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路道口二三事

 cxag 2018-12-30

耳边响起熟悉的“当当当”声音,眼看着黑白相间的护栏缓缓落下,心里懊恼“又赶上火车了”,许多上海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知不觉间,上海的道口在消失,或者是架设了天桥,不必再等火车过去才能通行,或者是路线弃用后道口封闭,现在,再也不会听见那象征着那个年代的声音了。


上班路上千军万马 过道口


火车的汽笛声、道口的“当当当”警示声、自行车的铃声、人群中“来勿及了”的抱怨声……1987年夏天的一个清晨,铁路沪宁线光新路道口,各种声音搀杂在一起,人们的心里如同夏天的天气一样,火烧火燎。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上海,铁路运输因改革开放的到来和深入变得繁忙起来,以光新路道口为例,当时的沪宁线、沪杭线出上海都要经过这一道口,最繁忙的时段,每过几分钟,就有一趟火车经过;同时,80年代中国作为“自行车大国”的“规模”也显现出来,上下班的自行车“长龙”极为壮观,据说1987年光新路道口每天过往的自行车数量达百万之巨。

一边是穿梭不止的火车,一边是如洪水般涌来的自行车流,光新路道口在当时成了最繁忙的道口。每当火车经过,道口交通指挥员就非常紧张,拿着两面小旗子,站在铁路一侧,大有“以一人之力挡住万千人”的气势。数不清的自行车被挡在铁路两侧的铁栅栏外,而且越“积”越多。等到铁栅栏的滑轮一动,道口瞬间如同泄洪一般,车流“对冲”,闹成一团。



也正因为火车频次高,自行车数量多,光新路道口成了事故频发的道口,常常因为自行车相撞而出现险情,由此引发的“吵相骂”几乎每天都有。更严重的是,一旦道口被堵,火车无法正常通行,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乱后续整个行车计划。


小时候最喜欢在道口 看火车


上班的人路上遇到道口过火车,自然是心急火燎,就觉得这一节一节的车厢怎么走也走不完。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在道口看火车是件好玩的事情。



一位住在志丹路甘泉新村的老上海说,她小时候就很喜欢到光新路道口观看火车。飞驰而来,呼啸而去的火车,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是神秘诱人、满载精彩的,她时常会编织乘火车去向美丽远方的故事。

志丹路南端与光新路接壤处是东西走向的交通路,与交通路平行的就是沪宁线铁路,毗邻坐落着光新足球场,交通路志丹路口还有大丰化工厂。铁轨、马路、足球场、化工厂,“点与线”勾勒出童年记忆中的一幅几何图案。



火车对她来说有一种驱动力,她与小伙伴隔三差五地到光新路道口看火车。客车是一节节绿皮的有窗口的,在暮色四合中,观看已经减速即将驶进北站的客车,车厢里已泛出橘色的灯光,依窗而坐的旅客从眼前掠过,她心生满满的羡慕:“坐在火车上肯定是很惬意有趣的,我何时也能坐上火车看风景呢?“而货车则像一条长长的蠕动的黑龙,经过道口时,晃荡晃荡的响动,地面微微的震颤,有些车厢上面还可见到堆放的木材、煤炭等货物,有的则用帆布严实的掩盖,大人们将这种火车叫做“棚车”,她会想到课本上建设祖国运向四面八方的物资。


上世纪80年代,火车驶入上海北站


每当听到道口值班亭电话铃声响起,告知火车即将过道口,只见穿着铁路制服的工人,吹着哨子挥着旗子,喝令行人止步车辆停驶。在黑白相间的栏杆徐徐放下中,还是有行人和推自行车的、踏黄鱼车送菜的郊区农民,忙不迭地弓腰穿越栏杆。目睹费力拉车的农民,想着学雷锋做好事的孩子们,不管不顾地奔去帮着推车,直到从栏杆的另一端钻出。“小赤佬,覅命啦?”,没获得铁路工人的称赞,反受到一顿训斥,让他们感到又困惑又后怕。


