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绸工匠(42)俞彩根:余杭清水丝绵,水清则绵白

 吴越尽说 2018-12-25
【技艺小档案】


 

匠人:俞彩根。2009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018年5月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匠作:余杭清水丝绵。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作为“中国蚕桑丝织传统技艺”的子项目,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创作材料:蚕茧

创作工具:水缸、竹弓(一个半园形的框子),针线


这门手艺,传男不传女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

追溯而上,周时已桑蚕家养,民户剿丝;到了唐代,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

白居易曾为了嘚瑟自己新做的丝绵袍,特意赋诗一首:“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特别好”。

而余杭的清水丝绵在丝绵里又属上品,以水净漂清而得名,古人总结为“清、纯、淡”的制绵用水标准。

《嘉庆余杭县志》记载,余杭狮子池“以其水缫丝(含制绵)最白,且质重云”。

余杭位于苕溪两岸,天目万山之水倾斜于苕溪,日夜流动,温而不寒。这种含杂质较少的淡水,对制绵很有利。也因此,成品的清水丝绵洁白如凝脂,轻柔如浮云,边道薄而匀称,无绵块、无杂质,手感柔滑,韧性强,拉力强,放置长久不泛黄。

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时,特谕将余杭丝绵列入贡品。元明亦然,据《杭州府志》载:“杭州(余杭郡)岁贡绵”。清康熙年间,余杭清水丝绵远销日本。民国时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享誉国内外。1929年,余杭苏晋卿制作的优质清水丝绵曾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多少对丝绵有些印象。在南方湿冷的冬天里,一件轻薄柔软又透气的丝绵袄,好比武侠小说里的金丝软猬甲,让潮气和寒气伤不了你半分。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余杭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丝绵。但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服装成了快消品,手工丝绵因为成本过高,致使生产日渐稀少,如今能做清水丝绵的人家也不多了。但在余杭,就有这么一位手艺人,坚持自办清水丝绵作坊,带着女儿和儿媳,把这门技艺留了下来。

她叫俞彩根。

 
 

今年69岁的俞彩根,如今依然记得小时候看母亲做丝绵的情景。她的母亲俞阿南和姑妈俞琴玉都是村内远近闻名的做丝绵高手,每逢农闲时都在家里做丝绵,靠着手艺赚些贴补家用的小钱。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俞彩根学习做丝绵的进度很快,到了13岁那年,她就掌握了清水丝绵制作的全套技艺,小小的她,撑出来的绵兜已不比大人做出来的差。

这门技术,原本都是“传女不传男”的。

倒也不是刻意不传男,这主要是因为在旧时,蚕农们蚕熟茧成缫完丝后,家家户户将未能缫丝的次品茧自行制作丝绵,由于这活要求耐心和细心,所以一般都是母亲带着女儿或者儿媳在做,男人最多在“洗茧”之类的力气活上搭把手,而真正到了技术层面,男人做不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一直是以母女代代相传的方式传下来的缘故。

小学毕业后俞彩根便在家务农,每逢母亲和姑妈做丝绵时,她就跟在一边帮着做。

到了17岁那年,她进了“丁河前进综合厂”,做纺线工,空闲时,还是与母亲和姑妈一起做丝绵。

后来出嫁了,她又跟着婆婆王杏南一起做丝绵,在母亲、姑妈、婆婆一个个老师的指点下,她的技艺越学越精,成了当地清水丝绵制作的行家里手。


 

1992年,俞彩根所在的工厂关门了,这也让她重新回到了家里。她发现当时在塘栖一带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做丝绵了,需要时就去市场购买,但市场上要么没货,要么质量不行。

从小做丝绵的俞彩根,一摸就知道市场上的那些丝绵是机器翻的,来年不好翻新。机器分不出废茧和杂质,做出来的丝绵品质不均。不像手工丝绵柔滑、均匀、层次分明。

一来二去,俞彩根决定,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做。

作坊办起来的消息很快就从一个村传到了另一个村,订单接连不断,俞彩根很快就发现一个人做已经供不应求。于是她又叫了三五个姐妹,一起来做,再后来,女儿、儿媳也加入到了作坊里。


