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棚户区来历与旧区改造

 zdjphoto 2018-12-29

引子

提起“旧区改造”,让人联想起“棚户区”、“下只角”等久违的名词,更早年代还有“滚地龙”、“草棚棚”、“江北棚”等贬义词。长宁区于2013年完成成片旧里改造任务,拔了当时8个中心城区的头筹。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笔者和家乡老少网友聊聊“棚户区”和“旧区改造”的故事——

图说:古北路两侧的周家桥连片棚户旧里,左为4号地块,右为3号地块。摄影:郑惠国

图说:同一角度拍摄古北路两侧的周家桥新貌,图中大桥勾连长宁与普陀两区。

图说:棚户区密不透风,图中一户人家屋檐挨着邻居的阳台栏杆。这幅“屋檐下的晚餐”在上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上展出。(来源:网络)

图说:周家桥街道杨家宅(今春天花园楼盘)一弄堂人家的生活场景。摄影:郑惠国

棚户区与上海开埠后移民相关

上海近代开埠之前,与江南水乡并无二致,处于农业社会。过去的老上海人还会说:“到城里去”。指的就是南市,清朝上海道台衙门设在南市的城里(现在仅存一小段城墙),城外就是广袤田野和自然村落。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五口通商”,上海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近代工业的出现,尤以苏州河两岸的民族工业为甚。工业的兴起需要大批劳动力走出田间,走向车间。仅上海本地的劳力远远不够,大量移民(以江浙为主)便开始涌入上海,江苏移民中又以苏北地区的移民最多。上海本地人称苏北人叫“江北人”,把苏北老乡居住的地方叫“江北棚”。

图说:建在苏州河边上的申新系棉纺厂,图为申新九厂织布车间。(来源:百度)

图说:解放前从苏州河上运到纺织厂的棉包,用人力扛进仓库。(来源:百度)

图说:上世纪80年代国棉21厂门前的长宁路,图中右上角白墙面处是21厂正门,右下角处是21厂东门。(来源:区地名办)

图说:上海著名棚户区“三湾一弄”里的一个角落。(来源:百度)

从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移民潮”,让开埠前不足10万人口的上海小县变成520万人口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接纳了超过本土人口50倍以上的外省移民,这些移民中苏北移民约占40%以上。其间,每遇水旱蝗灾或是战乱,如抗战爆发,都是出现移民的高潮阶段。

图说:民国时期苏州河沿岸的贫民。(来源:百度)

棚户区与本地老宅子犬牙交错

苏北移民到上海,初始是摇着小舢板从吴淞江(北新泾以东称苏州河)进入上海,便在苏州河的河湾港汊停泊,上岸拾荒、打短工为生。待有了稳定营生后,弃船上岸,落脚定居。20世纪初,苏州河沿线出现大量的工厂。因此,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三湾一弄”(普陀区的潘家湾、谭子湾、朱家湾和药水弄),长宁区的“苏北里”等棚户区都分布在苏州河沿线,并靠近本地宅子。因为,靠近苏州河就是靠近工厂,便于寻找“饭碗”;靠近本地宅子,是周边有空地,便于落脚。这就形成了老宅子与棚户区犬牙交错的地域风貌。如“三湾”里的潘家湾、朱家湾便是潘、朱两姓族群繁衍之地,老宅子初建于明朝。在“中远两湾城”建造前,江边有一条路叫潘家湾路。1953年光新路拓宽前的原名就是“朱家湾街”。谭子湾则是纪念晋朝吴兴太守虞谭而起的地名。

图说:普陀区“三湾一弄”地域图。(来源:百度)

图说:“三湾一弄”拆除前旧貌。(来源:百度)

图说:“三湾一弄”靠近内环线一侧。(来源:百度)

图说:“三湾一弄”临河的棚户人家,最高的已翻盖成四层楼。(来源:百度)

长宁同样如此。由西向东记叙:北龚家宅(芙蓉江路仁恒河滨花园)东侧是“苏北里”(今虹桥新天地楼盘);李家门陷落长宁路1895弄棚户区的包裹;高家巷(今玉屏南路560弄)西侧是“解放里”;林家宅(遵义路)西侧是“小河南”。沿长宁路的范更浪(今长宁新城)、朱家宅(今中山公寓)、苏家角(今园林天下楼盘)、卢薛宅(今兆丰大厦等高层)等等老宅子都被棚户区包裹。著名的棚户区“西新街”挨着姚家角,宣化路上的孙家宅、诸安浜都和棚户区密不可分。

图说:长宁区著名的棚户区苏北里(今虹桥新天地小区),此图摄于动拆迁前夕。摄影:郑惠国

图说:苏北里地块建起的虹桥新天地小区,大桥引桥也占了一部分土地。

图说:80年代的苏家角,今玫瑰坊、花园大厦连同北侧的园林天下地块,汇川路当时还未辟建。

图说:建在苏家角地块上的花园大厦等建筑,长宁路汇川路口。

图说:宣化路、安西路、安化路、定西路围合中的孙家宅地块。(来源:区地名办)

图说:孙家宅于80年代拆除后建起的4万平方米商住楼盘。(来源:扫描区志图片)

图说:长宁路凯旋路东南侧的著名棚户区西新街。(来源:区地名办)

图说:90年代西新街拆除后建起的商务商业楼宇。

棚户区从“滚地龙”到简易房

棚户区在过往的岁月里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存在。笔者的故居高家巷后宅紧挨着“解放里”,目睹着“解放里”民居从解放后到80年代动拆迁的演变过程。听老辈人介绍,“解放里”的土地原是高家巷本地人家的农田,现在的玉屏南路1958年之前是苏州河一条支流,在今天的娄山中学(原古北中学)内向北流向苏州河,拐弯处的农田成了“解放里”苏北移民的落脚处。老辈人告知,当初这些苏北难民用毛竹在地上搭一个“人”字型草庵子,人进出需要躬身弯腰,这就是“滚地龙”的由来。待有了一点经济能力后,便建起篱笆当墙(篱笆里外糊泥巴石灰),芦苇稻草铺顶的草屋,这就是“草棚棚”的由来。解放后,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富裕些的苏北人家,盖起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两层小楼房,能力差一些的人家,把草棚棚的墙壁换成单砖砌成的墙壁,上盖还是草顶。笔者的不少小学初中同学就居住在这样的草顶简屋里。每遇台风季节,便用油毛毡铺在草顶上,油毛毡上攀着粗麻绳,绳的两端坠上大石块,以防大风掀掉屋顶。这样的住房条件维持到“文革”爆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