此,就在斯文顿的建议即将石沉大海的那一刻,丘吉尔碰巧看到了他的报道。最终,在丘吉尔的强烈建议下,这一设想被提交到当时的英国首相手里。
不过到此,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快,英国陆军部便以结构过于复杂和成本过高等问题,而将这一设想给枪毙了。见状,丘吉尔干脆选择抛开陆军,转由海军部门牵头,组建了一个“陆地巡洋舰”委员会来专门研究这一方案。无独有偶,我们从英国的Mark-I型的外观也能看出来。
 


在最早,英国人对于这款新式武器的看法,是建立在海军思路上的。但所谓“陆地巡洋舰”毕竟不是真正的巡洋舰,地面战场更为复杂的地形也决定了它和水面舰队所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为此,在坦克刚刚出现在战场上时,人们更多是将其与古代的重骑兵相联系。在这个问题上,关于坦克的作战理论也开始延伸出两个不同的流派。
第一个流派就是前面说的,即主张将坦克做为重骑兵的替代品,主要用于突破堑壕、机枪、铁丝网等现代化的防御体系。在此基础上,坦克的机动性被视为最为核心的发展方向,而装甲和火力则居于其后。
该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要属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
这一方面得益于富勒是康布雷战役中坦克战的著名策划者,同时也是由于他们在20~30年代相继发表的《从1914-1915的战役看作战原则》、《装甲战》、《亚历山大的将道》、《间接战略路线》等等著作的影响。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著作中,富勒和利德尔哈特通过战史向世人一再说明,机动和集中兵力于敌弱点是名将们一贯的制胜法宝。这对于刚刚经历过一战大规模堑壕战的军人们,尤其是中下级军官,可谓说到了心坎上。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在这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其中争论于最为核心的部分,是所谓机动流派指的是战术机动能力还是战略机动能力?要知道坦克在早期,存在着机械结构复杂、燃油消耗大、乘员视野受限等诸多缺点。
在一般来说,为保证其在穿越战场时不被敌军的反坦克炮所摧毁,那就必须加厚其装甲防护。但无疑这却会加大坦克自身的重量,由此也就限制了坦克的机动距离(术语后来也统称为“摩托化小时”)。而如果一味削弱装甲防护,去强化发动机和减少油耗来提高机动能力,又会使得坦克在战术层面变得极为脆弱。
关于这二者的分歧,在世界各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又以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达到了顶峰。在这场战争中,分别站在西班牙国民军和西班牙人民阵线的德国与苏联,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其中苏联方面认为,西班牙内战证明了单纯的坦克集群在突破敌阵后十分脆弱,极易被分割消灭。为此,坦克更多应作为协同步兵来突破敌军防线的辅助性兵器。
而与之相对的,德国方面则表示,坦克部队在西班牙的伤亡惨重有其地理环境特殊的影响。单纯的坦克集群在突破预有准备防御阵地时较为脆弱固然没错,但这并不足以说明坦克就只能是辅助性兵器。事实上,这恰恰说明想要最大程度发挥坦克的威力,需要为其慎重选择作战地形,并且为坦克配备其他兵种,以进行诸兵种的协同作战。
有趣的是,提出上述观点的巴甫洛夫(苏)和古德里安(德)于5年后在战场上相遇。届时他们一个是苏联西方方面军的总司令,另一个则是德国第2装甲集群的指挥官,可谓棋逢对手。而这两人也在随后的战争中验证了彼此当年的理论。不过关于这场较量的结果,且让我们暂时按下不表。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20世纪的30年代。总言之,在这个阶段,每个国家关于坦克在未来战场的作用都做了许许多多的设想。
但实际上与许多人认为不同的是,每个国家关于装甲战的理念并非是相互独立和统一的,而更多是相互矛盾却又彼此互为影响的。
如是在坦克最早起源的英国,它诞生了世界第一台坦克,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装甲旅。并且,也很早就由富勒、利德尔哈特、霍伯特等人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装甲作战理论。
 


