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胶东和东北地区很多人,常提到“小云南”到底指什么?

 珂江 2018-12-29

​在山东的胶东半岛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很多人凭家谱或代代口头相传,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但对于“小云南”具体指向何处,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

1、山东境内说,由于东北地区称先祖来自小云南的,几乎全都是山东移民后裔,因此很多人认为“小云南”就指山东某地。

2、小云南在山西说,山西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移民人口输出地,因此有的观点认为小云南指山西某地,并以民国时期《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做考据。

3、云南祥云县说,祥云县原名云南县,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因县名同省名,故云南县也被成为小云南或古云南,以便区分,直至1918年,云南县才改称祥云县。

4、云南贵州说,认为小云南在古时云南,今云南省以及贵州省的部分地区。

对于以上论点,笔者认为第4种与史实比较吻合,但仍有一定出入,主要是“小云南”并非是地理概念,而是对特定人群及其后代的统称。

“小云南”是指:在特定时期,一批从云南(明初云南)迁居到胶东半岛的移民及他们后代的统称。正如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被东北当地人叫做“小山东”,当年从云南迁到胶东的移民后裔,被当地人叫做“小云南”。随着年代久远,记忆日渐模糊,许多家族对先祖来自何处不甚明了,但“小云南”这一特定称谓,仍代代相传,保持了极强的生命力,甚至有的家族在后期修家谱时,将口语相传的“小云南”当成祖籍地。

祖籍追溯到“小云南”的人群,遍布胶东半岛以及东北地区,人数众多,因此迁徙的人群基数也会非常大;另外从存世的关联族谱来看,迁徙的时期基本集中在明朝初期,时间跨度大致在洪武后期至永乐前期。再来看胶东半岛的历史,符合明初人口大迁徙,唯一的指向是明初胶东半岛广设卫所,并成建制的征调驻守云南的官兵到新设的卫所。据《荣成市志》记载:宋代以后,境内经历两次较大移民活动,第二次为明朝,境内设二卫二所,因公受封的军官及士兵大批入籍定居。

卫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兼有行政功能,明朝军队系于卫所,卫所划地而治,卫所的军士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形成兵部—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五级军事管理体系。明朝的千户所分备御千户所和守御千户所两种,备御千户所卫常规千户所,而守御千户所则比较特殊,在明洪武年间,守御千户所不隶属于卫,而直达于都司(省级军事管理机构,类似于现在的省军分区),而在洪武之后,守御千户所或升格为卫,或多转为相邻卫的节制,像海阳守御千户所(在今威海乳山市),初期直属山东都司管辖,后期就划归临近的大嵩卫(在今烟台海阳市)管辖。其实这种关系,很像后来的师旅团关系,卫可看作是师,备御千户所可看作是团,而守御千户所则可看作是旅。

据明朝洪武元年所立的军卫法,分屯设兵,控扼要害,一郡(府)者设所,连郡(府)者设卫,自京师至地方皆设卫所。七年更定制度,以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百户所下再设总旗二,小旗十,每总旗分辖五小旗。每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两人,从五品;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镇抚两人,从六品;百户所设百户一人,为正六品。卫所军官和军士为家族世袭,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就是从祖上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军士的家庭叫军户,军户的户籍归兵部管理,而民户、匠户、灶户的户籍分别归州县、工部和盐课司管理,可以说每个军士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一旦有缺员,其随军家庭或原籍家族,就要再补充一名男丁,为卫所持续提供兵员,军户甚至要承担军士的部分补给,但不再承担其它民户所承担的赋税和徭役。

在朱元璋当吴王时,就开始设卫,后来地盘占到那里,就把卫设到那里。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胶东半岛设有宁海卫(在今烟台市牟平区)、莱州卫、登州卫(在今蓬莱市)、青州卫四个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由于倭寇海上袭扰日甚,又决定在胶东沿海增设七个卫及守御千户所多处,并派魏国公徐辉祖来山东督建,新设的七个卫分别是鳌山卫(在今青岛即墨市)、威海卫(在今威海市)、成山卫(在今威海荣成市)、靖海卫(在今威海荣成市)、大嵩卫(在今烟台海阳市)、灵山卫(在今青岛市胶南区)、安东卫(在今日照市)。

胶东和东北地区很多人,常提到“小云南”到底指什么?