 

在俞彩根手把手的传授下,这支“娘子军”生产出来的丝绵受到了大批外地消费者的青睐。而作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二十年多年办下来,现最多时已有十余个员工,年加工茧子的量达到了80吨左右。


这门手艺,和《天工开物》里说的一样


制作清水丝绵的环节不多,共分煮茧、冲洗、剥茧、做小兜、做大兜、晒干这几个环节。但这些环节可以说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做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丝绵的质量。

所谓煮茧,就是用粗布小口袋装蚕茧,然后放入大铁锅中去煮。每只口袋约装一斤半到两斤左右的茧子。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是用“稻灰水煮过”,而俞彩根在煮茧时,根据茧子的多少加入一定量的老碱,另外还要放入几汤匙香油,这样做出的丝绵滑柔。

约煮一个多小时,茧子中的丝胶基本溶解了,茧层也开始发松了,然后就可以熄火起锅,起锅后的茧子还是装在袋子里,连袋子拿去河边去冲洗。

冲洗时茧子还是在袋子里,需要连袋一起冲洗。

这冲洗可是个力气活,旧时一般都是由家中的壮年汉子干的。由于煮茧时放入了老碱,所以在冲洗时要将茧子中的碱水洗净,蛹油挤出,如果有残余,会直接影响到丝绵的质量。

这使冲洗的过程显得很麻烦,那些壮年汉子把装着茧子布袋拿到河埠头,把茧袋放在河埠头的石阶上,用脚踏,用手搓,边踏边冲洗,反复进行,直到把碱水和蛹油统统挤出洗净,才算完成。

此时,再打开布袋,将袋子里的茧子倒出,放在大盆子里或脚盆里,再放入清水中去漂洗,漂过后的茧子便可动手扯棉兜了。

这一过程讲究的是一个“清”字,则水要清,水清则绵白。

冲洗完茧子后,考究的人家还要在清水时浸上一夜,这才开始“做小兜”。

这“做小兜”和“做大兜”一样,是个技术活,丝绵的纯净和均匀程度大都是取决于“做小兜”和“做大兜”水平的高低。

做小兜时,将冲洗干净的茧子倒入木盆中,在盆上置一块木板,横放,再在盆上加上清洁的清水,几个妇女围在盆边,开始动手剥茧。

正如《天工开物》中所描绘的一样,操作者必须将大拇指的指甲剪净,大家一人一只木盆,纷纷坐在各自的木盆旁边,分头将茧子一颗颗从水中捞出来。

捞出一颗用手剥开一颗,茧子剥开后先得去掉里面的蚕蛹,然后把剥开后的茧子用双手用力扯大,再把这扯大的茧子像戴手套一样套在手上。

注意看,这几下扯有讲究,不但要横扯,还要竖扯,这样才能均匀地把那些茧子扯大。一般手上套上四颗茧子后,就得除下来,这样就成了半成品,称作“小兜”。

“小兜”在塘栖一带的蚕妇中俗称“透儿”。

俞彩根做的小兜与其他人做的小兜相比,看上去要小,要难看。据俞彩根介绍,这与她学的手法有关系。

她从母亲那里学习制作技巧时,做小兜时寻觅茧子的最薄处开挖,将茧子扯开、翻转、再套在手上。扯时不是扯得很大,以套进手掌为宜,不像其他人扯得很大,所以做的小兜要比别人的小一点。

但这小号的小兜做成大兜后,却一点也不比别人的小,做出来的大兜既大又挺括。

“小兜”做好了,要做“大兜”。“做大兜”是周边技术最好的人来做的,在俞彩根的作坊,大兜都由她亲自出马。

“做大兜”一般都用小的水缸,在缸上按上一个用竹片制成竹弓,一个半园形的框子,俗称“绵括”,下面挂一坠子,让绵括浮于水中,然后拿起刚做好的“小兜”,双手用力横扯,带水将它一个个绷到那个绵括上去,然后再竖扯,让它绷满绵括。

