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子华 | 清香如茶的女子

 阅读人生988 2018-12-29




清香如茶的女子


。                        刘子华


       人的一生长长短短,总会在不经意间邂逅一些人。有人如一丝波纹,在心海里一闪而过,有人却如一朵跃起的浪花,盛开在浩淼的心海。


       天空蔚蓝如洗,太阳光白得有些耀眼。茶园满眼都是浩荡的绿色,茶叶宽阔肥厚,仿佛由里往外渗出油来。太阳泼在上面,每片叶子都闪闪发光。时已进入初冬,我的家乡洞庭湖区已是草木枯黄了,而云南普洱市的天气仿佛初夏。大自然的神奇让人感叹。


       凤兰老师手里拿根松树枝,作教鞭状。我很好奇,凤兰老师说,这不是松树枝,是寄生草。我眼睛瞪得铜铃大,接过来认真看了看,小指粗的枝条上长着鱼鳞状的树皮,怎么看还是觉得像松树枝。凤兰老师告诉我,她的家乡都叫寄生草。它是小鸟吃了一种果子后,将粪便拉在树上,没有消化的种子就寄生在树上了,这种寄生植物,当地人都叫它寄生草。寄生草长在不同的树上,会有不同的药用价值,但它毕竟是寄生的,生长靠吸取树干的营养,所以,很多树木都会因身上长了寄生草失去营养而死亡。凤兰老师说,她手上的这根寄生草就是从茶树上扯下来的。


       作者(右)和朋友们参观古茶园


        这是普洱市宁洱县一个叫困鹿山的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鲜为人知。我的同学为了陪我到普洱茶产地看看,从广西百色出发,途经贵州、昆明一路驱车狂奔,路程达1500公里,着实让人感动。茶园主人是个70多岁的慈祥老人,头发花白,微微弓着背。知道我们远道而来,便热情地陪着我们参观。老人指着一棵生长了400多年的茶王树告诉我们,前些年普洱茶价格好的时候,春季采摘的新鲜茶叶卖一元钱一片。这棵茶王树高约15米,树冠有二三十平方。普洱茶属大叶茶种,一般春、夏、秋采摘三次,普洱古茶树一年只春季采摘一次,过度采摘会伤树。我心里默算了一下,这棵茶王树一年随随便便就有好几万元的收入,?不难怪四周用栅栏围了起来。


       凤兰老师扬了扬手中的寄生草说,这么珍贵的茶树,如果让寄生草害死了,多可惜啊!


       作者在四百多岁的古茶王前留影


       说这话时,她语调高扬,一脸激动。这是别人家的茶园,与凤兰老师没有丝毫关系,而她却发自内心地关爱着这些茶树,这让我有些感动。


       说实在话,尽管我同凤兰老师认识已有二三个小时了,因为这份感动,我这才注意到她。她上身穿一件白色圆领短袖汗衫,脖子上挂着一件玉佩;下身穿一条浅蓝色牛仔裤,牛仔裤上有几处地方“开了口”;左手上戴着一个翡翠手镯。看上去随性而时尚,很有艺术家的风范。


        凤兰老师出生在宁洱县德化镇窝托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山村农民。她从小聪慧,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后来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思茅师范,现为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小学美术老师。同行的当地朋友介绍,凤兰老师可不是一般的小学美术老师,她是高级美术教师,宁洱县的名人咧。她的国画作品获得过省市县各级奖励,在全省美术教师业务竞赛中,版画和紫陶作品获得二等奖;三生教育全省师生书画大赛中,国画作品获得一等奖。


        一名偏远山村的彝族小学教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让我刮目相看。


              凤兰老师在作画


        从外形上看,她属于比较腼腆的人,而打开了话匣子,她变得很健谈了。她当初读师范时,学的并不是美术专业,分配到当地小学后,看到很多孩子学美术的兴趣浓,学校美术老师又奇缺,她心里隐隐作痛。她想,没有美术老师教,有多少孩子的人生梦想会破灭啊,她决定自学美术。她从最基础的素描学起,边学边教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四处拜师,自费参加各种美术培训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辛勤付出获得了丰厚回报。她从一个没有一点美术基础的人,完美蜕变成了高级美术教师。全校20个班,她一个人教12个班的美术。26年来,她教的学生共有一千多人次获得过省、市、县美术比赛奖励。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人生就越纯洁。凤兰老师的人生理想因孩子们而改变,这是一种怎样纯洁的爱啊!