10岁那年,我爸到贵州“支内”。听爸说,火车从北站开出经过光新路道口。在爸每次去贵州时,送他坐上78路公交车后,我就到交通路志丹路口的街面守候,盯视着每列经过的火车,希冀看到窗口里的爸,但我还没来得及眨眼,一个个车窗就闪过啦。凝视着一列列远去的列车,心中荡出深深的失落和惆怅。

上初中后,我送爸到火车站。每次目睹候车室里人山人海,检票时汹涌的人群涌向匝口,我凭站台票进站,背着行李在争先恐后人群的裹挟中奔向车厢,为的是能将行李“上架”,这一切做妥,喘口气擦把汗后,爸就催我下车。爸在车上,我在车下,随着汽笛声响起火车缓缓起动了,爸探出窗外,挥手致意我回家。车站送别,我理解了爸为什么抱怨坐火车难受,两夜三天的车程会让腿脚坐肿,并非我从光新路道口看火车窗口里的美好遐想。


第一座天桥和最后一个 道口


沪杭铁路穿过长宁区境内。1980年时,每天穿越的火车越来越多。火车通过长宁路铁路道口时,正好是人们上早班的高峰期,大家只能在道口两边排队,有时要等上二十多分钟,大家意见很大。


昔日沪杭铁路长宁路道口火车经过时的情景


后来,经过区里的领导与铁道部门的相关人员商量,他们同意从外地拆一座钢架人行天桥过来,只收成本费,还负责天桥的设计、施工,市政工程局也非常支持此项工程。


在各个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施工场地需要的动迁。在建桥过程中,还得到上海铁路西站、上海台版二厂、上海第一丝绸印染厂和武夷路派出所等单位的协助。



终于在1981年6月,天桥开始动工建设,同年12月1日竣工。此桥为钢结构,桥高6.2米,全长32.4米,桥面宽5米,两端以阶梯式踏步上下桥,阶梯两侧各有50厘米宽的坡道方便自行车上下推行。


时光飞逝,只是过了一二十年,原本穿插在上海人日常生活中的道口,已面临“要不要继续存在”的问题。


2000年上午10点,最后一列货运列车通过后,已经有着84年的铁路沪杭线老沪闵路道口,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随着列车的缓缓驶过,铁道建设工人把一块块道口板卸掉,并砌上围墙,上海中心城区最后一个平面铁路道口就此消失了。


老沪闵路道口位于徐汇区的新龙华地区,从1916年12月9日投入使用后,每天通过的客货列车超过70趟,而这一道口每天的过往的人流也要超过10万人次。众多的人流,与频繁关闭的道口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并成为当地交通的瓶颈。


1932年地图上标注的沪杭铁路及沪闵南柘路部分路段


老沪闵路关闭后,每天往返的列车将从新建的柳州路铁路立交桥通行,实现火车、汽车、行人各行其道,同时也使即将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了无障碍通行。


淞沪铁路与市内 交通


淞沪铁路原为吴淞铁路,由英资怡和洋行投资兴建,1876年7月3日,从天后宫北(河南北路、塘沽路口)到江湾段通车营业,引起了轰动。


淞沪铁路的上海火车站


解放后,经过改建,被市民称为“小火车”的淞沪铁路客运线重新运营,许多家住宝山县吴淞镇、高镜镇等沿线的老百姓去市区都要坐“小火车”到老北站,然后再换乘其他车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客运线渐渐退出,此时的淞沪铁路主要以货运为主,直至80年代中期,这条铁路线运输功能渐渐地退出,每天仅有一二趟火车经过。

随着运输功能的逐渐退出,铁路沿线路基两侧出现了许多私搭私建的简易屋棚,到了上世纪70年代,宝山路沿线至花园路一带的淞沪铁路上,火车简直是从“小弄堂”里通过,简易屋棚最近处,离铁轨只有半米左右,火车开过时都会擦到棚沿,每次经过速度都非常慢,不但沿线险象环生,而且这一区域环境脏乱差日渐严重。



