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播种技巧

 摘文缘 2018-12-30

对于马铃薯来说,播种后苗齐、苗壮才能保证后期的高产和优产。但在马铃薯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很多农民朋友经常遇到播种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势弱的问题,十分影响马铃薯后期的产量和品质。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播种栽培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但很多农民朋友经常找不清原因、找不准解决方法。

和大家说下马铃薯种植苗期管理的那些事儿:①马铃薯播种后,出苗慢、出苗不齐、出苗弱的七种原因及相关防治方法;②提高马铃薯出苗整齐度和幼苗健壮度的三大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马铃薯播种后,出苗慢、出苗不齐、出苗弱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使用的种薯质量差

很多播种前不注意优选种薯,比如说购买了假冒伪劣薯种,使用的薯种带有病虫害,播种时切薯块时没有对使用的刀具器材等进行消毒杀菌处理。这些都会导致种薯质量差,播种后容易出现烂薯种、出苗率低或不齐、出苗后长势弱差等。

防治方法:在马铃薯播种前,一方面要选择正规厂家或农资站购买经过严格检疫的优质薯种,另一方面应当优选选用经过脱毒处理的种薯和抗病虫害性强的品种,同时在播种前,还要进行精心选种,及时把那些病弱的劣质薯种剔除掉,在切薯块时,还要随时对刀具进行消毒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很好保证使用种薯的质量品质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染与危害,保证马铃薯播种后能够正常出苗,并且出苗齐、出苗壮。

2、催芽方法不合理

马铃薯一定要提前进行催芽处理,尤其是早春播种的地块,以保证出苗率高、出苗整齐。虽然很多农户知道催芽,但是由于催芽方法使用不当(主要是催芽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的掌控),就会造成种薯萌芽不齐、嫩芽细弱长,播种时一方面溶液出现短芽,另一方面也会自然的发生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或者出苗大小不一的情况。

防治方法:在进行马铃薯催芽时,温度可以掌握在12-18度左右,湿度可以掌握在60-80%左右,催芽时间掌握在3-5天,当幼芽长到1.5-2公分长时,应当把带芽种薯进行见光处理,等到幼芽变绿变壮后再进行播种。催芽能够提高马铃薯播种的种芽的健壮度、出苗率、整齐度以及抗病害性,后期也可以实现10%以上的增产量。

催芽的方法有三种:室内催芽、室外催芽和药物催芽。

室内催芽法:把种薯切块后,把湿沙铺成1米宽、8公分厚的催芽床,然后把切块薯种按照一层马铃薯种、一层湿沙的步骤摊放3-4层,每一层要保证湿沙全部覆盖薯块,最后在上方和四周覆盖上7-8公分厚的湿沙,保持催芽床15度左右的温度进行催芽,等到种薯长出2公分左右的幼芽时,然后把薯种放在室外日光下或室内散光下(保持15度左右)进行晒种后播种。

室外催芽法:选一个向阳背风的地方,挖一个1米X0.5米的催芽沟,按照室内催芽法把种薯切块摊放在催芽沟内,然后在沟上方搭上塑料膜小拱棚进行催芽。催芽期间,需要草毡遮盖(早揭晚盖),等到长出的幼芽见绿变壮后,再进行播种。

药物催芽法:一般是使用药物进行浸种、堆薯、覆湿沙等步骤的催芽,常用药物有赤霉素和硫脲。使用赤霉素催芽时,整块薯泡种赤霉素使用浓度为10-20PPM,种薯切块使用浓度为5-10PPM,浸种时间大约掌握在15-30分钟(整薯浸种可以25分钟左右,切薯浸种时间可以15分钟左右);而使用硫脲浸种催芽,般多用在种薯切块催芽上,使用浓度为1%。

3、 肥药使用过量危害

很多地方的马铃薯都是接茬种植。如果在种植管理过使用的除草剂不当或过量,就会导致药物在土壤中长时间残留,进而影响和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发生出苗速度慢、出苗不齐、出苗黄弱等问题,比如说玉米常用的除草剂烟嘧磺隆、锈去津等就十分影响马铃薯的出苗。防治方法:一般来说,后茬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前茬作物应当尽量不用或少用烟嘧磺隆等土壤残留期较长的农药。如果前茬作物使用了易残留的除草剂,导致马铃薯播种后出现出苗慢且弱的问题,应当及时为马铃薯进行浇水追肥补充营养,以促进马铃薯尽快的出苗、生长,进而达到齐苗、壮苗的效果。如果是在苗期受药害影响出现长势黄弱慢问题,应当在幼苗长到20公分左右时,用氨基酸水溶肥+三十烷醇或果动力+络康或其他肥药进行喷施,在有效缓解药物的不利影响,促进马铃薯尽快的提苗、发棵、长茎叶。

