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肋分离

 tjboyue 2018-12-29

天高云淡,乘风归去。一种拳,千种劲。太极,也叫掤劲拳。会了掤,其他七法,就摸到了门道。什么是变化,因素的拆分。等你会了掤,其它就都有了。练拳要赶早,才能走得远。山高路远,百折不挠。登上顶峰,一片辽阔,眼界就打开了。运劲针落地,发劲浪卷沙。运是一回事,发是另一回事。鼓要打到点上,拳要练到身上。有了内功,再通梢节,就能用了。蛇打七寸,拳捶万变。关键是懂理,进而得法,练出功力,明晰变化之道。练拳多看拳经,看不懂也学会朗读,自有一股意境在其中,潜移默化,会受启发。任何一门有传承的拳术,都有理论支撑。所谓拳论,历代先贤对拳的体会与总结。功夫下到了,自然也就懂了。文明其精神,强大其体魄。文在先,武在后,阴柔配阳刚。拳练对了,人会兴旺,体力,脑力,精神都有大幅度提升。好拳不怕练,好货不怕贬,适合自己,有了体感,才算是上道。

螺旋,太极的动态。圆与螺旋,有何不同。圆抻长了,一拧转,就是螺旋。打拳,要先开间架,大刀阔斧。抻长出矛盾,矛盾具足,就出掤劲。掤劲出来了,就是圆。然后练拧绞。螺旋功法,大致有三种。其一,动一定一。一头不动,拧另一头。其二,两边不动,拧中间。其三,中间不动,拧两头。无论哪一种,都是矛盾劲。比如起式,向前推手,定住肘,同时向后扩背,这是两头动。单鞭,双臂展开,定住右手的勾,沉住肩肘劲,左手拧着抻出去,这是定一头,动一头。脊柱也是,领住了头,镇住腰眼,再虚裆掖胯,这是定中间,走下盘。云手,镇固命门,撑开腰背筋膜,两手画圈,这是定中间,走两头。不光太极拳,易筋经也多采用此类,拉抻功法。比如伏虎式,双腿夹紧,箍臀,脚跟抬起,扩背开肋,横撑双肱,双臂展开,最大限度的,向前推出,臂展越大越好,但必须定住大椎这个位置,才能激发经筋。易筋经十二式,分别对应十二条经筋,与太极拳的抻功道理相同,但更为直接,属阳刚功法。太极拳主宰是内动,相对柔和,属阴柔一脉的功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