但直到1942年阿拉曼战役之前,上述理论家不仅没有受到多少重视,且还饱受争议。如是帕雷西·霍伯特,他在著作上不如富勒和利德尔哈特丰富,但却比这两位在装甲战理论上更近一步。
毕竟霍伯特担任了世界上第一个装甲旅的首任指挥官。
可以说,相比富勒和利德尔哈特,霍伯特是更具有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军事家。然而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英军中少有的人才,却在二战开始后被丢到民兵组织中去看仓库。要不是后来丘吉尔偶然发现霍伯特的事迹,并向英军高层致信,那霍伯特恐怕将更不为世人所知。
与此同时,与人们一贯认为所不同的是。作为装甲战后来最为成功实践者之一的德国,在早期关于装甲战的理论和发展理念上也可谓五花八门。其中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古德里安外,事实上如奥斯瓦尔德·卢茨、恩斯特·福克汉、冯·库尔、弗里茨·黑格尔等等都是德国早期装甲战的理论先驱。
但在这些各色各样的理论家中,其所持观点也并非都是一贯正确的。比如福克汉,他是较早反对将坦克大规模集中,来对敌军防线进行长距离穿插的。相较来说他倒是更倾向于当时的主流观点,即将坦克加强到步兵团队中以强化步兵部队普遍的战力。
 


当然,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德国在二战早期战役中的成功,主要就是得益于将坦克部队进行了集中。但还是这个福克汉,他同样是较早提出应该在每辆坦克中配备无线电,且应开发原型车辆,并由此形成系列车族的理论家。
为此,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德国,在早期关于装甲战的理论中也并是一贯清晰和明确的。
那么,当时真正意义上的装甲战理论应该如何来进行分类呢?以及在二战开始后,为何会由德国首先发扬光大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推翻一个广为流传的认知,即二战德国主要是依靠所谓闪电战获得了胜利。但事实上,所谓闪电战最早的出处,是来源于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丘吉尔(好吧~又是他)对于德军行动之迅速的一种评价。本质上,德军在二战中的一系列战役指导,并没有脱离目标、安全、机动、集中、攻势、经济、突然性等等几个原则。
那问题来了,上述这几个原则可以说在各国的陆军条令中都有,可为何却独是德国拿了头彩呢?实际上,这又将涉及到国家战略、综合国力、编制体制、假想敌目标、军事传统等等诸多因素的混合影响。在这之中,人们经常爱犯的常见问题是,谈装备不看体系、谈战术不看编制、谈战役不看后勤、谈后勤不看战略
而德国之所以在二战初期能成功,其实第一个原因即在于德军的诸多优良传统,这之中最为直接的则当属对机动性的重视。事实上,从普鲁士时期开始,由于地处四战之地,且综合国力较弱。为此,德国军队很早就养成了一种重视机动和主动进攻的传统。
在18世纪的七年战争中,最受德国人尊敬的腓特烈大王,正是靠着远比当时其他各国军队更强的机动能力,而率领普鲁士军队力抗法奥俄诸国的围攻。而在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中,尽管这期间德国人属于被教育的对象,但也正是拿破仑,让德国人再次领会了机动战的奥妙。
等到19世纪中叶的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更是由老毛奇等一代人杰,广泛利用了铁路等新的机动方式,使得德军可以比对手更快集结兵力,最终促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成立。而哪怕是到了一战遍地堑壕的窘境中,德军依旧没有放弃机动战和主动进攻的想法。
可以说,在欧洲诸国里,德国是呼吸惯了进攻和机动性空气的头号国家。而实际上,在德国最早研究装甲战理论的部门即被称为“机动监察处”,从名字我们也能看出该部门是着眼于提高部队机动能力的。
在该过程中,时任德国陆军部长的约翰尼斯·冯·塞克特,与一众德国传统教育下的将领一样,都是热衷于机动作战而非堑壕战的。
也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德军的装甲战理论和实验才得以顺利进行,只不过在早期并不这么称呼罢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机动监察处外。德军早期包括乘坐摩托车/卡车/装甲车的步兵,以及驾驶坦克的装甲兵,在最早都被统一归为“摩托化部队”或者说“快速部队”。这一点甚至直到1943年都仍未改变,而它的部门首脑最早也并非我们后来所知的装甲兵总监,而是叫摩托化总监。
 


