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 腧募郄穴主症表

 陈氏藏书阁 2018-12-28

陈玉琴<循经指压健康疗法>-36 腧募郄穴主症表

时间:2014-10-10 14:3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71 次
以上诸穴,主治气管炎、哮喘、肺炎、结核、咯血、盗汗、胸痛、皮肤病、痔。       以上诸穴,主治肠炎、腹泻、便闭、腰痛、痔合。 心经 募穴:巨阙,前正中鸠尾穴下1寸,相当
     
Image result for 小肠经 募穴:关元

            以上诸穴,主治气管炎、哮喘、肺炎、结核、咯血、盗汗、胸痛、皮肤病、痔。
          以上诸穴,主治肠炎、腹泻、便闭、腰痛、痔合。

   心经   
募穴:巨阙,前正中鸠尾穴下1寸,相当脐上6寸。   
以上诸穴主治:心慌、心跳、心律不齐、心悸、亢进、贫血、疑病、神经衰弱、盗汗、胃痛、呕吐。

   小肠经   募穴:关元,前正中线脐下3 寸。
Related image
见前图
   腧穴:小肠俞,屏第一骶后孔背正中线旁开1.5寸。
   郄穴:养老,尺外侧腕后5 分处。
     以上诸穴,主治:脐下绞痛、腹胀痛、不孕症、白带多、遗精、疝气、腰痛、坐骨神经痛、耳病、视力减退、近视。

   心包络经
   募穴:膻中,胸骨上,当两乳头之中间取穴。
   腧穴:厥阴俞,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郄门,腕横纹正中直上5 寸,两筋间。
    以上诸穴,主治心脏病、血液循环病、心动过速、神经衰弱、多梦、头顶痛、胸闷、癫痫。

   三焦经
   募穴:石门,前正中线脐下2 寸。
   腧穴:三焦俞,第一腰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会中,支沟穴尺侧旁开1 横指。
   以上诸穴,主治小便不利、泻泄不止、腹痛、水肿、遗尿、腰痛、胸膜炎、腹膜炎、耳鸣、耳聋、妇科病。

   肝经
   募穴:期门,脐上6 寸巨阙穴旁开3.5 寸。
  腧穴:肝俞,第9 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中渎,内踝上7 寸胫骨后缘。
  以上诸穴,主治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胆切眩晕、肝炎、呕吐、胃酸过高、腰痛、不能俯仰、月经不调、烦躁、眼病。

  胆经
     募穴:日月,期门穴直下肋当第7 肋间。
     腧穴:胆俞,第十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外丘,阳陵泉穴与外踝之间,当腓前缘。
   以上诸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胆炎、胃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关节炎、小儿麻痹。
 
  脾经
   募穴:章门,腋中线,当第11 肋幼肋前端。
   腧穴:脾俞,第11 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地机,阴陵泉穴下3 寸。
   以上诸穴,主治脾脏肿大、腹泻、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肝炎、胰腺炎、出血性疾病、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肌肉关节痛。

   胃经
   募穴: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 寸。
   腧穴: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梁丘,髌骨外缘上2 寸。
   以上诸穴,主治胃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腹胀、呕吐、溃疡病、胃痉挛、气喘、高血压。

   肾经
   募穴:京门,第十二肋骨幼肋端直下。
   腧穴:肾俞,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 寸。
   郄穴:水泉,太溪穴直下1 寸跟骨上取穴。
   以上诸穴,主治口苦、咽喉肿痛、心躁、足心热痛、发育不良、生殖泌尿系病、肾炎、阳萎、遗精、遗尿、闭经、子宫脱垂、脱发、耳鸣、腰痛、小儿麻痹。

   膀胱经
  募穴:中极,前正中线脐下4 寸。
  腧穴:膀胱俞,屏第二骶后孔背中线旁开1.5寸。
   郄穴:金门,外踝下1 寸。
   以上诸穴,主治遗精、遗尿、阳萎、肾炎、膀胱炎、尿血、尿频、月经不调、面色黑、不能平睡、恐惧。

   呼吸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感冒:基础穴是肺俞,诊断穴是风门。
   支气管炎:肺俞库房穴。
   肺气肿:肺俞穴,痰喘(膺窗穴旁开1.8 寸)。
   支气管扩张:肺俞穴,膺窗穴在乳头直上一寸。
   支气管哮喘:肺俞穴,气户。
   肺炎:肺俞穴,乌鳢。
   肺结核:肺俞穴,结核穴(大椎穴旁开3.5 寸)。
   肺门淋巴结核:肺俞穴,玉堂。
   胸膜炎:肺俞,渊腋穴。
   渗出性胸膜炎:肺俞穴,水分穴。
   肺癌:新大郄穴,(臂横纹与 横纹连线中点偏外下五分),肺俞穴。
   咯血:肺俞穴,印口穴(背部肩胛骨下角处)。
   胸痛:肺俞穴,池颧(腕背横纹之中点伸指总肌腱桡侧廷出。

