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怎样形成了陌生人社会?

 一盏书灯 2018-12-29

19世纪晚期的圣保罗大教堂

19世纪之前,英国人深受传统的影响,受制于时空的阻碍,难以离开自己的家乡。20世纪以后,许多城市到处充满陌生人,英国迅速成为陌生人社会。期间,英国的熟人社会逐渐转为陌生人的社会,为什么?今天《远方的陌生人》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解释。

《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针对英国的现代化转型,描绘了19世纪前后的大量社会细节,并进行对比和分析,从官员选拔、选举制度、货币体系和应对陌生人等多个方面,揭示陌生人社会的形成、联盟、经济和统治,展示了一幅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图景。

《远方的陌生人》这本书作者詹姆斯·弗农,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历史系教授,担任“伯克利英国研究系列”丛书的联合主编。他长年研究现代英国史、大英帝国史等,作品有《饥饿:一部现代史》、《现代英国史:1750年至今》和《大英帝国古怪的自由现代性》等。

既然说到陌生人社会,它是如何形成的?两个条件必须具备。它们分别为交通运输的变革,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

我们先看交通运输的革新。从《远方的陌生人》中得知,18世纪起,人们开始建造运河和公路。河运一直很便利。我们主要看公路的情况。公路发展快。它最初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军事需要,这个很迫切。18世纪初,英国与苏格兰签订《合并法案》,之后发生了两次叛乱。于是,英国的军事勘察员、工程师和士兵共同合作,铺路上千公里,将苏格兰高地和低地上的要塞连起来。军事需要很重要,因为国家在军事方面的开支可以不计成本。一般人做事都要衡量成本和收益的。

18世纪50年代后,兴起了修建收费公路的热潮,铺路等技术也不断发展。这些公路逐渐与地方行政区的道路联通。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到了19世纪,里程超过二十万公里。英国全境通过公路联起来了。公路发展较快。道路完善后,路上花去的时间减少了,国家的空间变得紧凑,人口的聚集程度提高了。

同时,马车大量使用。马车也改良了设计,邮政总局采用更快速的送信马车。整个国家使用了5500辆马车,构成了公路旅行的全国网络。马车速度比18世纪快了3倍。人们出行时间大大缩短。

只有公路和马车还是不够,铁路的发展更加重要。1830年,英国启动了曼彻斯特至利物浦的铁路线,实现蒸汽机车的顺利通车,铁路开始起作用。起初,铁路扩展慢。1838年,英国只有800多公里的铁道,1850年,才有900多公里的铁路覆盖了主要的城镇。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地要到19世纪后半期才形成成熟的铁路网络。1914年,铁路的情况大大提升,已经已经覆盖了3.2万公里的范围。

随着线路的覆盖性越来越广,里程数越来越大,铁路开始发挥大作用。它的潜力终于展现出来。英国迎来了一个大众运输的时代。1845年,铁路已经完成三千万人次的旅行。铁路网继续发展,票价逐步降低,到了1870年,客流量已经超过三亿人次。二十年后,拿着三等票的人由三分之一的总人数变成三分之二。同时,时间缩得很短。1910年,英国人想从伦敦到爱丁堡,花10个小时就行,出远门非常方便。一个半世纪前,同样的路程至少也要10天的时间。铁路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安全。铁路有固定的铁轨,意味着有专门的线路,不太会和其他交通方式发生冲突,出事的概率相对比较小。它比水路运输安全多了。坐火车花钱少,速度快,又安全,坐火车当然越来越普遍。人们开始把火车当做长途的交通工具。你想去一个远的地方,我想去另外一个远的地方,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英国人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性进一步增强。

《远方的陌生人》提醒我们,在英国,人口又持续增长。谈到人口的增长,必须了解“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是英国著名的人口学家,他有一条人口学原理,就是说食物的供应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贫穷、饥荒和疾病,反过来抑制人口的增长。这条原理是“马尔萨斯陷阱”。17世纪的人口,先增长到五百多万,再降到五百万以下,先升后降,这种变化符合马尔萨斯的观点。然而,马尔萨斯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实际上,英国经济发展好,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给人们提供的食品超过总人口的需求。因此,食物总量既能够养活原有的人口,又能养活新增的众多人口。进入18世纪,他的观点开始失效。这时,英国即使不算上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人口,人口数量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19世纪中期,超过两千七百万。等到二十世纪初,跨入四千万的门槛。增长的速度确实快。英国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两个因素只是陌生人社会的必要条件。那么,完全形成陌生人社会,英国还要经历什么?

首先,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作者在《远方的陌生人》书中提出,18世纪,增长的人口在城乡比例上基本保持不变,农村人口占据大部分,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都是稳定的。这时,英国还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不列颠群岛面积较小,人口集中的密度非常高。所以,城市的规模得到惊人的发展。伦敦在1801年,人口100万;1901年,650万,1931年,820万。到这一年为止,曼彻斯特的人口是1801年的10倍。伯明翰、利物浦等二十个城市以同样的10倍速度发展,剩下的城市人口增长也比较快。这样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只在20世纪初,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就已经属于城市,一个世纪前,百分之八十是农村人。

其次,农民在城市能找到工作和住处,稳定下来。从19世纪70年代起,农业逐渐衰落,农村的生存艰难,“穷则思变”。众多的人便从乡村迁往英格兰的城市,人口的流动性极大。根据《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的观点,这段时间,英格兰受益于经济的发展,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既有矿主、工场主、船主,也有商人、银行家、金融家,还有一切与工商业有关的其他商人。他们创办了许多企业。迁往城市的人从上述企业中找到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尊严和收入,避免了极端贫困和饥荒,较难形成贫民窟。否则,这些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无法生存,国家容易发生动乱,要转型为陌生人社会很困难。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被各种企业消化了,社会比较稳定。

找到工作,还要有住的地方。19世纪末,英国城市的私人房子数量逐渐增多,公共住房也是一样,居住政策又比较宽松,大部分人开始定居在城市,渐渐稳定下来。如果没有在城市找到住处,工作的地方和生活的地方相距太远,上下班疲惫不堪,心理很难踏实,人感到心累,能坚持多久也是一个问题,就不好稳定。

河运、公路和铁路共同见证交通运输的变革;人口突破了马尔萨斯的观点,持续增长。这两个因素只是增加了遇见陌生人的概率。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住房的增加容纳移民的生存,让他们找到工作,在城市真正地扎下根。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占据主要的位置。至此,陌生人的社会彻底形成了。

根据《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书中的观点,在英国,陌生人社会实质是以城市为主导的社会。英国从一个乡村国家进入城市化的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