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易经》:​帛书《系辞》母本竹简释文

 文冠厚朴 2018-12-27

帛书《系辞》母本竹简释文 

 

【前言】

李守力按:

依据《从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说起》一文的精神,本释文是在原帛书《系辞》释文的基础上,将脱落于帛书《衷》和帛书《要》篇属于《系辞》的文字重新缀入《系辞》中,形成帛书《系辞》母本竹简释文。并按朱子《周易本义》《系辞传》标注章节,以便于学者引用对照研究。

 

【帛书《系辞》母本竹简释文】

《系辞上传》

《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奠地庳,键川(乾坤)定矣。庳高以陳,貴賤立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冣,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馬(象)〕,在地成刑,〔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靡,八卦〔相蕩,鼓之〕靁甸,浸之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键(乾)道成男,川(坤)道成女。键(乾)知大始,川(坤)作成物,键(乾)以易(知),川(坤)以閒能。易則偒知,閒則易從。偒知則有親,偒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也。可久則賢人之德〔也,可大則賢人之業〕也。易閒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立乎亓(其)中。


《系辞上传》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馬(象),繫辤焉而明吉凶,剛柔相遂而生變化,是故吉凶也者,得失之馬(象)也。悔吝也者,憂虞之馬(象)也。變化也者,進很(退)之馬(象)也。剛柔也者,晝夜之馬(象)也,六肴(爻)〔之〕動,三亟(極)之道也。是故君子之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敎(爻)之始也。君子居則觀亓(其)馬(象)而玩亓(其)辤,動則觀亓(其)變而玩亓(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

 

《系辞上传》第三章:

缘(彖)者,言如馬(象)者也。肴(爻)者,言如變者也。吉凶也者,言亓(其)失得也。悔吝也者,言如小疵也。無咎也者,言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立(位),極大小者存乎卦。辯吉凶寺存乎辤,憂悔吝者存乎分,振(震)无咎存乎謀。是故卦有大小,辤有險易。辤者,各指亓(其)所之也。

 

《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與天地順,故能彌論天下之道,卬(仰)以觀于天文,顢以觀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觀(原)始返冬(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斿魂為變,故知鬼神之精壯(情狀)。與天〔地〕相校,故不回。知周乎萬物,道齊乎天下,故不過。方行不遺,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地厚乎仁故能[/](愛)。犯回(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萬物而不遺,達諸晝夜之道而知,古(故)神无方,《易》无體。

 

《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陰一陽之胃(谓)道。係之者善也。成之者生(性)也。仁者見之胃(谓)之仁,知(智)者見之胃(谓)知(智),百生(姓)日用而弗知也,故君子之道鮮。聖者仁,壮者{用/力},鼓萬物而不與眾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幾!富又(有)之胃(谓)大業,日新之胃(谓)誠德,生之胃(谓)馬(象),成馬(象)之胃(谓)鍵(乾),敎(效)法之胃(谓)川(坤),極數知來之胃(谓)占,通變之胃(谓)事,陰陽之胃(谓)神。

 

《系辞上传》第六章: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過,以言乎近則精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夫鍵(乾),亓(其)靜也圈,亓(其)動也榣,是以大生焉。夫川(坤),亓(其)靜也斂,亓(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廣大肥(配)天地,變通肥(配)四〔時〕,陰〔陽〕之合肥(配)日月,易簡之善肥(配)至德。

 

《系辞上传》第七章:  

子曰:《易》,亓(其)至乎,夫《易》,聖人之所祟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立(位),《易》行乎亓(其)中。誠生〔存存?〕,道義之門。

 

《系辞上传》第八章:  

聖人具以見天之業,而□擬諸亓(其)刑(形)容,以馬(象)亓(其)物義,〔是〕故胃(谓)之馬(象)。聖人具以見天下之動而觀亓(其)會同,以行亓(其)挨體(等禮、典禮),係辤焉以斷亓(其)吉凶,是故胃(谓)之敎(爻)。言天下之至業而不可亞(惡)也。言天下之至業而不亂。知之而句(後)言,義之而句(後)動,矣義以成亓(其)變化。●鳴鶴在陰,亓(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羸之。曰君子居亓(其)室,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亻兄}(况)乎亓(其)近者乎。出言而不善,則千里之外回之,{亻兄}(況)乎亓(其)近者乎?言出乎身,加於民;行發乎近,見乎遠。言行,君子之區幾(樞機)。區幾(樞機)之發,營辰之斗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同人,先號咷而後哭。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居,或謀或語。二人同心,亓(其)利斷金,同人之言,亓(其)臭如蘭。初六,藉用白茅,無咎,子曰:苟足(措)者(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述也浦(薄),用也而可重也。慎此述也以往,亓(其)毋所失之。勞溓,君子有冬(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亓(其)功下人者也。德言成,體言共(恭)也。溓也者,至共(恭)以存亓(其)立(位)者也。抗(亢)龍有悔。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亓(其)下矣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不出戶牖,無咎。子曰:亂之所生,言語以為階,君不閉則失臣,臣不閉則失身,幾事不閉則害盈,是以君子慎閉而弗出也。子曰:作《易》者,〔亓(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之事也者,小人之事也。乘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曼(慢)下暴,盜思伐之,曼(慢)暴謀,盜思奪之。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撓(招)也。