与此同时,尽管古德里安一直被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但事实上,古德里安真正能直接影响德国装甲兵建设的时候,是他在1943年出任德国装甲兵总监的那会儿。
那么相比于德国来说,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呢?我们知道,英国在传统上因为地理因素就一直是海军更为激进,而其陆军则受限于国力,则较少有打进攻战和速决战的传统。毕竟说难听点,英国的武力威慑主要得益于海军力量的投射,至于陆军也就是个配角罢了。
为此,我们细数英国近代以来成名的陆军将领如威灵顿、蒙哥马利等人,更多都是防御的典范,而非机动进攻的大师。当然了,这倒不是说上述两位就不懂得机动战的奥秘,而是英国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他们在作战选择中必须更为慎重。这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出门在外,但凡提到花钱,总是要掂量掂量的。
至于说法国,理论上讲法国近代以来的名将如孔代亲王、屠云尼以及最为出名的拿破仑,都是擅长机动战的好手。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法国带来的创伤实在太过于沉重,尤其在此之前,法国几乎清一色的进攻派。
而残酷的一战不仅使得法国损失了近400万人(达男性总人口的20%),更是几乎把所有进攻派打得几乎绝迹。为此在一战后,法国宁愿花更多财力物力去修筑凡尔登工事,也并不愿意听从戴高乐的意见,多建几个机械化师。
毕竟说到底,戴高乐这种鼓吹机动和进攻的人物在一战前的法国可实在太多了,任何法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当年是如何鼓吹进攻的。
而即使现在出现坦克这破玩意儿又能怎样呢?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索姆河和康布雷战役中。就算坦克突破了敌军阵地,可最后不也没有决定胜利吗??
至于除了英法德外,整个欧洲就只剩如波兰、意大利、捷克等等中小国以及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了。其中,前者主要因为国力,而并无能力组建多少进攻型的军队。当然这一点你要说它是缺乏远见,那我也并不反对。但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国家建立军队的原始初衷,大都是立足于防御而并非开疆拓土的。
在这方面,近代以来的国力和长期风气,使得比如像荷兰、比利时、捷克这样的国家,其国防战略乃至军队原本就不是作为主动进攻而存在的。故而他们对于新型的进攻性兵器,在反应上往往是不如德法这样传统的陆军大国的。
再一个问题来说,就算这些国家想发展进攻型的部队来开疆拓土,可他们的国力和传统毕竟也在那了。比如我们以意大利为例,要说意大利在建立机械化部队方面,也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的。
其第一个机械化师的建立甚至比德国人都还要早。
但问题在于,战争并不是说因为有几件新的技术兵器或者搞几个BTG、合成营就能打赢的。你的作战目标是否能为国家带来利益?你的国家利益是否会引起周边各国的强烈反弹?你的军队综合实力是否与作战目标相互匹配?你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的战略设想?你的军队教育体系是否能让官兵熟练掌握战略设想中的战役战术指挥?你的政府、军队、社会风气乃至人民究竟存多少开疆拓土的意愿?
在关于上述问题中,当我们回看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就会发现。作为同样是空军和装甲战理论的发源国,意大利在这些方面却差的不是一丁半点.为此,即使朱利奥·杜黑早早就发表了《制空权》这样的大作,即使意大利能比德国人更早组建机械化师,可它又能如何呢?
国力的差距、国防战略的无知、人民尚武之风的长期不振,决定了意大利即使想组建进攻型的部队,也没法像德国那样开疆拓土、威加海内。
也由此我们可知,历史传统、假想敌、综合国力等等因素影响了早期欧洲各国关于装甲战的设想和发展。其中如英法等国选择了更为保守和防护性的策略,而倾向于将坦克平均分配到步兵部队中来强化整体部队的防御能力。至于德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则相对选择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性举措,而倾向于将坦克集中起来作为未来战场的突击力量。
 

进一步的,上述设想在各国又由于综合国力、坦克技术的发展和各国相关人事的变动,而出现了不同的细分。如是英法等国虽然并不重视坦克部队的整体机动能力,但却在坦克的装甲防护和火力上进行了加强。
而苏联和德国虽然都认同坦克作为进攻型兵器的用途,但前者却始终坚持坦克应作为集群力量进行突破。后者则由于相比苏联有更为丰富的实践,而进行了多次革新。
 

可以说,直到1939年欧战正式爆发之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装甲战理论,都是围绕着坦克应配合步兵进行防御?还是步兵来配合坦克展开进攻?坦克应该作为集群力量进行突破使用?还是坦克应与其他兵种相互密切配合使用?