小兜绷上绵括后,便依次扯开扯匀,扯薄边沿,敲掉生块,捡净附在上面的垃圾。一般连续绷上三到四个小兜,操作者凭经验视水中丝绵的厚薄而定,就可以取下来,取下来的绵兜就成为一个厚薄均匀、毫无杂质的“大兜”。

这“做小兜”、 “做大兜”的过程,讲究的就是一个“纯”和“匀”,要将丝绵中的杂质全部挑掉,将丝绵扯得厚薄均匀,这是保证丝绵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

整个清水丝绵的制作技艺,也在这两个环节中最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做大兜”就是《天工开物》中说的“上弓”,这一环节是清水丝绵制作技术中的核心环节,讲究带水眼快手快,带水上弓,要“上弓之时惟取快捷,带水扩开。若稍缓水流去,则结块不尽解,而色不纯白矣。”

俞彩根在带水上弓时,眼快手快,扯得厚薄均匀,看她做“大兜”,称得上是种艺术享受。

“大兜”做好后,接下来便可脱下竹框,用双手将水绞干,放在一边,五根一堆堆放整齐。然后再把绵括拿起来放在凳子上,将绞干后的“大兜”甩松,用嘴咬住一头,双手扯开两边,使其成型,再拿来挥挺,分左右两堆斗角堆放。

最后再用针线将这些绵兜的斗角处串起来,一串串地挂在竹杆上去晒。

这晒干基本是最后一道程序了,一般连续要晒上几天,等到晒干后便成“丝棉”的成品了,可以自用或者出售了。

 
 

手工清水丝绵的制作,其工序对比《天工开物》,几乎没什么变化,可以说,一直延续着旧时的制作工艺,真正做到了业精于勤源远长。


这门手艺,她希望它能活得更久远


对于这门手艺,俞彩根是有感情的。

她曾经有两样视为珍宝的东西,一件是一只大脚盆,做小兜用的;还有件是竹制的绵扩,做大兜用的。这两件东西是俞彩根的母亲用的制作清水丝绵的工具,后来传给了她。而她现在使用的绵扩,也是当年她学做丝绵时,母亲请人给她做的。一用就是五十余年。

这也是记者在与这些手艺人接触的过程中,最感慨的部分,中国传统价值观里的惜物与长情,在这些手艺人的身上有着格外明显的体现。

俞彩根的一双巧手,使她制作的清水丝绵在杭嘉湖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正是这清水丝绵的制作技艺,养活了她。

她的丝绵作坊,每年要加工茧子约80吨,成本投入约120万元。


 

她除了销售生产的成品清水丝绵外,还代客加工成丝绵被出售,目前客户除了江浙沪外,还远销湖北、河南等地。而且不用出门去,都靠着“回头客”的推荐,上门订购。

一年的收入不算多,除了支付工人的工资外,年利润也就8万元左右。全都是辛苦钱。

 
 

但让俞彩根挂心的不是能不能赚钱,而是因为赚不到什么钱,接触这门手艺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她总在想着如何让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继续传下去,但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思索良久,却没有答案。

自她被认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后,她积极地开始培养下一代,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如今都成了接班人,经常跟着俞彩根一道参加公益性的宣传展示活动。

她曾多次参加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现场展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评为优秀展览奖。

2010年1月,“中国蚕桑技艺”遗珍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隆重开幕,“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的项目不仅参加了此次展览,俞彩根还作为传承人代表为展览剪彩。

 
 

2011年7月,浙江外国语学院9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她的作坊做暑期调查,俞彩根详细介绍了清水丝绵的制作程序,展示了制绵技艺。2013年6月,俞彩根又参加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现场展示活动……

“很多事,光想没用,得靠做。”

这些朴素的真理,从这些活得传统而又通透的手艺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比什么都来得有说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