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了解寶寶疾病性哭?

 昵称49346822 2018-12-28
       疾病性的哭特點是,寶寶總是哭鬧不安,或是哭聲弱、無力、呻吟,或是持續不哭不鬧,精神及吃奶差的情況,那么就需要注意了,說明寶寶生病了。

       進食時哭鬧,可能是寶寶的口腔、鼻咽部不適;

       大便時哭鬧可能肛裂、腸道不適;

       哭的很突然而且哭聲劇烈很可能是因為疼痛引起的;

       哭聲嘶啞很可能是因為喉部不適以及代謝性疾病引起的;

       哭鬧后嘴唇發紫很可能是因為缺氧導致的,建議先排除寶寶心臟方面的疾病。

       能引起哭的疾病有很多;

       腸絞痛  腸絞痛是小寶寶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夜間腹部受冷或晚間進食不當引起腸絞痛,寶寶會突然哭鬧,面色蒼白,出冷汗,身體呈卷曲狀,四肢亂舞,持續數分鐘至十數分鐘后自行緩解,安然入睡。

       便秘  許多嬰幼兒很少吃富有纖維素的食品,加之喝水少,容易便秘。干結的糞便停滯在腸中,毒素易吸收,腸蠕動增加,引起腹痛,是嬰幼兒夜啼原因之一。

       腸套疊  腸套疊是一種嬰幼兒急診,嚴重程度可能會危及生命。發生原因是腸子套進了本身的腸管當中,剛開始并不會引起疼痛,但是會影響血液循環,從而導致組織腫脹并造成腸子阻塞。如果寶寶有大哭不止、臉色發白、吐奶、膝關節彎曲等癥狀,應立即把寶寶送往醫院就診。腸套疊并發12小時內,如果出現便血,要立即進行灌腸甚至手術治療,否則會引發腸穿孔或者腹膜炎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佝僂病  佝僂病俗稱缺鈣,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在出生后3個月開始發病,早期煩躁不安、多汗、夜間驚哭、睡時搖頭擦枕,使枕部脫發。佝僂病在我國北方發病率較高,是嬰幼兒夜啼的常見原因。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制造血紅蛋白所需要的鐵缺乏,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我國發病率較高,特別是2歲以下的小兒更為多見,尤其是早產兒、雙胎兒。表現癥狀除了面色蒼白、神情萎靡、煩躁不安外,常有屏氣發作和夜啼。

       其它 中耳炎、鵝口瘡、肛裂、濕疹瘙癢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