   消化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食道炎:水分穴,食管下腧(第八胸椎旁开1寸)。
   胃炎:中脘穴,左成满。
   胃痉挛,中脘穴,左成满,梁丘穴。
   胃神经痛:中脘穴,左成满,左上曲(脐上2寸旁开5 分)。
   胃下垂:脾俞凹陷,下垂点(脐上2.5 寸)。
   胃溃疡:中脘穴,左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胃癌:新大细,中脘穴。
   急性肠炎:天枢穴,左成满,下巨虚。
   急性胃肠炎:中脘穴,天枢穴,左成满穴,下巨虚。
   食物中毒泻泄:中脘穴,天枢穴,
                           二里半(足三里穴上0.5 寸),腹泻穴(脐下5 分)。痢疾,
   天俞穴,魂射(脐旁1 寸)。
   过敏性肠炎:天枢穴,止泻穴(脐上2.5 寸)。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俞,右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肠痉挛:天枢穴,脐中穴(气海穴旁开1.5 寸)。
   十二指肠溃疡:中脘穴,右梁门穴,右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消化道出血:中脘穴,阳陵泉。
   肠出血:阳池穴,(内踝下5 分前后凹陷处)。
   便血:大肠俞,血愁穴(第二腰椎悬俞与命门之间)。
   消化不良:中脘穴,石关(建里穴旁开1 寸)。
   呕吐:中脘穴,滑肉门穴。
   膈肌痉挛:中脘穴,呃逆穴(乳头直下相当于第7.8 肋间)。
   胃酸过高:中脘穴,水上(水分穴上5 寸)。
   便闭:天枢穴,通便(天枢穴旁开1 寸)。

   肝胆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肝炎:肝俞穴,肝炎点(内踝上1.8 寸)。
   急性肝炎:肝俞穴,肝炎点,至阳。
   急性黄疸性肝炎:肝俞穴,至阳穴,腧边(第十腰椎旁开1 寸)。
   肝硬化:肝俞穴,肝炎点。
   腹水:肝俞,肝炎点,水分穴,肝明穴(中脘穴旁开3 寸,脐上1 寸)。
   肝癌:新大细,肝俞。
   肝脾肿大:肝俞穴,兴隆(水分穴旁开1 寸)。
   肝下垂:脾俞凹陷,肝明穴(脐上4 寸旁开3寸)。
   肝区痛:肝俞,肝明穴。
   急性胆囊炎:胆俞,胆囊点(阳陵泉下一横指)。
   胆道感染:胆囊点,外丘。
   胆道蛔虫症:胆囊点,陵下穴(阳陵泉穴下一横指)。
   胆石症:胆囊点,百虫窝穴(穴海上1 寸),足临泣。

   心血管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风心病:小肠俞,心脏点(前臂尺侧肘横纹下3 寸)。
   心瓣膜病:神堂穴,上郗门穴(郗门穴上3 寸)。
   心肌炎:神堂穴,大陵穴。
   心内膜炎:神堂穴,督俞。
   心力衰竭:神堂穴,寸平(腕背横纹上1 寸,桡侧拇指边处)。
   心包炎:神堂穴,膻中穴,。
   心律不齐:神堂穴,心俞穴。
   心动过速:神堂穴,郗门穴。
   心动过缓:神堂穴,神门穴。
   高血压:血压点(第6 颈椎旁开2 寸)。
   低血压:血压点,神门穴。
   冠心病心绞痛:神堂穴,灵道穴。
   心肌梗塞:神堂穴,极泉穴。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检查
  肾炎:肾俞,太溪。
   肾盂肾炎:肾俞穴,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 寸)。
   输尿管炎:肾俞穴,盲俞(神阙穴旁开5 分)。
   膀胱炎:肾俞穴,大巨穴。
   尿失禁:中极穴,夜尿穴(中极下旁开1 寸)。
   尿潴留:中极穴,箕门(血海上6 寸)。
   膀胱麻痹:中极穴,玉泉穴(阴痉根上正中点处)。
   月经不调:三阴交穴。
   功能性子宫出血:三阴交穴,血海穴。
   崩漏:灸起穴(第一颈椎棘突下凹中)。
   赤白带下:三阴交穴,漏阴(足内踝下5 分)。
   痛经:三阴交穴,外陵穴。
   闭经:三阴交穴,痛经穴(腹部髂前肌内二寸处)。
   产后呕漏:三阴交穴,阴交穴。
   子宫内膜炎:次寥穴,带脉。
   盆腔炎:三阴交穴次寥穴。
   子宫癌:新大郄穴,次寥穴。
   卵巢囊肿:次寥穴,急聚块穴(第二腰椎旁开4寸)。
   孕吐:生殖点穴(次寥内侧5 分),滑肉门穴。
   子宫脱垂:脾俞凹陷,带脉,次寥。