胶东半岛明代卫所分布图

胶东半岛短时间新建七个卫和守御千户所多处,需要征调大量的驻军,根据相关史籍和地方志,所征调的卫所驻军,基本是从当时的云南移防而来。这些从云南移防而来的军士,又来自哪里呢?这要从明洪武十四年征讨云南说起,1381年(洪武十四年)农历九月,朱元璋以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征讨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和地方土司武装。洪武十五年(1382年),云南全境基本平定,当年二月建立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于军事要冲地区,设置卫所,屯兵戍守。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及蓝玉班师回朝,沐英率九万大军继续镇守云南。

在明军平定云南战役中,还有一个小插曲,这一役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个人就是郑和,郑和原名马和,其祖为在云南的元朝贵族,西域色目人,充当蒙元统治的帮手,明军平定云南,少年的马和,被俘阉割后送入宫中,后送到燕王朱棣府,成为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的亲信之一。

征南大军班师后,虽有沐英所部9万将士留镇云南,但面临的形势仍旧十分严峻,地方土司叛服无常,驻军连年疲于奔命,战乱不息,因此明政府后续又不断调军支援云南。洪武二十年十一月,明政府调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统兵13万进军云南,驻扎于赫章、乌撒、毕节一带,属乌撒卫的驻地。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十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乌撒卫是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年)所置,据《明史》记载:“洪武十五年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属云南都司,永乐十二年改隶贵州都司”。清光绪版《威宁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五年正月,设云南布政司及都司、各府、州、县、卫、所,于乌撒土府心腹地置卫,仍曰乌撒。”乌撒卫所领5个千户所的辖地,在今贵州省威宁、赫章两县及云南宣威县的北部地区,卫城在今贵州威宁县城内。乌撒卫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是进出云南的北大门,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陈桓等所率13万大军,以乌撒卫为屯驻基地,开展屯田,与沐英所部相为声援。

及至洪武末年,云贵两地共设40余卫,且有大量的客军支援屯驻,云贵等地的局势已相对稳定,而东部沿海地区,因倭寇袭扰,防务压力陡增,因此自洪武三十一年到永乐初年,大批征调云贵驻军,调防山东和浙江两省的新设卫所。在山东和浙江两省的地方志和家谱中,乌撒卫(撒在胶东方言中音同沙,故有些材料中亦写作“乌沙卫”)更是频繁出现,而从乌撒卫调出的军士,应该多是当初陈桓等所率的支援客军,而非乌撒卫本卫的军士,因为在之后乌撒卫仍长期存在,其人员编制不会有大的变动。调防军户出滇的路线,据考证是先走陆路到长江三峡,然后乘船顺江而下,再转京杭大运河北上入鲁,或南下入浙。

明朝征伐云南的军士,以及其后支援屯驻的军士,来源广泛,朱元璋从他的老家濠州钟离(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兴兵起家,以此为中心,安徽和江苏两省的中部和北部地区,是其主要的兵源地,其后随着辗转各地征战,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的军民,不断归附加入明军,还包括投诚的蒙元军队,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上来说,早期就跟朱元璋起兵的皖苏两省人,会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胶东军户存世的家谱,其先祖在卫所担任军官的,籍贯一般都比较明确,其中安徽和江苏两省的超过一半,剩下的则是河北、山东、江西等其它省份,几乎没有来自云南或贵州,虽然很多家谱里,明确写了先祖曾驻守云南的历史;而先祖是卫所普通军士的,则多写成从小云南或云南某地迁来,对自己原籍多不甚明了。这应该是卫所军官与普通军士,在地位、文档、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所产生的结果。

云南卫所军士大批调防到胶东新置的卫所,短时间内胶东人口大量增加,胶东新建7卫,调防军户数在四五万户,连同随军家属,总人数应不少于15万,几乎同当时原有的居民人数相当,据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明朝永乐之后,胶东半岛涌现了一大批军户村,在当今的胶东流传有“遍访当今胶东裔,不是军户有几人”的说法,胶东自此告别地僻人稀的状况,步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