另外,很多农民朋友都知道菌肥是好东西,但使用时不注意用量,如果过多过量的菌肥,也会抑制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对于由菌肥过量造成的生长受抑问题,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解决。

4、低温冻害影响

马铃薯种在播种入土后,在气温比较低、土壤含水量大的环境下(早春播种的马铃薯),不仅容易出现种薯在土壤中腐烂现象,而且也会造成薯芽无法正常生长的问题,就导致马铃薯播种后发生缺苗断垄、出苗慢、出苗不齐、出苗弱的现象。

此外,即使在马铃薯破土出苗后,如果遇到寒流、雨雪大幅降温或者倒春寒、霜冻影响,也会导致幼嫩的薯苗被冻伤或枯死。在植株低温冻害表现上,零下2度时表现出叶片呈水浸状变褐或迅速萎焉,但等到天气回温后会重新从腋芽出长出茎叶,但如果温度降到零下3度及以下时,马铃薯幼苗的所有茎叶会被冻死,发生大面积死苗问题,带来严重的减产。

一般来说,马铃薯播种期冻害情况比较少,出苗后冻害情况发生比较多,下面重点说一下苗后低温冻害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在马铃薯种植管理上,一方面要尽量多施火烧土、草木灰、含钾肥或其他热性肥料,这些肥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植株体内的细胞浓度,进而增强马铃薯幼苗的抗低温耐冻害能力;一方面在种植时可以通过覆盖地膜、覆盖细碎秸秆稻草或农家肥层的方式,提高土壤温度;另一方面在冷空气、寒流、雨雪或者大幅降温来临前,既可以可以采取提前搭设拱棚、覆盖秸秆稻草或防寒布膜、浇灌井水等方式进行增温防护、减轻冻害;再一方面也可以在冻害发生前后是,通过叶面喷施氨基酸水溶肥+三十烷醇或S-诱抗素+络康的方式,来强化植株体内细胞质的流动性、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活性、加快新叶的生长,进而达到增强马铃薯幼苗的御寒防冻能力,减轻冻害影响,促进受害冻害幼苗尽快的恢复到正常长势。

5、施肥不合理

施肥不当也会造成马铃薯出苗慢、出苗不齐或者幼苗瘦肉的问题。比如说,在施肥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均匀,小范围土壤中出现肥料“疙瘩”,以及肥料直接和薯种接触,薯块、薯芽或薯苗幼根就会被土壤中的高浓度肥料所烧伤;或者使用没有经过彻底腐熟的有机肥,不仅会使薯种、芽、苗被有机肥在分解中散发的热量或氨气所烧伤,而且还会被没腐熟有机肥带入土壤中的病菌害虫伤害到根系等。以上这些都会造成马铃薯出苗迟、出苗弱、出苗不齐等问题。

防治方法:一定要尽量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肥,在使用肥料前要把肥料与土壤掺混均匀后再施入地中,并不可使肥料直接与薯种接触,在化学肥料上使用上,要合理搭配氮磷钾使用比例,不偏施、不过施,有条件的浓度最好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此外还应当注意,施肥后要及时浇水,并及时进行排水排湿。

6、浇水方式不当

土壤干旱缺水,会抑制薯芽发育、影响幼苗根系呼吸和吸收功能,而浇水过多又会造成土地缺氧、薯种或根系窒息,还容易导致烂种、沤根、死棵问题,都是造成马铃薯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或者幼苗黄瘦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方法:马铃薯前期不需要浇太多的水,在保持土壤适当的湿度下,前期可以适度干旱,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如果播种时土壤干旱,可以采用挖穴浇水、适量浇水的方法进行播种。其他时间浇水,要掌握住不旱不浇的原则,当土壤植株缺水时,可以采用小水勤浇、顺沟浇灌的方式,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膜下浇水或滴灌、喷灌等方式,每次浇水以水不漫垄顶为宜。

当马铃薯幼苗长到15-18公分高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左右即可。如果浇水过多,会降低幼苗的呼吸功能、减弱根系水肥吸收能力,还会导致后期抗旱能力降低。当进入显蕾、结薯后,再加大水分供应,以满足马铃薯开花结薯的大量水分需求。

