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刺导弹,是一款第二代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生产,如美、英、法、日、韩、沙特、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等许多国家都装备有毒刺导弹——19个国家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还有些国家装备的毒刺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的。FIM-43“红眼睛”是第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而FIM-92毒刺导弹原为“红眼睛”Ⅱ,1972年3月更名为“毒刺”,属于第二代。 FIM-92“毒刺”相较于FIM-43“红眼睛”而言,它的导引头更灵敏、动力学性能更好,而且具备迎头交战能力、加装有综合“敌我识别”系统,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技术的进步,毒刺已发展出多个版本,包括:FIM-92A,FIM-92B、FIM-92C、FIM-92D。毒刺导弹(FIM-92A型)于1979年开始批量生产,并在同一年开始交付美军部队。1981年2月,最早装备毒刺基本型(FIM-92A)的部队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毒刺导弹替换的是老旧的FIM-43“红眼睛”导弹,采用“一对一替换”的方式。 毒刺导弹采用的是红外(改进型采用的是“红外+紫外”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引导方式,追踪的是敌方目标的红外(改进型是“红外+紫外”)信号——虽不是雷达制导,但同样属于“主动寻的”导引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主动搜寻、锁定敌方的低空目标,而且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导弹发射后会自动跟踪已锁定的敌方目标,并不需要射手保持持续的瞄准(照射)。所以,毒刺导弹并不需要雷达的协助,就能够锁定、追踪直升机等低空目标。 绝大多数单兵便携式导弹采用的都是红外引导,现役较先进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都能做到,这并不稀奇。不过,《红海行动》对于毒刺导弹的性能还是有所夸大——毒刺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一旦丢失目标,根本不可能“调头”回来再对敌方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攻击。发现直升机等目标之后,射手在扛起毒刺瞄向敌方目标的那点时间内,毒刺的导引头足以完成对目标的搜索、识别、锁定,导引头会一直跟踪直升机等目标的红外信号并指引导弹向目标飞行,最终摧毁。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可追踪空中目标发射出的红外信号(热源),直升机在面对毒刺等导弹来袭时想要通过做一些机动动作来摆脱毒刺等的威胁?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无限接近于零。但并不是说直升机在面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袭击就束手无策,对付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射红外诱饵、再配合机动动作。简单说说射手的操作过程:启动导弹电源,通过瞄准具瞄准目标的大致方位(目视瞄准),红外导引头锁定目标后发出提示音,射手确认并激活导弹,按下发射按钮,导弹点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