        看完这处古茶园,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当地朋友的茶园。茶园有一千多亩,位于一处山岭上。这时,太阳像盏硕大的宫灯挂在西边的天际,天空涂满了绚烂的火烧云。放眼望去,远山如黛,近处的山谷云烟氤氲,仿佛身处仙境。茶园建有一栋房子,辟有专门的茶室。茶室里,凤兰老师主动为我们煮茶。她翘着好看的兰花指,灵巧地转动着手腕,温杯、洗茶、冲泡、封壶、分杯,一整套工序行云流水般,让人体会到茶艺的神圣和美妙。


       我轻轻抿了一口,顿觉满口清香。我问凤兰老师是什么茶,她说是熟普。冬天适合喝熟茶,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 生茶性寒,冬天或者胃不好都不适宜多喝。


       生普熟普的区别在哪里?凤兰老师说,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渥堆,这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普洱茶会产生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比如黑曲酶等,这些微生物使得普洱茶在口感上甘滑,醇厚。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区别是工艺的差别:生茶压饼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它的陈化过程是后陈化;熟茶是经过微生物渥堆发酵的,全发酵茶。由于加工工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汤色、不同的口感、不同的香气等,不过他们的功效都是差不多的。


               凤兰老师熟谙茶艺


       她的讲解简单明了,让我大开眼界。喝了两杯后,我见茶的颜色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便问凤兰老师普洱茶能泡几道?凤兰老师撩了撩齐耳短发,抿着嘴,脸上浮起浅笑。她说,喝普洱茶有讲究的,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我称赞说,从泡茶到品茶,凤兰老师可称得上是行家了。朋友介绍,凤兰老师是名副其实的行家,她2007年就考取了农业部颁发的高级茶艺师证。


         凤兰老师说,普洱茶是家乡的特产,研究普洱茶、宣传普洱茶、推销普洱茶是每一个普洱人应尽的职责,这也是爱家乡的表现。凤兰老师一席话,让我肃然起敬。


         凤兰老师说,她是一个爱喝普洱茶的女子。喝普洱茶的女子不一般,喝普洱茶除了能增强女性的体质体魄、塑形美体外,更重要的是能塑造女人平淡谦和的性格和端庄雅丽的气质。有一种喜欢,叫我想和你一起喝茶。喝茶的女子,犹如普洱茶一般的茶性特质,更成熟美丽,更知人生滋味。茶之“绿”是茶的本色,更是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仿佛生命的真味。凤兰老师的轻言细语,仿佛一道山涧小溪从心间潺潺流过。对于我这个爱喝茶但不甚懂茶的人来说,无疑是上了一课。


          作者(右)和朋友在普洱品茶


        品茶品出了人生况味,也算是品茶的最高境界了。


       夜幕四合,晚餐就在屋前的地坪上进行。山里的土鸡、野味、地坪上进行。山里的土鸡、野味、野菜,七七八八一大桌。朋友拿出了自酿的米酒,米酒度数不高,也容易下喉。我心里有数,这米酒得小心地喝,稍不注意就会酩酊大醉。凤兰老师坐在我身边,朋友酌酒时,她没有拒绝,望着朋友笑眯眯的。看架式,她不是酒圣也是酒仙。我心里暗暗打鼓,提醒自己千万莫跟她赌酒。酒过三巡,凤兰老师笑脸盈盈站起来敬酒,我不好意思拒绝。我微醺了,凤兰老师也似乎有了醉意。朋友介绍说,凤兰老师平常能喝一点酒,但今天绝对超量了。凤兰老师话语有些含混说,我是为了尽地主之谊啊!


        看着凤兰老师率真的模样,我内心充满了敬意。凤兰老师已不再年轻,早过了不惑之年,她女儿在外地读大学。但她永远是个追梦人,她把爱洒满追梦征途,一路芬芳,爱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朋友。因为爱,所以心甘情愿付出。她现在是普洱府青砂陶研究会会长、宁洱诗书画协会理事、主持阿六工作室。青砂陶代表作《茶虫壶》及《吉祥茶泡台》已被收藏。一个山里的彝族女孩走出大山,成长为县里的文化名人,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啊!


        夜色深了,我们坐车下山。隔窗望去,山谷里有些星星点点的灯光在闪烁,像大山的呼吸。


(刘子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一任乡官》《大湖》,长篇报告文学《洞庭雪莲》《梦回长江》等著作9本。岳阳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编辑、制作:符 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