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金色年华554 2018-12-26

01 栾书其人

晋悼公如果想要安稳的坐好晋侯之位,他必须把栾书扳倒。

栾书是什么人物?

在政治上,栾书曾经拉拢郤锜除掉赵氏,之后和晋厉公一起除掉三郤,最后拉拢中行偃除掉胥童、晋厉公。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在军事上,栾书更是战功赫赫,在邲之战分析楚国的强大,被赵朔赞扬,只可惜当时他人微言轻,不被看重。在晋景公末年,又曾击败楚国,辅佐晋厉公连续打赢麻隧之战、鄢陵之战。而且栾书后来的谥号正是武,估计正是对栾书赫赫武功的一种肯定。

可以说,栾书的政治和军事才能都是特别强的,比起上一位晋国权臣赵盾政治见长,军事几乎无大作为,栾书可以说比赵盾还要可怕。


02 清原盟誓

晋悼公决定在登基前先给栾书一个警告,并且树立自己的威严。当时智罃和士鲂把晋悼公接到清原,大臣们都在那里迎接晋悼公。

晋悼公直接在那里说出了震撼人心的一席话:

'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左传·成公十八年》)

而《国语》中晋悼公这番话说得更精彩,只不过有点长,我就挑选其中最精彩的,

'若欲奉元以济大义,将在今日;若欲暴虐以离百姓,反易民常,亦在今日。图之进退,愿由今日。'(《国语·晋语七》)

《国语》中记载的这话比《左传》的话更为犀利,但无论如何,晋国大臣们肯定都被震撼到了。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当初晋成公从东周到晋国登基,完全就是当赵盾傀儡而来的。如今晋悼公到晋国,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当栾书的傀儡,但是谁都没想到晋悼公会说出这种话。

但是毕竟晋悼公是国君,如果不同意晋悼公这话,在国际上晋国形象只会更加不堪,最后的结果戏剧化地变成了

'对曰:'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庚午,(晋悼公)盟而入(国都新田)'(《左传·成公十八年》)

晋悼公这出可以说是前所未闻,不仅要群臣的口头承诺,还必须要盟誓才可以。

这一下子,主动权突然从栾书手中转到晋悼公的手中。栾书这次请来的是烫手山芋,而不是像晋成公那样的提线木偶。而清原盟誓之后,国家的行政权归属晋悼公所有。


03 悼公新政

但是栾书毕竟还是中军将,只要栾书还在,晋悼公就势必无法放开手脚。所以晋悼公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新政,对抗栾书。

关于晋悼公新政,《左传》记载了特别多,为我们研究晋悼公新政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左传》认为正是因为这场新政,所以晋国复霸,其实如果再细究新政具体内容的话,我们还会发现,这场新政实施下来,是击败栾书的重要利刃。

晋悼公新政我将其简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削弱晋厉公余党在晋国政坛的影响;

2、 任命百官,培植自己的亲信;

3、 施惠于民;

首先第一点《左传》记载的特别简略,只说'辛巳,朝于武宫,逐不臣者七人。'(《左传·成公十八年》)很明显,这里的不臣者指的就是晋厉公的亲信。

晋悼公之所以要打压晋厉公的亲信,就是为了消除晋厉公在晋国国内的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地位,也能让栾书对他稍微放心。


在消除晋厉公残存的影响之后,晋悼公决定开始安插自己的亲信。很明显,从晋悼公雷厉风行的速度来看,他并不是对晋国一无所知,而是特别的了解。

晋悼公是在正月庚午(正月十五日)进入国都,那时的他还没有正式继位。到了二月乙酉(二月初一)晋悼公正式即位,期间相隔只有十六日,很难想象晋悼公仅仅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了解群臣,所以个人认为,晋悼公对晋国朝臣的了解早在他还在东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了。

而晋悼公任命的这些大臣们《左传》开出了一份很长的名单:'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士渥浊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荀宾为右……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张老为候奄。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程郑为乘马御'(《左传·成公十八年》)