由于这条铁路的存在,当时与铁路两侧平行的东、西江湾路及附近的马路常常拥堵不堪,加上周边有虹口体育场、虹口游泳池等公共娱乐场所,遇到有大型国际国内赛事,人流量相当高。特别是当年虹口体育场经常有国际足球比赛,散场时短时间内人流特别集中,往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散去。此时,许多人就会在铁轨上行走,相当危险。

另一个情况是,虹口体育场附近铁路围栏铁丝网常被扒开一个口子,自行车和行人从扒开的口子横穿铁路的现象屡见不鲜,火车经过时险象环生,常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且随着上海北部地区宝山钢铁总厂的建设,市区前往吴淞方向水产路、吴淞煤气厂当时只有51、52路公交车,许多去宝钢地区上班的人,都要在虹口游泳池(虹口体育场)站乘车,因而这里成了去宝钢地区的中转站之一,乘车的人往往等几辆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在虹口区的广中路淞沪铁路道口,由于火车通过时,铁路放下栏杆禁止各种车辆通过,这一禁止短的十来分钟,长的近二十来分钟。东西向的广中路、大连西路往往车辆排成了数百米,道路阻塞严重。



上世纪90年代,在原有的淞沪铁路线上方架空建设铁路的方案,经过市有关部门的多次讨论,终于有了结果。1997年4月7日淞沪铁路线拆除,开始建设高架铁路(即轨道交通明珠线,现在称为轨交3号线)。


校园里面 跑火车


许多人都知道复旦大学的校园里跑火车。在那里经过的是淞沪铁路的分支线路之一。


611线


这两条311线和611线,611线也称江湾机场线,此线抗日时期就已经有了,是当时日本军队修建,鼎盛时期611连接——华东物资总后勤处05仓库,国定路货场,江湾机场和建筑材料江湾供给站。有逸仙路,吉浦路,纪念路,国定路,复旦大学宿舍正门,淞沪路以上几个道口。


江湾机场以及淞沪路道口早已废弃年代不详,国定路货场复旦大学宿舍正门道口是经过货场的必经之地,这个道口由于经过宿舍区和教学楼,不少学生因为被拦下而迟到,迟到率大大增加,后校方多次向铁路局反映,铁路局同意国定路货场缩线,不久就废弃。


华东师大闵行校区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闵行校区,铁路直接从校园中穿过,且成了教学区与宿舍区的“天然分界线”,华师不得不修筑了多条地下道连通两块校区。



不过,虽然火车看似是在校园中穿行,但铁轨的两侧都有围墙,师生们是不可能接近火车的,紧贴着铁路的这一狭长区域实际上在“校外”。周围的一些居民甚至还顺着铁轨走进了这片区域,利用轨道旁的狭小空间种植蔬菜。


这条铁路现称“七库线”,从吴泾支线淡水桥站牵出,终到浦西站,全长不足4公里,仅一个区间。七库线原是吴周支线的一部分,吴周支线全长20公里,除了现存的淡水桥至浦西的一小段,这条铁路在黄浦江对面的浦东还曾有16公里的线路。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吴泾被国家列为重点的化工和仓储基地以后,吴泾区域的铁道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其中,大家熟识的是“吴泾线”和“七库线”。


“七库线”主要承担着仓储粮食、冷冻食品以及粮油、农资公司等单位货物的运输。当时,储存大量粮食的上粮七库,还有被称为远东第一冷库的吴泾冷库,都对国民经济以及备战备荒的重大战略物资的调运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走“七库线”的火车,一天至多也就一到两趟。



(综合:新民晚报《千军万马过道口》作者 金志刚、普陀区图书馆《光新路道口看火车》作者 张林凤、《火车悠悠穿校园,还曾坐船去浦东》摄影 张亦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