 

李守力按:

帛书《系辞》及其母本竹简缺少《系辞上传》第九章“大衍之数”章,因为帛书《易》的卜筮是用《连山易》的数字筮法,也即《系辞上传》第十一章天地之数。

 

《系辞上传》第十章:

〔《易》又(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上亓(其)辤〕。以動者上亓(其)變,以〔制器者上亓(其)馬(象),以卜筮者〕上亓(其)占。是故君子將又(有)為,將又(有)行者,問焉〔而以〕言,亓(其)受命也如錯。无又(有)遠近幽險。述(遂)知來物,非天之至精,共孰能〔與于此〕。參五以變,〔錯綜亓(其)數,通〕亓(其)變,述(遂)〔成天下之文,極亓(其)數,述(遂)定天下之馬(象),非天下〕之至變,誰能與於此。〔《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欽而述(遂)達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達幾也。唯深,故達天下之誠。唯幾,故定天下之務。唯神,故不疾而数,不行至。〔子曰:《易》又(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言之〔胃(谓)〕也。

《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古物定命,樂天下之道,如此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達天下之志,以達〔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員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肴之義易以工。聖人以此佚心,內藏於閉,〔吉凶〕能民同願。神以知來,知以將往,亓(其)誰能為〔於〕玆?古之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恙者也虖?是亓(其)〔明〕於天,又察於民故,是闔神物以前民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亓(其)德夫!是故闔戶胃(谓)之川(坤),辟門胃(谓)之鍵(乾)。一闔一辟胃(谓)之變,往來不窮胃(谓)之迥(通)。見之胃(谓)之馬(象),刑(形)胃(谓)之器,製而用之胃(谓)之法,利用出入,民一用之胃(谓)之神。

是故易有大恒,是生兩儀。兩儀生四馬(象),四馬(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大)業。是故法馬(象)莫大乎天地,變迥(通)莫大乎四時,垂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榮莫大乎富貴;備物至用,位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深備錯根,枸險至遠,定天下吉凶,定天下之勿勿者,莫善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變化,聖人效之;天垂馬(象),見吉凶,而聖人馬(象)之;河出圖,雒出書,而聖人則之。《易》有四馬(象),所以見也;繫辤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右(祐)之,吉,無不利。右(祐)之者,助之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也者,信也。禮信,思乎順,以上(尚)賢,是以自天右(祐)之,吉,無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亓(其)義可見已乎?子曰:聖人之位(立)馬(象)以盡義,設卦以盡請(情)偽,繫辤焉以盡言,變而迥(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鍵(乾)川(坤),亓(其)〔《易》〕之經與?鍵(乾)川(坤)〔成〕列,易位乎亓(其)中。鍵(乾)川(坤)毀,則無以見《易》矣。《易》不可見,則鍵(乾)川(坤)不可見,鍵(乾)川(坤)不可見,則鍵(乾)川(坤)或幾乎息矣。

是故刑(形)而上者胃(谓)之道,刑(形)而下者胃(谓)之器,為而施之胃(谓)之變,推而舉諸天下之民胃(谓)之事業。

是〔故〕夫馬(象),聖人具以見天下之請(情)而不疑(不疑:擬)諸亓(其)刑(形)容,以馬(象)亓(其)物義,是故胃(谓)之馬(象)。聖人又(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亓(其)會同,以行亓(其)典禮。繫辤焉,以斷亓(其)吉凶。是故胃(谓)之敎(爻)。極天下之請(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存乎辤,化而制之存乎變,谁(推)而行之存乎迥(通),神而化之存乎亓(其)人。謀而成,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下传》

《系辞下传》第一章:

