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吹过的牛成为笑话——马斯克“秘计九出”,德意志“油纸包遍地”

 和平年代1989 2018-12-25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当年的所谓“超级高铁”,直到今天依旧是“试验试验再试验”,终于还是没有一个像样的结果了。

当然,必须承认,通过真空管进行人员运输的“超级高铁”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想,这样的创想多拖一些时间进行实验,多给他一点空间进行研究和成长都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这帮人压根就没想要沉下心来好好做研究,而是一个劲的在搞宣传,拉投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下的场景——

亲,这都快2019年了,能算得上是打脸不?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超级高铁初创企业Arrivo已经停止运营。据两名因签署了保密协议而要求匿名的Arrivo员工透露,该公司大约30名员工从11月下旬就开始被强制无薪休假,其中大约半数员工在当月底被正式解雇。这些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没有获得新的资金,这家位于洛杉矶的初创公司目前正在逐步关停,现有员工大多在当地时间周五通过短信或电话的形式得知了这一消息。

然而提出这一概念的马跃亭,哦,是马斯克不但没有想办法进行推进,反而又开始画了一张新大饼,那就是不但要用管道运人,还要通过管道运车!

他的理想就是在地下挖一个隧道,然后通过这个隧道内的引导装置让车辆快速前行,预计速度可以达到240公里/小时以上。

改变未来的隧道

前两天,为了完成这个梦想,马斯克展示了一个“试验品”,一个内部直径约12英尺(约3.65米),位于地下40英尺处(约12.2米),全长1.14英里(约1.83公里)的隧道。

然而,即便是这个试验品,也打不到这位“钢铁侠”的设想,最高速度仅仅只有49英里/小时(约78.86公里)也就罢了,可是这仅仅3分钟的路程竟然把体验者给“整”晕车了,是不是显得有点滑稽?

虽然无数自媒体甚至是央视都参与了对这一项目的无限吹捧,但这个所谓的隧道恐怕又会像超级高铁那样成为一个没办法实现的好点子。

 

事实上,最近这几年,好像马斯克的很多设想都不是很成功,但是在已有成功的光环下,在已经成名之后,这种“不成功”似乎成了自己的标签,反而变成了“不是人家不成功,而是人家眼光太远,现代人的脚步跟不上”。

这也奠定了马斯克的江湖地位。

他当然是成功的,可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有很多成功项目的商人,他的光环是不是太过分了?

可很多时候,一个国家必须有这样的成功者。

20181210日,德国联邦铁路公司(DB)和该国铁路工会之间的工资谈判破裂,工人们在交通高峰期罢工了4个小时,这一罢工直接导致德国铁路大规模延误。

德国联邦铁路公司每年运送20亿乘客,是欧洲最大的铁路运营商。在表现最好的时候,有95%的德国火车准点运行;而到今年这一数字一度跌至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让人感到震惊,毕竟这一准点率确实过分了,是低的过分了,怎么看不都像是事实上,那个“严谨”的德国能够出现的问题。以至于邻国瑞士都在向德国吐槽——德国人不守时,打乱了他们瑞士的列车时刻表,这让他们很恼火。

那么德国有没有考虑改善他们的铁路系统?

当然有了,铁路公司有开始在空调中加入有助于镇静的气味,以缓解车厢中的愤怒。

好,这个办法很严谨。

事实上,很多时候,被撕下“严谨”画皮的德国真是让人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资本主义的不思进取,仅仅一个例子,那就是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德国只有2%的家庭使用光纤宽带。

是不是感到了震惊?

正因为宽带和移动网络如此糟糕,所以华为的“柏林先普及狗屎还是5G”的广告,德国人丝毫不认为“辱德”、“辱柏林”。

说好的“油纸包里包裹一切”呢——这个,可能是因为吹捧的人太多,所以大家都去挖油纸包,导致德国公路坑坑洼洼,桥梁摇摇欲坠。

 

别忘了,德国ICE高铁ICE884次“威廉·康拉德·伦琴号”高铁事故直接造成101人死亡,88人受伤,为世界上伤亡最严重的高速铁路事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责德国历届政府在税收减免和福利方面花费过多,而忽略了修复该国令人担忧的基建。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德国政府需要增加40%的投资,才能达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是不是很难相信这就是某些人无上限吹捧的德国?

当然,某些花了上千元买德国不锈钢锅的消费者当然是听不下去这话的,人家当然会说我这德国锅具质量良好、可容不得你污蔑。

然而问题在于,你花上千买个国产锅恐怕质量也不差,只是你愿意吗?赤血甚至能脑补出来这些人平时和人聊天的样子——

搬个马扎,坐在墙角,二两老白干下肚,一边啃着鸡爪子,一边满嘴乱喷:“就咱们国家修那个XX,花老百姓多少钱?结果一修好,还没等吹呢,人家XX国,就全是XXXX,比你快好几倍!要不我说啊,xx档就是完犊子,不行,眼界太窄,瞎几把整,连XX都不如!”

显然,美国马斯克的“上天入地”和德国所谓的“严谨”都不过是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增加内部凝聚力的“道具”而已。

当然,如果还能帮助中国国内的“带路党”帮助他们给中国人洗脑就更好了。

美国必须是强大的,这是美国能够吸引外来优秀移民、垄断高端人才、推广美式价值观、证明自身政权合法性的核心手段。

还真以为国内那些所谓的“公知精英”向往的是所谓的“民主”?如果真是的话,那为什么移民都是去美国而不是去伊拉克?

所以,美国就是要高呼“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才能让别人相信他确实能够“我要打十个”。

正因为美国不能摔落,因为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因利而聚,利尽而散”,美国人自己都说“美国就是个生意”,这才是有那么多人帮助马斯克强化光环的所在——因为他不只代表他自己,还代表了美国科技界甚至是美国!

只可惜有些东西不是你帮他加光环他就能承受的,所谓“德不配位”,下场一般都会比较惨,当年小黄车OFO的光环是如何光彩夺目,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贾跃亭的视频网曾经声沸中国,如今呢?

在这个世界上,一半的4G基站在中国,国外那一半还有不少是中国公司建设的;一半以上的高铁在中国,国外那一半还有不少是中国承揽的……

当硬实力发生扭转之后,任何“计策”都不会有任何意义,当年苏联人锤起纳粹军队,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复杂战术,不是吗?

中国千万别被某些“概念性”的东西给带偏了,稳扎稳打往前走就行了,我们需要的是阔步前行,而不是看起来绚烂无比的“弯道超车”,毕竟弯拐多了容易翻车。

(部分资料来源于观察者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