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上海非彼上海

 国民一员 2018-12-26
这是一枚1867年上海壹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直径39毫米,重量36.8克,是香港造币厂试铸,未正式铸行。此枚样币铸工极尽精美,保存完美无瑕,镜面光泽摄人心魄,无愧为中国机制银币顶级珍品,而且“无射线”版较“有射线”版存世数量更为罕少,甚为珍贵。
  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因此外来通货充斥,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银元虽逐渐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稳脚步,觊觎此市场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杯羹。而香港在开埠后并无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通货。1859年港督罗便臣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并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钱币。经核准即制定条例,向英国购置机器设立香港造币厂,于1866年5月7日正式开张。香港造币厂在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港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中国人的保守特性,新制香港银元未受欢迎,耗巨资成立的造币厂开始营运后又逢经济低迷,月入只有一万元。继任港督麦当奴了解到该厂规模远超出需求,即想把产品卖到中国以谋取利益。 
  1867年香港造币厂刻模试制了一套样币,为要更易被中方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形图案。同时以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误判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可能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而将成色定为982;其重量566格令合36.67克,与漕平一两同。
  在考虑平衡对等原则下,背面是英国皇室及嘉德勋章图案。当时制成“有射线”及“无射线”两种版式,“有射线”设计获选为样币,送一组到北京但未被认可,香港造币厂旋于1868年4月关闭,机器设备售予日本后,成立大阪造币局,成为日本机制币之滥觞。
  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注意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期间费时近十五年。“上海壹两”本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即“漕平壹两”,并非只准备在上海行用,“上海”不是地名,是指秤量单位。
  之后又发行“关平壹两”系列银币,是上海壹两样币推动失败后,英国驻北京公使馆汉务参赞威妥玛(T.F.Wade)认为采用上海平法徒然划地自限,应采用海关平为宜;此建议送交港府,而币模由英国皇家造币厂在1867年底至1868年初之间制成“中外通宝。关平银壹两”五枚一套的样币送香港,但也最后也无果而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