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干庙偶遇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艺——碑拓

 建安视觉 2018-12-28
 河南新乡市卫辉,比干庙偶遇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艺——碑拓。
  在数码照相、摄像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拓片”这个名词已渐渐被大家遗忘,只有少数的文物学科工作人员或爱好者在工作或茶余饭后的谈天中偶尔提起它。
 比起数码类的现代技术,拓片还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这种不可替代性来源于拓片对原物一比一的真实写照,至今仍是最科学的记录方法之一。
  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概括而言,拓片,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
 在古代社会,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有凹凸纹饰的器物,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
 碑碣墓志和石刻造像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承袭最重要的见证之一,人们对千年历史的探究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
 但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和历史的更迭,许多被发现的碑刻石刻,内容早已模糊不清,难以解读。而文物考古、博物馆,要对这些碑碣墓志、石刻造像等文物,进行研究与展览,还原其真实的面貌,往往就需要把器物上的文字和花纹拓印下来,也就俗称“拓片”。
 拓片的制作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内行人自己的门道,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七道工序。古时,拓片技艺因难度较高且要求严格,在中国文化中还算是一门传统手艺。
 中国拓片技艺分南、北两大派系,派下又分支系。古时的石刻书法作品多以拓片形式存在于世。
 自宋代起,“北碑南帖”简单地概括了南北派系的主要分歧。南派着重于帖学(墨迹书法),北派则注重碑学(石刻书法)。
 南北二派在五胡乱华时期因政治原因隔离开来,南派通过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前后五朝,北派以后赵、前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一脉相承,至唐宋二派形成现状。南派以苏派为代表,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代表大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