大战中的实践1939-1955年
1939年,随着波兰战役的爆发,整个世界再次陷入战火。
但对于装甲战理论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十分好的实践机会。在这个期间,就像我们前文所述的一样,如德国和苏联等进攻性流派倾向于将坦克进行大规模集中用于突破。
 


就这个问题,古德里安在其回忆录中曾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很好介绍了这一理论。

红蓝两军对战,双方各有100个步兵师和100个坦克营。
红军将所有坦克都配备给各步兵师,而蓝军则集中整编为装甲师,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控制。
假设战线长度为300英里,其中100英里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地区,100英里是坦克很难加以运用的地区,另外100英里则是适于坦克活动的地区。
这样,在实战中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红军因为把坦克分配给各步兵师,所以有一部分坦克被置于其无法活动的地区,无所事事;
另一部分坦克虽然可以活动,但是却受制于地形,使成功运用它们的希望显得十分缈茫;
结果在最适于坦克活动的地区,红军只能集中起它全部坦克的三分之一投入战斗。
而在蓝军方面,情形则大相径庭,它可以将全部的坦克兵力集中使用在最有利的地区,以产生决定性的效果。
它在这一地区的坦克数量至少可以超出敌人一倍,而在其它采取防御态势的地域,即使受到敌人的坦克攻击,规模也是很小的。
 


如果一个步兵师有50门反坦克炮,用来对付50辆坦克的进攻,就比对付200辆坦克要容易得多。
因此,我们的结论就是,把坦克分散配置给步兵师的观念,只不过是重拾1916年到1917年间英国人最初使用的坦克战术。
事实上是失败的战术——直到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采取集中和大量使用的战术,才算获得了成功。
我们相信,迅速地攻入敌军阵地,利用坦克的装甲掩护,让我们摩托化的大炮直接击打在目标上,这种方法必然获得胜利。
有人说:摩托车并不能算是一种新武器,它只不过是一种运输旧武器的新方法而已。
当然内燃机本身不能发射炮弹,如果非要说坦克是一种新式武器的话,那么我们实际上要强调的是一个新的兵种。
正如海军的潜艇也被称为新武器是一回事。
我们相信我们是一种新武器,将来的成功可以在战史上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痕迹。
如果我们的攻击必须成功,那么所有其它兵种就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我们密切配合。
为了让我们的威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我们要求一切必要的支援部队都必须拥有与我们相同的机动能力。
即使在平时,这些兵种都应由我们直接指挥。
为了获取最大的决战机会,所需要的不是集中的步兵,而是集中的坦克。”
在1935年到1939年的期间,德国和苏联分别大规模实践了这一作战设想。但和苏联不同的是,德国人吸取经验的速度远快于同期的苏联。如是1935年的西班牙战争中,当时德国的秃鹰军团也采用的是几乎纯坦克的装甲编制。到了战后却已经明确了,装甲师必须由坦克、步兵、炮兵等多兵种进行合同战斗。
而苏联方面,或许是既有苏芬战争的失败,也有诺门坎战役的成功这样相反的例子存在。为此,苏联方面认为装甲战的问题更多源于指挥员的指挥水平。与此同时,则是因为大清洗使得苏联最具职业军人色彩的一批将领被早早清理掉。
故而上述种种,使得苏联方面对于装甲战的设想在这一期间出现了停滞。直到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军中的坦克部队大多仍是以单一兵种构成,而非更具有合同化色彩的机械化军。
 


不过客观的说,苏联人的这一选择在当时也并非毫无道理。要知道早期在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等人的理论中,苏军对于未来战场的设想均是建立在大纵深作战的考虑上的。这种大纵深的作战要求苏军必须在宽广正面,能拥有和集中比对手更多的兵力兵器。
为此,对于已经生产高达数万辆的T26和BT7坦克,这类坦克你要用来作为步兵坦克用,那火力和装甲是肯定不如英法等国的。
再者相比欧洲各国来说,前苏联乃至沙皇俄国,也缺乏建立精小化型职业军的传统和基础。而其雄厚的国力与广袤的国土,也更适合建立一支庞大但可能职业化稍次一点的武装力量。与其如此,那集中于一点来突破岂不妙哉。东方不就有个姓孙的古人一直在说,战争要十则围之,以多打少吗?说到底,战争能发挥自身优势打赢才是王道,能打胜仗谁还管你师从何人不是?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到二战中德苏两国的作战理论时,人们总会机械的比较闪电战和所谓大纵深作战的异同。其中一般认为,闪电战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于敌一点突破,然后就此长驱直入并夺取或摧毁敌后方的战略枢纽、指挥中心等等。而大纵深则主张采用多个梯队,在敌宽大的正面上实施多点洞穿,以造成敌人防线的最终崩溃。
之后,则投入后续梯队快速向敌人纵深穿插,以切断敌人补给、夺取机场、摧毁指挥通讯中心和占领政治交通枢纽等等。
但事实上这类说法实在过于粗糙了。比如下图中所举的三个战例(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1945年苏联远东战役、1991年海湾战争)。
 


