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一项不花钱又高效的养生方式,适用于各种年龄、各种人群。国外一项实验证明,走路的速度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那么,走路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来看看走路的好处和走路的禁忌。 走路的好处1、降血压降血糖。我们都知道脚底有很多的穴位,经常走路能够刺激这些穴位,使得血液循环流畅,帮助体内的毒素和代谢物排出,促进新陈代谢正常运作。多项实验证明,多走路能达到辅助降低血压、降低血糖的效果,可以改善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 起到预防高血压和高血糖的作用。 2、锻炼大脑。走路是一项有氧运动,大量的氧气进入大脑,刺激额叶,促进分泌脑细胞生长的物质,能起到预防脑血管障碍、脑梗塞等作用。走路的时候,更容易观察周边的人事物,能充分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刺激大脑。所以,当你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烦恼,不妨试试到一个小公园走路,说不定会有一个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3、预防骨质疏松。走路的时候,人体60%~70%的肌群都会参加活动,可以刺激骨骼,牵拉肌肉,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若能在日光下步行30分钟,这对预防骨质疏松更为有效。 4、预防癌症。据研究表明,走路对预防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有显著的效果,还能降低中风的风险,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身体素质。 5、调节心情。走路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安多芬,使人产生愉悦感,舒缓中枢神经的紧张度。另外,周边的风景事物也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达到调节心情的作用。 走路的禁忌1、走路前不热身。众所周知,运动前需要做热身运动,预防拉伤肌肉,磨损关节。但很多人都认为走路运动量不大,所以不需要做热身运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做任何运动前都应做好热身,运动后做拉伸,以保护关节,缓解肌肉酸痛。 2、步伐太大。走路运动健身是以速度为主要,并不是步伐,步伐太大反而会伤害关节,且走路速度应循序渐进。 3、走路时间太多,或走走停停。有效的走路运动时间为30~40分钟,约6000步。如果是肥胖人群,可以适当增加步数。中老年人,可分次进行,每次10分钟以上为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