此外,在马铃薯苗期时,如果降水过多,应当及时做好雨后田间排水降湿管理,以防田间积水。

7、病虫害危害

病虫害危害也是造成马铃薯出苗不齐的重要原因。如果马铃薯在生茬地上种植,播种前没进行土壤杀菌杀虫处理,等到马铃薯破土出苗后,就容易被土壤中的金针虫、地老虎、蚜虫等害虫侵害,导致幼苗根茎倍啃食破坏;或者在马铃薯出苗后浇水不合理,造成土壤温度低、田间湿度大,也很容易发生马铃薯黑痣病,造成幼苗下不得茎基处出现病斑或断裂。这些都会导致马铃薯出苗不齐、出苗缓慢、出苗瘦弱等问题的发生。

防治方法:在马铃薯播种前整地时,可以结合整地施入适量的辛硫磷、毒死蜱、氯氰菊酯等药物,以灭杀土壤中的地下害虫, 在出苗后如果发现虫害,也可以用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等药物进行灌根或用氯氰菊酯+甲维盐进行喷施防治。

另外,病害防治管理上,主要是马铃薯黑痣病、早疫病、晚疫病的预防和药物防治。

黑痣病在低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要注意合理性浇水,保持田间60-70%的湿度即可,千万不可大水漫灌田地,如果在春旱低温时,可以采用地膜覆膜或覆盖秸秆稻草的方式,以此来提高田间的土壤温度和保湿度,减少浇水的次数和用量。如果发现幼苗发生黑痣病后,可以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恶霉灵等药物喷施或灌根防治。

晚疫病在持续阴雨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可以在幼苗快出齐时(95%以上的出苗)用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喷施预防,如果在发病后,可以在病害前期时用霜脲氰、三乙膦酸铝、甲霜灵等药物喷施防治。

早疫病也是马铃薯发生比较多的病害种类之一,在前期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物喷施预防,如果发病后,可以在病害前期时用苯醚甲环唑、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等药物喷施防治。

二、提高马铃薯出苗整齐度和幼苗健壮度的方法

1、及时查苗补缺

苗全苗齐苗壮是保证马铃薯后期高产、稳产的根本。但实际种植过程中,播种后会经常碰到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对此应当在出苗后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为保证马铃薯幼苗的整齐度,一方面可以使用已经萌芽的薯块进行深播浅种,以促进后补的薯种尽快破土长苗;另一方面可以把种植密度大或者一穴多株的幼苗分出几棵来,栽种到空缺处,可以保证长苗的一致性。

2、加强施肥管理

马铃薯在出苗前,可以冲施氨基酸水溶肥促进根系发育;在幼苗出长齐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次追肥(可以用粪水+氮肥),以促进幼苗芽状、早发棵、快生长,第二次追肥可以在显蕾后结合培土进行(以钾肥为主、氮肥为辅),以加快茎叶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叶片面积,此后如果马铃薯后期有早衰现象可以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如果没有早衰现象一般不需要再追肥。

尤其是早期氮肥应当早施,如果氮肥使用过晚,容易造成植株后期植株徒长,会抑制马铃薯的开花和膨薯。另外,在马铃薯中后期增施钾肥,能够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抗逆能力,后期更加容易高产。具体施肥早晚和用量,要根据苗情苗势以及地况墒情灵活决定。但施肥后应当及时浇水,一方面加快肥料溶解、作物吸收,另一方面稀释土壤中肥料的浓度、以防肥害。

此外,还要重视叶面肥喷施的使用,马铃薯时先长芽、后长根,对于根系发育不良、营养不足、长势瘦弱的马铃薯苗,应当在冲施氨基酸水溶肥来促进根系发育活性的同时,使用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肥进行叶面喷施,以便保证植株生长养分充足。

3、中耕松土要及时

对地块进行中耕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更有利幼苗根系的发育、匍匐茎的生长以及薯块的膨大。中耕松土可以分次进行,第一次松土可以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本次划锄松土能够破除地表板结、促进薯种尽快破土出苗;第二次松土可以在齐苗后(植株长到10-15公分时)结合田间除草进行,中耕深度以8-10公分深为佳;第三次中耕可以在上一次中耕后两周内进行(株高长到25公分左右时),本次中耕深度可以略浅些,以5-7公分左右为佳;第四次中耕可以在开花前结合除草进行,本次中耕深度也不可过深,但需要高培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