你看这又何尝不都是所谓的大纵深作战?同样的,拿基辅战役德军的进攻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为例。
 


虽然我们图上看箭头很多,但如果你细看这些战役的细节就会发现,其重点仍都在于尝试在对方的两翼下手。故此,哪来什么闪电战就是强调孤注一掷,大纵深就是讲究打多个连续歼灭战?
在战役的筹划阶段,将领们仍无法脱离目标、安全、机动、集中、攻势、经济、突然性等基本原则。你换朱可夫来指挥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美军,那我看其作战方案也不会比施瓦茨科普夫差多少。
很大程度上,双方真正的不同,是在于对国力和总体战的认知上。
在这个问题上,德国最早由鲁登道夫写就了《总体战》一书。
该书的核心是强调在现代战争中,国家必须按一个完整的计划将一切社会资源予以充分集中和使用。这不像以往的战争,胜负往往仅取决于双方军队的交锋,而现在更多是交战国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的综合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尽管其总参谋部并非真的就像希特勒说的那样对战争经济学一无所知.但其体制却决定了德国的军备建设与动员体系并不如苏联彻底。许多朋友们所不知道的是,德国几乎是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败后才开始进行战争总动员。而此前关于要征服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尽管已有少数将领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但都并没有机会,也鲜有时间去深入研究这一课题。
主管德国战时经济的施佩尔就发现,尽管后来希特勒将德国的经济大权交在了他手里。但实际上其下设的经济部、四年计划办公室(戈林)以及希特勒直接控制的战争经济和军备办公室却仍是相互掣肘,不听调遣。
那么到此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颇为讽刺的是,希特勒德国对于总动员的迟缓,在一定程度上要源于希特勒关于一战经历的总结。在许多德国人的记忆里,一战德国之所以最后战败,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其背后被人捅了刀子。
为此,战争中必须持续保证人民的士气。
而要达到这点除了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外,就是必须避免因为总动员而戳伤纳粹无往不利的宣传口号。毕竟一旦进行战争总动员,社会的经济就将全部为战争服务。政府部门将以战争为由降低人民的工资,而企业部门则必须按要求为战争进行生产。
进一步的,德国人的种族政策和内部腐败也进一步加剧了它在人力资源上的窘迫。这就使得尽管德国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却缺乏时间、人力和计划来调动整个欧洲的资源。至于在这个基础上的总体战计划和装备设计,那就自然更是无从谈起了(当然了,客观说也并非完全没有)。
与之相对的,苏联方面真正的优点是上对于总体战的认识更为全面。如是其20世纪20年代的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就以举国之力对其国防计划做了全面系统的设计。
这种建立在综合国力和总体战上的思路,相当程度影响了苏联在国防工业、作战计划、军事装备生产乃至军事教育等等方面的建设。但就此,客观的讲我们也并不能单纯的认为大纵深作战就要比闪电战强。
甚至很大程度上来说,德军的指挥官也并非不会进行大纵深作战。
如是拿1939年的波兰战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德军的作战计划何尝又不是多点开花,深入纵深的大包围、大歼灭呢?
 


或者换而言之难道说大纵深就是没有重点的四面进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以由上其实我们可知,在关于装甲战的总体设计中,尽管德国和苏联存在不同,但其差异也并没有一般人们认为的那么大。实际上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它清晰认识到了一战后的战争,由于工业的发展,大国间的战争很难单靠一两次战役就能决定。
为此,必须谋求从纵深发展,以多个战役相互配合来赢得胜利。
在这个问题上,特里安达菲洛夫的《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和斯维钦的相关研究,对此就做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阐述。
 