关于这份名单,我们挑卿和公族大夫这两个重点来说说,首先是当卿的人。

我们知道晋厉公时期在中军佐士燮死后,八卿变成了七卿。晋厉公后来任命胥童为卿。但是随着车辕之役机器后面的政变,胥童、郤锜、郤犨、郤至自杀或被杀,一下子只剩下了四卿,而这个空隙正好让晋悼公有机会可以钻。

不过《左传》没有讲明白到底魏相、士鲂、魏颉、赵武都是分别当了什么。这个空隙《国语》帮我们补了。所以根据《左传》《国语》的综合情况来看,晋悼公时代的第一组八卿为: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中行偃

上军将 韩厥 上军佐 智罃

下军将 魏相 下军佐 赵武

新军将 士鲂 新军佐 魏颉

在这组八卿里面,栾书最可靠的盟友其实只有一个中行偃,毕竟中行偃帮助栾书弑君。然而在后面,一直不见中行偃的踪影,从晋悼公即位到栾书倒台,中行偃完全没有露面,栾书倒台之后,中行偃依然是中军佐没有变动,这让人实在怀疑中行偃已经转而依附晋悼公了,但他究竟为什么这么做等下我再来说说我的看法。

而韩厥此人其实当初也是栾书、中行偃所要拉拢的对象,他们希望韩厥可以和他们一起弑君,结果韩厥以'弑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国语·晋语六》)为由拒绝了栾书。

当时中行偃勃然大怒,准备讨伐韩厥,遭到了栾书的拒绝。而且当初下宫之难残杀赵氏家族正是晋景公、栾书等人一手策划的,但韩厥是力保赵氏的,所以深究以往,栾书、韩厥一直是不对头的。而晋悼公如果想要扳倒栾书,韩厥一定会鼎力支持的。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至于智罃、士鲂二人,更不必说,此二人当初正是栾书派过去迎立晋悼公的,所以晋悼公可以说是相信此二人的。

至于魏相、魏颉二人都是出自魏氏,魏相为吕氏,魏颉为令狐氏,当时的魏氏没人入过卿,更不用说从魏氏分出来的吕氏、令狐氏了,所以晋悼公重用这两个人,实则是在拉拢魏氏。

赵武那也不必说了,当年下宫之难赵武肯定是印象深刻,他对栾书根本不会有好感的,晋悼公重用赵武也是为了反栾书。

所以晋悼公这么一来,八卿之中,除了栾书自己,其他七人全部都是反对栾书的。

至于公族大夫这事,由于前面晋悼公重组八卿,这已经让栾书意识到晋悼公不是晋成公那样的傀儡,所以在晋悼公要立公族大夫这事请上,栾书赶紧上书请立公族大夫。

公族大夫此职是晋成公时期设立的,但是赵括这种非公族出身的也当过公族大夫,因为当时的晋国是赵盾统治时期。所以公族大夫这一职位从一开始就不一定是让公族当的。但是如今不一样,栾书大权在握,而且栾氏又的确是公族,栾氏这支最早可以追溯到栾宾,栾宾是晋靖公的孙子,所以栾氏是正儿八经的公族。栾书此举是希望晋悼公立自己的儿子栾黡为公族大夫。

在这件事情上,晋悼公处理起来更是让栾书大跌眼镜,晋悼公说:'荀家惇惠,荀会文敏,(栾)黡也果敢,(韩)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国语·晋语七》)

其中荀家、荀会与中行偃同族,晋悼公很可能用这个手段让中行偃脱离栾书。至于韩无忌,更不必说,韩无忌是韩厥长子,这招则是拉拢韩厥。栾书儿子栾黡虽然也的确当了公族大夫,但是栾书这个建议却让晋悼公顺水推舟,进一步拉拢了中行偃和韩厥。


接着我们看最后一点,施惠于民。光有了卿大夫和其他大臣的支持还不够,晋悼公还必须得到百姓的支持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自己的这一招也可以为自己后来进行复霸战争奠定基础。