   外科疾病奇特穴检查
   急性胰腺炎:胰俞(第八胸椎旁开1.5 寸),地机。
   阑尾炎:天枢穴,阑尾穴(足三里穴下二寸)。
   消化道穿孔:温留穴。
   急性腹膜炎:天枢穴,住室(腋窝直下7、8肋间处)。
   膀胱炎:中极穴,大巨穴。
   尿血:肾俞穴,血尿点(第7 胸椎旁开5 寸)。
   结石:足临泣穴。
   肾盂结石:足临泣,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 寸)。
   输尿管结石:足临泣,盲俞。
   膀胱结石:足临泣,大巨穴。
   前列腺炎:肾俞穴,生殖点(次寥穴内5 分)。
   痔疮:大肠俞,孔最穴。

   神经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神经衰弱:神道。
   经神病:无名(第二三胸椎棘突凹陷中)。
   癫痫:定制(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凹陷中)。
   坐骨神经痛:肾俞穴,坐骨穴(骨骨粗隆与尾骨连线中点下1 寸)。
   肋间神经痛:径穴(肘横纹与腕横纹连线中点)。
   脑引血:血压点,(第6 颈椎旁开2 寸),
                 阴穴(喉头部正中线:右侧5 分入发际1.7 寸)。
   脑性瘫痪:哑门穴。
   高热昏迷:小天心(手掌侧大小鱼际交点处之中点)。
   糖尿病:神郄穴(扶突穴下1 寸),小天心。
   头痛:颈二穴(第二颈椎旁2.5 寸)。
   偏头痛:颈二穴,通天穴。

   五官科疾病穴位检查
   青光眼:肝俞穴,延迟(从颞骨乳突高点划一连线与发际相交之点)。
   咽喉炎:颈五穴(第5 颈椎旁开2.5 寸)。
   扁桃腺炎:劳宫穴。
   口腔溃疡:前正穴(头尾前方5 分与耳垂中点相平)。
   鼻炎:鼻留穴(鼻孔口中格小柱)
   急性鼻炎:三肖穴(迎香穴外下方鼻唇沟之中点)。
   过敏性鼻炎:加鼻穴(在鼻骨与侧臂软骨交界处)。
   扶鼻窦炎:扶鼻窦穴(睛明穴眼内4 分)。
   恶窦炎:恶窦穴(睛明穴眼内5 分)
   上恶窦炎:上恶窦穴(眼下睑瞳孔直下7 分)。
   衄血:衄血穴(象肌隆起穴沟中,后发际之点)。
   美尼尔氏症:头风穴(大腿腓骨侧面骨骨中线止9 寸)。

   内分泌交圆病、关节穴位检查
  甲亢:前曲泽(曲泽下1 寸)。
   糖尿病:肾腧穴(扶突穴下1 寸)。
   狼疮:少阳萎(太溪穴与扶留之间)。
   血栓性脉管炎:脉根穴(第二骶椎旁开3 寸下5 分处)。
   足背痛:趾背穴(通泉穴外开5 分)。
   骨性关节炎:肾俞穴,大杼穴。
   风湿性关节炎:小肠俞,髓骨穴(髓骨穴外开1.5 寸)。
   肩周炎:天宗穴。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共有十类。
   1.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2.原穴、络穴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络"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2.1.原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目前,应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各经原穴的导电情况,分析各经的虚实,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其读数与井穴知热感度的读数相反,数字大表示脏腑实证。
   二、用于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既可补虚,又可泻实,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穴。

   2.2.络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当经脉有病时,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色改变,可帮助诊断疾病。
   二、用于治疗: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如手少阴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通里穴治疗。(详见络脉病候)。二是一络通二经,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如手太阴络穴列缺,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喘,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三是络穴治疗慢性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古人有"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之说,即指久病不愈时,其病理产物气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用浅刺放血的方法治疗。

   3.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1.背俞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二、用于治疗:治五脏病。《素问·长刺节论》:"迫脏刺背,背俞也。"是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痿(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背俞穴可单用,亦可配募穴,叫俞募配穴法。

   3.2.募穴
  一、用于诊断:《难经·六十七难》"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提出六腑有病(阳病)常在胸腹部的募穴上出现异常,指压募穴,可协助诊断,亦可与背俞穴互参诊病,即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二、用于治疗: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即指六腑病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

   4.八会穴
   "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用于治疗: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血病,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

   5.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一、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以协助诊断。
   二、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痛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  

 6.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脉交会穴"。它们分布于腕踝关节上下。
     交会穴是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
   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责任编辑: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