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祖母祖父

 奇人大可 2018-12-29

【祖母的煤油灯】


夏日的蚊帐里,祖母举着煤油灯,在给我赶蚊子……梦初醒,脑中的图画还未散去,很清晰——我知道,是祖母的祭日到了。

 

(一)

我小学前的时光,是在祖父母家里度过的。小学的寒暑假,也都回到那里。祖母生活并不宽裕,但特别乐善好施,邻里一向和睦。后来,祖父母搬到了县城,祖母故世已是搬家后十多年的事,虽然家里没有通知任何人,但小镇上自发来了很多乡亲,在葬礼上,他们讲了许多我奶奶帮助别人的故事,很多都是我和父亲第一次听说。

 

(二)

祖母出身大家,她父亲是李鸿章家的门人。民国初年曾任开封和杭州公安局长或副局长。祖母为独女,七、八岁时,她母亲去世。父亲到合肥接她到杭州,因听信亲属说父亲已在杭州纳妾,数天时间,祖母留在家里,与父亲躲着不见面。几日后,父亲哭着走了,留下一句话,“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祖母和我提过,后来她父亲再次来合肥接她,她还是避而不见。此后,祖母与她的父亲再没有联系过了。


祖母随后在他合肥堂哥家生活,后嫁给我的爷爷。随着战争的临近,为避战乱,祖父母迁徙到全椒,家道自然中落,子女又多,生活也愈加艰难起来。


祖母知书达理,自然对孩子严加管教。祖母对我父亲要求很严格,我父亲是长子,尚在襁褓中的父亲便听从命令开始认字,还背了许多诗。如今偶有提及,很有味道。祖母最爱看的书是《红楼梦》,不知祖母是否就此想到她父亲来接自己时的情景。


(三)

祖母孙辈众多,她却能不偏不倚。小镇的房子在河边,院子很大,河为滁河,河那边是绵延的青山,最高峰就是鸡笼山,上面有始建于东汉末年的寺庙。长大以后,第一次听到罗大佑《童年》一歌唱的,“山那边有没有住着神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怎么知道的?当时看的对面青山,发呆时想的就是这个啊。


发完呆,头稍低,马上就能看到家里的黑狗,在河堤上与别家的狗嬉戏打闹的场景。


河堤上看腻了狗打架,就回到家里的大院子,祖母在这里种了向日葵、西红柿、茄子、 苋菜、蓖麻、小白菜等。 在那个物质不丰裕的年代,晨有鸡蛋,晚有咸鸭蛋,中午有荤腥的日子,也算让我很是知足的了。祖母做的菜十分可口,我生病了,祖母就用食疗法,少有让我服药。我印象最深的,是将黑鱼洗净去肚后,荷叶包土,覆之以河泥,放灶中烤熟,只让占少许酱油,治疗什么病倒是忘了,能吃到如此美味佳肴,怕是病也好了一半。


假期结束,回程要坐公共汽车。车站还在粮站上面,路较远。祖母这时身体已不好,走不得长路,车子又走远,仍然依稀见到灰尘后面祖父摆动的手,那张挥动的手,已渐成定格——我们在这边,祖父祖母在那边。

这也是此后梦中常出现的场景。


(四)

祖母去世的日子,就是20年前的今天,1993年的11月7日。


20年了,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是记住的。有一年差点忘记了,但那一天恰在深圳仙湖的弘法寺,正在敬香时还是想起来了, 看来还是祖母有话要和我说呢。


祖母一生善良,乐观,豁达,乐善好施,严于律己。祖母一直教育我要有感恩的心,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与人为善,要明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时,行进途中的困难,都是助你进步的力量。祖母让我明白,天道酬情,自助人助,自助天助,祖母还教会我要时刻反省自己,祖母离开我们20年了,但我觉得她还和我们在一起,在睡梦中,在点上一支檀香的青烟里,经常能见到祖母的身影,她怕我忘了,还在轻轻的提醒我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附图照片摄于祖母故世后不久,为四代同堂照,拍完这张照片七年后,祖父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张照片祖母没见过,发给她,估计会很喜欢的。


祖母的一生,十分平凡,但充满光明。怀念祖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回忆本身,充满了温暖的感觉。我想,祖母的光明之火,将照亮我们全家,让我们的生命也充满光明。

 

(水木作于2013年11月7日)


 






【大老李杂说】

 

七八十年代的全椒赤镇街道上,提起大老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一是本分厚道,其二是宽以待人,邻居、熟人都一样善待,如同姊妹,如同己出,所以乡邻们都尊称他为大老李。


大老李五十年代已经在当地供销社工作,妻是家庭主妇,但幼读  “红楼”    “增广”   “幼学”   时不时还点拨儿孙们学习(另文记之),不容慢待,所以大老李唯妻命所从,致乡邻爱戴,无人不作为楷模。


大老李一生甘于清贫,不占单位和邻里的任何便宜,但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为了孙子们小小自私的时候。七十年代后期,单位做的绿豆糕,遇到最后剩下的边角料,糕点师傅会给在场职工每人留一点尝尝,也算是那个年代最好的福利吧。他偶尔也会要一点带回家,这时妻子会责备他,公家的东西怎么敢带回家?这是偷呢!于是大老李解释半天,妻才半信半疑的放过他。


于是他满脸伶爱的把那小团绿豆糕小心翼翼的递给孙子们,满足的看着他们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吃完,结束还不忘记提醒唠叨孙子们一句:千万别说是老爹拿给你们的!孙子们当时应该是一脸茫然,不知所以吧?


更多的是大老李的善良,那年代大老李家住河边,没有水井更没有自来水,吃水大多数时候都请挑水工从河里取水,五分钱一担,家里水缸装满后,他总是多给一角钱,告诉工人:谢谢谢谢!让你受累了,都不容易哦。


他是营业员,乡邻购物总是多给方便,比如多给点保装纸、多拿二张荷叶包酱,多提醒乡邻买那件物品更便宜!偶尔遇到打折的商品,他总是第一时间告诉街坊邻居。


大老李不会织布,却是染布高手,曾有邻居拜访他,偶尔看到染布颜料,难免问他,他只是羞愧的笑笑: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衣服也没破,我浅色的穿旧了,染成兰色的,兰色的穿旧了,再染成黑色的,反正没那么多讲究,这样年年都有新衣服穿,不是很好吗?过日子都不容易,能省就省点吧!


偶尔熟人看到他街上买肉,总要调侃:大老李,今天加餐啊?怎么就买这么点肉啊,差不多有二两吧?真会过日子哟,那我们去你家喝酒吧?他则开心一笑,哪里哟,每年学校寒暑假时候,孙子、孙女们都吵着要来陪我们,这不说今天要回来看我和老伴,我割点肉,蒸点酱,大家都开开荤嘛,等条件好了,再专门做红烧肉给他们吃!


开学的时间要到了,头天晚上老两口都很晚休息,也不知道在忙些啥,次日早晨不到五点就开始喊孙子们起床,奶奶负责早饭,做的是猪油泡锅巴,外加一个荷包蛋。然后大老李大包小包的提着送孙子们到车站,千叮咛、万嘱咐,车开走了,他不走远远看着……看着……


这……这就是我们的大老李!


到此笔已经写不下去了,敬爱的大老李,你是所有华夏民族长辈的缩影,因为有民族文化的支撑和发扬光大,华夏子民才能代代相传五千年,我们才能繁衍至今!


泪湿手稿,因为大老李就是我们的爷爷,我就是那个孙子之一!


永远怀念我的老爹——大老李

 

(作者是水木的兄长,作于2018年12月26日深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