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马贺山:文字起源

 象牙文 2018-12-26

作者:老马识途


——从一位网友的博文谈起

新浪网友游目骋怀在【书法漫谈(1】博文中,谈到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汉字起源的时间,汉字是谁造的,夏朝文字与商朝文字的关系等,他说的很淡定,很轻松,很精辟,很值得研究古文字的人一读:

我只想搞清到底汉字是哪个年代产生的,搞来搞去,还是信苍颉造字好些。也信夏时文字很发达,甚至比殷商更发达,只是被商汤革命给革掉了。我不是诋毁革命,但是相信革命是砸烂旧世界,砸的过火了才能砸彻底,一彻底,连好东西也砸了,也在情理之中。想是汤的革命比较彻底,致使有人连夏是否存在也怀疑起来。

 
 

说实在的,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我觉的他说的能引起我的共鸣,能让我思考一些问题,我何尝不希望汉字产生在8000年前,况且还有河南贾湖遗址的16个刻划符号存在,其中有几个符号还与某个汉字很相像。刻划符号的最终破解不在于某个大师的认定,而在于符号本身,它究竟是不是汉字,与汉字有关系没有?这个不搞清楚,就急忙破译,如盲人摸象一样,只能知其局部,不能知其全部。如果我们能客观的看待刻划符号,它里面还有一些英文字母,或与英文字母相似的符号,难道在4000年到6000年之间,中国劳动人民就发明创造了英文,或英文发源于世界东方,请问有这个可能吗?同是一个遗址出土的符号,有的符号象汉字,有的象英文字母,又该做何解释?

 
 

我认为,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与陶工记事记数用的符号,从外形上偶尔巧合相似,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但实质并不是一回事,功能不一样,作用不一样,文字可以自己说明自己,它可以组词、造句、写文章,可以记录口语,而刻划符号却不能,刻划符号与刻划符号之间,无组合关系。有人非要将刻划符号与文字连在一起,搞嫁接,人为痕迹太重。当年郭沫若先生发明文字起源理论的时候,就是采用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手段,混淆视听,40年后的今天,古文字界的主流仍在沿着这条路,往沼泽地里迈进,挣扎。我可以预言,再研究40年,也不会有结果,目前,全国一百多个文化遗址中,出土刻划符号不下一、二万个,可谓洋洋大观,硕果累累。但研究来研究去,除了将汉字起源的时间,往前人为地拔高外,无任何进展,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进展,刻划符号仍然是刻划符号,它与文字就是挂不上钩,昌乐骨刻文的结局,已为刻划符号退出文字舞台,有了先兆。

 
 

我把专门研究刻划符号的人,称为四十年派,四十年派有一个特点,他们不愿谈历史文献有关文字起源方面的记载,不愿谈仓颉造字,不愿谈文字与国家,阶级,社会分工的关系,只谈文字的产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而成。这种模棱两可,莫名其妙的说法,让人感到文字的产生,神乎其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实际上,我们的古文字专家说不清文字到底是从哪来的,说不清刻划符号是怎样变成文字的,说不清图画是怎样演变成象形字的,一个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问题,还要当作真理来坚持,简直在搞笑。

新浪网友游目骋怀,为什么短短的几句话,能说到点子上,揭开问题的实质,原因是他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以平常心看待古代先人造字的问题,没有什么成见,也不先入为主,通过自己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无疑要高于郭沫若先生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所作出的一切政治断言。

一切怀疑仓颉造字,否定仓颉造字的人,想解开汉字产生的真相,都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很简单,数典忘祖之人,为了一时私利,很难不对历史进行背叛。

 
 
 
 
 

 附博友评论: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是神话中以智慧、勇敢、毅力为人民造福的英雄。
  其实这并非神话,而是对远古人类发现的这一客观事实的记载。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需要文字,燧字何以取字为偏旁,若从刻划符号演变到字的出现,我看现代人恐怕也难以把它演绎出来,除了仓颉的象形会意造字法外,别无他法,而象形实质上就是会意。今人对仓颉造字系统里蕴藏的智慧视而不见,的确可悲。当然仓颉造字系统也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但其造字规则始终是汉字生成的灵魂,这并未排除仓颉造字系统或许曾经吸收过远古多个部落早期文字形成中的可取之处而集大成。
   诚然,研究汉字的起源是个偌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借助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三论,全方位的进行研究,离散的历史文献记载,诸多的民间传说、有限的考古发现、广博的民间收藏都是不可或缺的参照对象。形而上学是无出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