并由此使得苏联在国防工业、动员制度等等方面都以此为参考来进行全面的统筹设计。如是在坦克的设计和生产中,苏军的坦克就不是完全按轻中重的思路来进行的。而是以对应纵深作战所需要的DPP(远距步兵支援型坦克)、NPP(步兵支援型坦克)以及DD(远距行动坦克)来研发的。
至于德国,尽管在早期它也有类似计划,但主要是从战术层面着眼,而并未与国防动员计划等深入链接。实际上与很多人所知不同的是,早期德军的坦克生产是远排在飞机之后的。甚至于后来,德国更是出于希特勒的个人喜好,而设计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不过客观来说,尽管德国并不像苏联那样,在战争动员和国防生产体系上做得更为彻底和完善。但其军队的优良传统以及波兰(1939)、法国(1940)、巴尔干(1941年4月)的多次实践。
仍使得德军在战役层面的装甲指挥上要比其他国家具有更高的造诣。
而苏联方面因为体制和大清洗等等原因,则使得苏军在前期战役层面,表现得并不如德国方面那样行云流水。但其完整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广袤的国土以及更为深刻的动员体系却使得苏联方面后劲更足。
在这个基础上,整个二战的历史其实首先淘汰掉的是关于坦克作为步兵辅助武器的论调。其中1940年的法国战役和北非战场早期盟军的失利,使得人们总算认识到,坦克在本质上还是应作为进攻性武器而存在的。
至于说坦克应该作为单一兵种进行大规模编队,还是应该与其他兵种进行协同作战。这在很大方面上取决于地形、综合国力以及其他反装甲武器的发展程度。如是二战早期的德国,其在波兰战役期间一个装甲师所编制的坦克数量就有达300辆之多。而等到了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和1941年的苏德战争期间,则每个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已经消减为百余辆。
当然了,客观说这种消减也有德国坦克生产率提高较慢等等原因。
但无形中,其实它优化并实践了装甲师作为一种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斗编制。值得注意的是,反装甲武器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坦克的集中使用进行了限制。
如在早期1939-1940年的战役中,普遍的波兰和英法等国步兵师的反坦克炮不仅编制较小,且数量和口径也十分有限。而等到1943年后的战役中,各国反坦克武器的进步却可谓五花八门,甚至于单兵也开始普遍装备如铁拳、巴祖卡等反坦克火箭筒。
 


这就使得在二战中后期,即使战场上已不乏有虎式或者斯大林这样的重型坦克出现。但军队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像早期一样,仅凭单一兵种就能突破敌军阵地了。
除此而外,两次世界大战也验证了人们关于各种坦克的划分。如是在最早的装甲战理论中,各国普遍皆遵循将坦克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的划分。其中轻型坦克一般仅作为侦察使用,而中型和重型坦克则是作为攻坚力量。
但两次大战以及随后的朝鲜战争使得人们逐渐发觉,五花八门的坦克分类不仅严重影响国防动员和工业生产,同时也加重了后勤的负担。与其如此,倒不如生产一种原型车作为所有车辆的基础,并由此根据需要生产和开发其他功能性坦克。
就此,主战坦克在朝鲜战争后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将坦克划分成轻中重三类,而是将其与作战对象、国防动员计划相结合。在这一问题上,苏联可以说是二战中做得最为成功的,其开发的T34和KV系列很好的与其动员计划相互联系。
整个二战期间,虽然单一的T34从性能上不如德国的虎豹系列,但其简单的操作和更大的产能,却使得苏军往往能在关键地域比德国投入更多力量。尝到这点甜头的苏联于二战后,更是陆续开发了T55、T69、T72等系列坦克,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也都是与苏联的综合国力乃至作战条令相互结合的。
 


空中还是地面?1955-20XX年
朝鲜战争后,人类的新技术发明里除了破天荒的核武器外,对于坦克威胁最大的就要数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的出现了。在这期间,苏联作为始终贯彻大纵深机械化作战的国家,在军备和工业上依旧坚持保证批量化的生产和动员体系。
而其机械化作战的总体设想,是利用核武器和其他技术兵器(如集团军里下放的BM27火箭炮)在战术地域打开多个突破口,然后继之以投入多个梯队向敌纵深发展。这种玩法自二战后,苏联军队可谓如火纯清。
相较而言,由于欧洲和后来形成的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将整个战备计划定位于迟滞和纵深反击。为此,无论是欧洲各国相继开发的坦克,还是更为快速的布雷车,又或者是五群原子师的编制设计、空地一体战理论的提出,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立足于防守反击上的。