八卦成列,馬(象)在亓(其)中矣,因而動(重)之,敎(爻)在亓(其)中矣。剛柔相谁(推),變在亓(其)中矣。繫辤而齊之,動在亓(其)中矣。吉凶悔吝也者,生乎動者也。剛柔也者,立本者也。變迥(通)也者,聚者也。吉凶者,上朕(胜)者也。天地之道,上觀者。日月之行,上明者。天下之動,上觀天者也。夫鍵(乾),蒿然視人易。川(坤),魋然視人閒。敎(爻)也者,效此者也。馬(象)也者,馬(象)此者也。效(爻)馬(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請(情)見乎辤。天地之大思曰生,聖人之大費曰立立(位),何以守立(位)曰人,何以聚人曰材。理材正辤,愛民安行曰義。

 

《系辞下传》第二章:

古者戲是(氏)之王天下也,印(仰)則觀馬(象)於天,府(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義(宜),近取諸身,遠取者(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達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請(情)。作結繩而為古(罟),以田以漁,葢取諸羅也。{貝聿}(包)戲是(氏)沒,神戎(農)氏作,斲木為耜,斲木為耒耨,耨耒之利,以敎天下,葢〔取〕者(諸)益也。日中為俟,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很(退),各得亓(其)所欲,葢取者(诸)筮葢(噬嗑)也。神戎(農)是(氏)沒,黃帝堯舜是(氏)作,迥(通)亓(其)變,使民不亂,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冬(終)則變,迥(通)則久,是以自天右(祐)之,吉,无不利也。黃帝堯舜陲(垂)衣常(裳)而天下治,葢取者(諸)鍵(乾)川(坤)也。杅木為周(舟),剡木而為楫,齊不達,至遠以利天下,葢取者(諸)奐也。備牛乘馬,〔引〕重行遠以利天下,葢取者(諸)隋也。重門擊柝,以俟挔客,葢取余也。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次,葢取者(諸)少過也。弦木為弧,棪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葢取者(諸){言乖}也。上古穴居而野処,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練下楣,以寺風雨,葢取者(諸)大壯也。古之葬者,厚裏之以薪,葬諸中野,不封不樹,葬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享(椁),葢取者(諸)大過也。〔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葢取者(諸)大有也。

 

《系辞下传》第三章:  

是故《易》也者,馬(象)。馬(象)也者,馬(象)也。缘(彖)也者,制也。肴(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系辞下传》第四章: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亓(其)何故也?陽〕卦奇,陰卦〔耦〕也。〔亓(其)〕德行何也?陽,一君二民,君子之道也。

 

《系辞下传》第五章:

1、《易》曰:童童往〔來〕,{亻崩}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谁(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伸)也。詘(屈)信(伸)相钦(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螫〕,以存身也。請(精)義入神,以致用;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2、《易》曰:困于石,據〕于蒺利(藜),入于亓(其)宮,不見亓(其)妻,凶。子曰:非亓(其)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亓(其)所動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亓(期)將至,妻可得見〔邪)?

3、《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臧器於身,待者而動,何不利之又(有)?動而不矰,是以出而又(有)獲也,言舉成器而動者也。

4、子曰:小人〔下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畏不{言承}(懲),〔小〕{言承}(懲)而大戒,小人之福也。《易》曰:構校滅止,無咎也者,此之胃(谓)也,善不责(積)不足以成名,亞(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也而弗為也,以小亞(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亞責(惡積)而不可〕葢也,罪大而不可解也。《易》曰:何校滅耳,凶。

5[夫子曰]:“危者安亓(其)立者也,亡者保[亓(其)存者也。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亓(其)亡亓(其)亡,毄于枹桑。’” 夫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易》曰:‘鼎折足,復公莡(餗),亓(其)刑屋,凶。’言不朕(胜)任也。”

(5自帛书《要》缀入)

6、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李守力按:

6在帛书《系辞》脱落丢失,今按传本《系辞传》补入。《汉书·楚元王传》穆生说:“《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穆生说这段话和帛书《易》的时间很接近,且都属楚国。既然下半句“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7尚留在帛书《系辞》里,说明当时《系辞传》里原有“知几”这段话,是因脱简而丢掉了。

7、君子見幾而作,不位冬(終)日。《易》曰:介于石,不冬(終)〔日,貞〕吉,介于石,毋用冬(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物知章,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8、夫子曰:“顏氏之子,亓(其)庶幾乎!見幾,又不善,未嘗弗知;知之,未嘗復行之。《易》曰:‘不遠復,无誨,元吉。’”

8自帛书《要》缀入)

9、天地>(絪),萬勿(物)潤;男女購(構)請(精),而萬物成。《易》[]:‘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亓(其)友。’言至(致)一也。

(9自帛书《要》缀入)

