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现在A股进入了5星投资机会,就有朋友问螺丝钉:
螺丝钉是非常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加杠杆投资股票的,这已经是非常难的操作了。 什么是加杠杆 加杠杆,说的就是借钱投资,实际上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一个人拥有多少钱,相当于是自己能力的变现。 如果原本只有100万,但是再借100万来投资,那么这借来的100万是透支了自己未来的,也就是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能力。 如果运气好可能就赚钱了,运气不好很可能就爆仓了。 曾经有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一起做了一家投资公司。就是因为超高杠杆来做投资,最后爆仓了,并且还爆仓了两次。 加杠杆的风险 杠杆的风险,可能会发生在以下三点。 ▼第一个风险 借来的钱的期限跟投资的期限不匹配。 比如说,很多股市融资的杠杆是1年期甚至更短的,这种杠杆很明显跟股票资产的投资周期不匹配。 投资股票资产要做好至少3-5年以上的心理准备,遇到极端的情况可能还要更长一些。 我们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股票资产会上涨,但是借来的钱到期是要还的。如果到了要还钱的时候还是浮亏的,那就会被迫割肉。 比如说下跌的时候我们会看到A股有很多股票突然盘中闪崩,很多就是因为融资盘爆仓了的缘故。 ▼第二个风险 杠杆成本和收益不匹配。 借了很高成本的杠杆,结果收益无法偿还杠杆的成本。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从信用卡取现来投资股票资产。 很多信用卡取现的利率是18%,这个成本比股票资产的平均收益还要高。那赚到的钱还不如要支付的利息多。 是个亏本的买卖。 ▼第三个风险 杠杆本身跟所投资的资产相关性很高。 比如说从券商借钱。在熊市的时候,券商的日子也很难熬,就会收紧杠杆业务,降低自己的风险。 比如说原本到期还不上钱可能会再通融一下,现在变成立马还钱,否则马上清盘。 常见的杠杆,通常都无法避免这三个风险。 用了杠杆之后,就会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原本投资遇到浮亏,扛一下到了下次牛市就好啦,结果用了杠杆之后,遇到大跌把自己爆仓了,本金全无。 所以巴菲特也对普通投资者说,不融资不做空。 巴菲特的杠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巴菲特自己是有加杠杆的。他用了三种杠杆。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对杠杆的应用。 ▼第一种杠杆 第一种杠杆是发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杠杆。巴菲特从格雷厄姆的公司离职之后,就是自己做了一个私募公司。 私募基金经理可以收取业绩提成,通常是「2+20%」的规则。 也就是每年2%的管理费+20%的业绩提成。 比如说,每年2%的管理费是固定收取的,而提成部分,则是基金收益率超过6%的那部分,可以提取20%。这是私募基金的普遍规则。 对有投资能力的人来说,私募基金是最好的杠杆。 因为赚钱了可以分提成,亏钱了不一定需要承担责任(PS:巴菲特初期募来的钱主要来自亲戚朋友,当时巴菲特是答应保本的)。 所以私募基金可以让巴菲特在牛市赚更多,相当于加了杠杆。 这种方式适合有投资能力的人,如果身边有人想理财,就组建一个私募基金帮助他们投资。 其实在国外,有很多这种类似的家族形式的私募基金。 但是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个人的投资能力是不错的,至少要跟得上指数的收益。 ▼第二种杠杆 第二种杠杆是浮存金。 什么是浮存金呢? 很多行业都有一个特性,就是先付款、后享受产品或者服务。 例如理发店,可以办卡存一笔钱,后面慢慢分次理发。 这样理发店就有了一小笔浮存金,这笔钱是可以用来投资的。 巴菲特旗下有很多公司都有庞大的浮存金,例如保险公司就是如此。 巴菲特会动用其中一小部分投资股票。当然了,浮存金还要用来经营企业,所以就算是投资股票,也只能拿出一小部分,通常在10-20%以内。 不同行业对浮存金取用的时间不同,要看具体情况。 ▼第三种杠杆 第三种杠杆是卖出长期看空期权。 不过这对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对巴菲特来说是可以的。后面会介绍一些期权方面的知识。 前两种杠杆有什么特点呢? (1)没有明确的期限。 募集来的私募资金、浮存金,都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可以长期使用,足够等到下次牛市(PS:当然了,浮存金的前提是自己企业的经营没有问题)。 (2)0成本。 无论是私募资金还是浮存金,都是0成本的杠杆。也就是说,别人免费借钱给你用。 (3)股市大跌了,也不会让自己爆仓。 这比从券商或者别的地方来借钱投资要安全的多。巴菲特从来不会借高成本的资金来投资股票,他借钱的成本甚至是负的。 个人的能力圈 所以归根结底,这其实是能力圈的问题。 普通人没有太多的投资经验,也没有巴菲特运用杠杆的能力。 对普通人来说,就遵循巴菲特的建议,不融资不做空,耐心投资指数基金。这是最合适的选择。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其实在熊市底部,我们配置好低估的指数基金,未来的收益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