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古玉的“砣工”

 来来永胜 2018-12-28

专注回流和田玉  了解玉石收藏之路  

玉衡堂


1)谈谈问题之一:砣工



砣工是指古代至建国后七十年代前制玉的工具。在未有现代电开工具如电钻、电砂轮、电磨具呈现以前,用皮带、木架、铁架支撑人制砂轮或磨具、及解玉砂组合而成运用的一种人工制造的半机械“砣具”,采用手把、脚踩并用。用此类工具制造的工艺就叫“砣工”。研讨古玉的专家通常会以察看能否“砣工”制造为审定一个规范。目前仿古玉器,能够模拟外型、纹饰、图案,以至伪造人工沁色(其实沁色是无法仿制的,因认真研讨很容易发现漏洞),说到砣工制造工艺,更是无法仿制。由于砣工制造需求破费时间、精神等本钱,急巧近利的仿古玉者是不可能破费那如此多精神、时间去制造低价的所谓古玉。


顺便谈谈如何区分砣工


砣工制造的玉器,会在玉器外表留下“痕迹”,研讨专家通常采用高倍放(最好四十倍)大镜察看,有以下特征:

第一点: “线条柔顺”,因砣工制造是用脚工带动皮轮,工具转动速度慢;手工把玉用解玉砂在砣轮下碾琢,线条是一点点构成,所以线条十分柔顺。

第二点: “线条外形两头尖、中间宽”,因砣具扁轮(砂轮)碾磨而成,就会呈现此特征。 第三点: “线条边缘无毛碴崩裂”,因砣工制造速度迟缓,而现代电开工具以每秒约万转快速打磨使产生高热和强力震动,线条就会呈现“崩裂、毛碴”现象。不过,目前不少专业仿制师曾经制造一种可调慢速的电开工具,替代砣具制造琢玉,造出的工艺特征仿如砣工琢玉般,线条十分柔顺,玉器也十分精巧,当然也一样值得珍藏。

第四点: 砣具随不同时期而有所改良,所制造出来的玉器砣工线条在每个时期也有所不同: 如“商西时期”的线条特征为“宽扁型”,认真研讨在其线条沟底还可发现“细密的线痕”,这是其它时期所没有的;如“汉代时期”的线条就有“游丝雕,即若隐若现’跳刀法”的线条;如“明代时期”的线条,通常可发现“出毛头”、“宽窄不一”的现象,号称“粗大明”。




(2)谈谈问题之二“解玉砂打磨痕迹”



前述“砣工”引见过,因砣工制造是采用砣具与解玉砂碾琢,或采用解玉砂碾磨玉器,其作用是碾琢线条和刨光玉器外表。于是就会留下自然的“解玉砂”痕迹。

专家通常采用高倍放大镜(最佳为四十倍至百倍)察看,就可发现其特征:一是解玉砂制造的线条沟底粗糙、含糊,但却手感润滑。二是玉器外表“打磨痕迹”存在不规则的“乱线如杂草状的痕迹”及“长短不一的不规则杂痕”,但手感同样是润滑。目前呈现的仿古玉器通常会采用“砂纸”随意打磨仿“解玉砂痕迹”。

“审定古玉”是一项十分冗杂且需综合文化技术等含量的事情,还得认真区分研讨 :

“砣工痕迹”、“自然沁色”、“玉器包浆与皮壳”、“玉器穿孔痕迹”、“玉器的玉质内部玉理变化”、“时期特征的纹饰”、“时期特性的器型”、“时期采用的玉质”、“时期文化特征”、“艺术作风”也有人称之为“神韵”。


 


明初

青玉双螭盏托、杯

杯:长14公分 高6.1公分 重337克

盏托:直径14.5公分 重329克


青白玉。螭,传说为龙子之一。其形象是周、汉艺术中最常见的,然后就是宋代以后又出现了螭的形象,这完全是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好古仿古之风的结果。虽然都是螭的形象,但不同时代的却有着极细小的差别,经过我们的比较,这件盏托上的雕螭,仍带有一些宋元时的特点,即头似老鼠,而刀法又有明代的粗犷之风,故定为元末明初的作品。



 

清乾隆御题白玉花鸟纹如意

长40公分 宽9.7公分 高4.6公分 重583克

 

 

 

白玉蝠寿纹扁方

长31公分 宽2.7公分 重84克

 

 

 

 

 

碧玉兽面纹爵

长12.2公分 宽5.4公分 高12公分 重259克


碧玉的色泽与古铜器经过千年而变成的颜色和质感极为相似,因此以之仿商周青铜礼器极为巧妙并且典雅。明清之际,玉器制造十分发达,但争奇斗巧之风日盛,玉器精雕细镂,既破坏了玉石本身的才质美,又风格俗气。乾隆皇帝就亲自指出这种风气的弊病,在其指导下,宫中造辦制作了许多杜奇归朴的玉器艺术佳作。而仿古造型的玉器就是此类缴作之一。此件玉爵应为造辦处的作品!

 

白玉玉兰花插

长8.6公分 宽3.8公分 高11.2公分 重326克

 

 

白玉三鹅摆件

宽10.6公分 高3.8公分 重80克

 

白玉桃蝠水丞

长9.4公分 宽8.6公分 高3.9公分

 


-再读一篇-

                                 解放初期“治玉全过程”珍贵视频(极为稀有,值得珍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