10、君子安亓(其)身而後動,易亓(其)心而后呼,定位>而后求。君子修於此三者,故存也。危以動,則人弗與也;無立而求,則人弗予也。莫之予,則傷之者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此之胃(谓)也。

(10自帛书《要》缀入)

 

《系辞下传》第六章(自帛书《衷》补入):

鍵(乾)川(坤)也者,易之门户也。鍵(乾),阳物也;川(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體,34h以体天地之化。…神明之德也。亓辯名也,襍而不戉,於指易,[]衰世之僮與!易[亓彰往而察]来者也。微显赞绝,巽而恒当,当名辩物,正言巽辤而备。…亓称名也少,亓取类也多,亓指简,亓辤文,亓言曲而中,亓事隐而单。因齊人行,明〔失得之报。

 

《系辞下传》第七章(自帛书《衷》补入):

易之〕興也,於中古乎?作易者,亓(其)又(有)患憂與?上卦九者,赞以德而占以義者38h也。履也者,德之坖也。谦也者,德之枋也。复也者,德之本也。恒也者,德之固也。损也者,德之修也,益〔也者,德〕之誉也,困也者,德之欲也。井者,德之地也。涣也者,德制也。是故占曰:履,和而至;39h谦,奠而光;复,少而辨於物;恒,久而弗厭;损,先难而後易;益,长裕而與;困,窮而達,井,居亓(其)所而遷;〔涣,散(釋)〕而救(逑)。是故履以果行也;谦以制禮也;复以自知也;恒以一德也;损以遠害也;益,以興40h禮也;困以辟咎也;井以辯義也;涣以行权也。子曰:“涣而不救(逑),则比矣。”

 

《系辞下传》第八章(自帛书《衷》补入):

易之为书也难前,为道就迁,□□□动而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次,出入又(有)度,外41h内皆惧,又知患故,无又(有)师保,而亲若父母。印率亓(其)辤,揆度亓(其)方,无又(有)典常。苟非亓(其)人,则道不〔虚行〕。

 

《系辞下传》第九章(自帛书《衷》补入):

易之义,赞始〔反〕终以为贸。六爻相离,唯时物也。是故〔亓(其)初〕42h难知而上易知也,本难知也而末易知也。□则初如拟之,敬以成之,终而无咎。□□□□□□□□□修道,鄉物巽德,

……

〔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下中敎(爻)不備。初,大要存亡吉凶,則將可知矣。(此段原帛书《系辞》有)

子曰:知者观亓(其)缘(彖)辤而说过半矣。易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亓(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近也者,谦之谓也。易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亓(其)〕要无〔咎,亓(其)用〕柔若〔中也。易〕44h曰:三与五同功异位,亓(其)过□□,〔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亓柔危,亓刚朕邪]。 


《系辞下传》第十章(自帛书《要》首段补入):

[《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又(有)天道焉,又(有)地道焉,又(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又(有)變動,故曰]肴(爻);[肴(爻)又(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系辞下传》第十一章(自帛书《衷》补入):

子曰:易之用也,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智以避患,□□□□□□□□文王之危,知史记之数书,孰能辩焉?

李守力按:

此段脱简严重(可能是帛书《要》开头的13个字),传本《系辞》为: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帛书《要》:

文王仁,不得亓(其)志,以成亓(其)慮。紂乃無道,文王作,諱而辟(避)咎,然後《易》始興也。

 

《系辞下传》第十二章:键,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川(坤),魋然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之心,能數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勿勿者。是故〕變化具為,吉事又(有)祥,馬(象)事知器,筭(算)事知來。天地設馬(象),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馬(象)告也,敎(爻)順(彖)以論語。剛柔雜処,吉〔凶〕可識。動作以利言,吉凶以请(情)遷,〔是故〕愛亞(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请(情)偽相欽而利害生。凡《易》之请(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則悔且吝,將反則〔亓〕辤亂,吉人之辤寡,趮人之辤多,無善之人亓(其)辤斿,失亓(其)所守亓(其)辤屈。

 

附:传本《系辞传》

《系辞上传》

《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系辞上传》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系辞上传》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系辞上传》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系辞上传》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系辞上传》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朮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系辞上传》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汉熹平石经《易·系辞传》文: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班固(32—92)《汉书·律历志》引《易·系辞传》云: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蓍以为数。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而三辰之会交矣,是以能生吉凶。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周易正义》《周易集解》: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事能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以上为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位于第十一章首句,与帛书《系辞》同)

 

《系辞上传》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与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下传》

《系辞下传》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系辞下传》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系辞下传》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系辞下传》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系辞下传》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履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系辞下传》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系辞下传》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系辞下传》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