关于这点,《左传》如是记载: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左传·成公十八年》)而《国语》甚至还记载了一条:年过七十,(晋悼)公亲见之,称曰王父,敢不承。(《国语·晋语七》)

在当时的奴隶社会,晋悼公这种举措可以说是一等一的贤君,特别这是在晋景公、晋厉公时期国君不断进行复霸战争和武力削弱卿大夫势力的背景之下,晋悼公竟然一反常态,他用潜移默化的政治手段削弱卿大夫势力,并且如此施惠于民,这在晋景公、晋厉公时期是从来没有过的。

可以说,晋悼公这一系列的举措为他赢得了民心。


04 栾书扳倒

通过晋悼公新政,晋悼公仅仅用了这三招,将权威一时无人能及的栾书彻底打压下去了。

从此之后,栾书销声匿迹。晋悼公是在公元前573年1月开始实行新政,到了前573年11月,晋国伐宋之际,《左传》突然说韩厥当政。

栾书从此以后在史书上销声匿迹。

而栾书的结局究竟是怎么样的,到底是致仕,是被杀,是自杀,还是病死,由于史书没有半点记载,我们也不好就此猜测。

总之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在晋悼公的新政实施之后,栾书就已经没有半点记载的意义了,因为晋悼公已经彻底地将栾书给扳倒。


05 重组八卿

而在栾书之后,晋悼公再一次重组八卿,不过这次重组八卿由于史书语焉不详,所以这个八卿排行只能根据史书前后记载推测出来。

首先,从《左传》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晋悼公每次都只会派出一军,偶尔派出三军时,三军也是互相分工明确,不可能出现中军跑到上军这种情况。

在了解这点后,我们就要好好审视下《左传》的记载,《左传·成公十八年》明确记载了'冬十一月……韩献子(韩厥)为政',所以说韩厥为中军将这点是无可质疑的。

《左传·襄公元年》说'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而根据我之前所讲的晋悼公时期晋国只出一军出战的习惯,中行偃应该还是中军佐,职务没有变动。

其实按照常理,中军将死去或致仕后,一般来说中军佐就可以成为中军将,但由于中行偃曾经参与杀死晋厉公,所以晋悼公对其还不是特别信任,故而中行偃只能继续为中军佐。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而中军佐既然晋悼公已经钦定不让其成为下任中军将,那么将来代替中军将韩厥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上军将,所以个人推测,当时的上军将应该就是智罃。

而且《春秋经·襄公三年》也明确说'冬,晋荀罃帅师伐许',这说明了智罃可以自统一军,也证明了智罃应为上军将。

而在后来的历史中,那个疑似自杀而死的士燮之子士匄的官职一直居于智罃之下,直到智罃去世,所以士匄可能是上军佐。

至于栾书的儿子栾黡,在后面的历史中,他一直是独领一军,官职基本没有升迁,很可能是在栾书失踪后他就入卿成为了下军将。

而在晋悼公刚即位时被任命为下军将的魏相,疑似在当年十二月去世。

至于士鲂,《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今彘季(士鲂)亦佐下军,如伐郑可也。

由此可知士鲂被升为下军佐。

至于赵武,《国语·晋语七》记载:(元年)(晋悼)公以赵文子(赵武)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军。

所以赵武应该是新军佐。那么剩下的一个魏颉应该就是新军将了。

所以个人推测栾书失踪后的八卿如下:

中军将 韩厥 中军佐 中行偃

上军将 智罃 上军佐 士匄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士鲂

新军将 魏颉 新军佐 赵武


06 后记

晋悼公扳倒栾书后,便通过重组八卿稳定了晋国的政局。

《国语·晋语七》记载:“五年,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魏绛)盟之,于是乎始复霸。”

由此可见,《国语》认为晋悼公是在晋悼公五年就完成了复霸大业。

那么从晋悼公元年十一月到晋悼公五年,这四年多的时间,

晋悼公又是如何迅速地完成了晋国的复霸大业?

感谢收看,敬请期待下篇

新解春秋五霸第五霸——少年霸主晋悼公(中)扳倒栾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