但正是忧惧于这种可能的战争实在太过于恐怖,为此人类很幸运的在冷战期间获得了难得的和平。而双方的作战设想则在中东等地区得到了验证。
在此之中,无论是1948年到1973年的中东历次战争,又或者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越发向世人表明想靠单一兵种进行突破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且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更为先进的火控、更为高效的信息传递也决定了部队的编制和技术装备要比以往来得更为分散。故而在人类出现新的突破性兵器之前,无论是坦克还是直升机都必须在统一完整的战术体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可以说在这一期间,装甲战理论的升华已经从单一的兵种定位变为更为强调体系和协同的合同战斗。传统意义上的坦克集群突击,也演变为多兵种作战集群的联合突破,其中关于空中打击力量的运用被进一步予以提高。而单纯的坦克生产和装备率,也不再是衡量一个国家战力的唯一指标。相比较来说,其兵种协同程度和信息化的建设正逐渐成长为更为关键的部分。
等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军备发展成果。以更为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的美军,在这两次战争期间杀得伊拉克传统的地面部队人仰马翻。
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概念首次在各国军界中带来巨大震动。
 

不过客观的说,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毕竟属于不对等的较量。
为此,人们仍旧好奇在同等体量的大国较量中,战争将会如何演变,以及装甲的重要性是否会就此被替代。
但实际上,这又是个伪命题。因为战争从来就是强欺弱,大吃小。
细数历史,又有多少例子是弱国主动去跟强国发生战争的呢?
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敢于发动战争,一定都是在它占据优势地位,又或者是它自认为具有胜利可能时才会去发动的。
而无论如何,从1991年以来,随着现代兵器的发展和火力投射距离、精确制导武器等方方面面的进步。传统意义上以坦克为核心的集群突破正步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因为这几十年来,各种武器的进步(不管是射程、精确度还是威力)是显而易见的。
但以坦克为首的地面部队在机动性方面的发展却十分迟缓。
纳尼?不是说现在各国部队普遍都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吗?
99式难道会不如潘兴跑得更快,工艺更优良?
NONONO我的意思是说,这种并非革命性的进步,就像拿破仑时期的徒步行军常态是1天内20-30公里,而在一战时期就算最好的步兵团队也不过40-60公里。
与之相对应的,机枪、炮兵和铁丝网的多重发展却使得只要防守方愿意,那它可以快速布置更多道防御阵地。就此,即便此刻你的徒步行军速度普遍提高到了60公里又能如何呢?
所以无论是早年苏军的先遣支队,亦或是近些年闻名遐迩的BTG、合成营,实际上都是军队根据技术兵器发展所做的适应性调整。
但本质上这并没有改变陆军地面部队,近些年来在机动性方面未获得革命性进步的事实。
就这一点,其实才过去的纳卡战争和近年的俄乌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些战争中我们会发现,尽管无人机等新兵器的应用使得傻子都知道,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对抗。
但反过来说,恰是因为缺乏新的突破手段和技术兵器,而使得战争极容易陷入漫长的对峙与拉锯。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一方能成功破坏对方的体系环形成降维式打击(比如纳卡战争)。那打好了就是“改变世界军事教材的典范战例”,打坏了则是今天的乌克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战争的转折点也因为武器的进步,其在现代战场上的出现时间是非常快的。如是去年的俄乌战争,在整整一周内俄军都未能打出决定性战果,故而其战争陷入后来的对峙也就完全可以预见了。而在纳卡战争中,由于阿塞拜疆成功抓到了亚美尼亚在无人机方面的弱点,所以在战争的前两日便奠定了它坚实的胜利基础。不过有意思的是,事实上因为地面部队的拉跨,阿塞拜疆的这一战果也并未得到最大化的拓展。
那么说一千道一万,在今天乃至可预见的未来,装甲战将会如何进行演变呢?事实上,从开头我们就意在表明,集中兵力与机动是人类自古以来兵家的不二法门。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战,在很大程度上即是抓住了这一点。
但细数历史,任何技术兵器又都必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故此,以坦克为核心的装甲战即使在今天也已走向没落,然而本质上这却并不会磨灭集中兵力和机动性在战争中的价值。
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新型技术兵器的出现,人们或许不再会看到气势磅礴的装甲洪流。但却一定还会看到酣畅淋漓的机动战争,只不过这种战争将很难再以坦克为载体罢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