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会史演义(72)﹕尤利安﹕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异教徒皇帝

 执卷绨素 2018-12-31

   尤利安对教会的仇视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是君士坦丁大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君士坦丁驾崩后,他的儿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为了争得并巩固至尊的奥古斯都地位,不惜对旁支皇亲大加杀戮,结果尤利安家族几乎被屠灭殆尽。只有加卢斯和尤利安兄弟两人因当时年幼,加之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母亲出于恻隐之心为之求情,所以兄弟两人才幸免于难。
    少年时代的尤利安一直生活在恐惧的心理阴影之中,他寄居在小亚细亚西北部的比提尼亚地区(Bithynia),由他的外祖母扶养。比提尼亚也是尼西亚城所在地区,离帝国的东都尼科米底亚很近,于是在七岁时,尤利安和哥哥加卢斯一道,被送到时任尼科米底亚大主教的优西比乌那里接受教育。没错,尤利安的启蒙师傅优西比乌正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大名鼎鼎的亚流派主帅。
    342年,优西比乌死后,年仅十岁的尤利安被流放至罗马帝国卡帕多细亚行省(Cappadocia)的马塞鲁(Macellum)地区,即现在的土耳其境内,在这里,尤利安结识了一位名唤乔治(George)的基督教会的主教,这位乔治主教有个特别的嗜好,他虽然被人讥讽为“胸无点墨”,但却花尽了毕生的精力和财力收聚了大量的书籍,他的藏书分门别类,内容涵盖哲学﹑修辞学﹑历史学等等,当然他所收藏的基督教神学著作也不在少数。乔治主教对尤利安这位被贬谪的皇子非常同情,时间长了,两人结成了忘年之交。少年尤利安非常喜欢读书,常常借阅乔治的藏书。尤利安一直在卡帕多细亚待到他十八岁,在此地八年间,他除了阅读圣经外,也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希腊哲学和文学作品,心中不由地对古希腊文明极端景慕。351年,尤利安拜当时卡帕多细亚著名的新柏拉图派希腊哲学家阿得修斯(Aedesius)为师,又跟阿得修斯的弟子以弗所的马克西姆(Maximus of Ephesus)学习新柏拉图派所奉行的仪规,后来又到雅典的一所哲学学校进修。随着年岁的增长,尤利安越发崇拜古希腊文化,甚至加入了古希腊宗教中的一个极其诡秘的教派﹕厄琉息斯秘仪(Eleusinian Mysteries),从此醉心于此派信仰而不能自拨。
    尤利安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病死后当上了帝国皇帝,他心中对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不共戴天之仇终于可以有机会发泄了。当政伊始,尤利安立即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宗教改革,凡是前朝所提倡的事情,尤利安全部反对。前朝不是支持基督教会中的亚流派吗﹖尤利安先将亚流派打倒。他还觉得不过瘾,又将教会中的非亚流派也打倒,最后干脆宣布废除所有基督教会的合法性,不管是亚流派还是非亚流派,只要是基督教会,尤利安便一概打压。取而代之的就是尤利安持信已久的古希腊的厄琉息斯秘仪,并试图定之为帝国的国教,为此,尤利安多次召集各宗教各宗派开宗教改革会议,并亲自主持会议,在会上他贬损基督教会,拨高古希腊秘教,提倡宗教改革新思维,说是新思维,实际上他是在走恢复旧的异教的复辟道路。
    其实,尤利安的亲生父母是基督徒,他本人又从小在优西比乌手下受教,自己也熟读基督教圣经。他自己声称,他曾经花了二十年研究圣经,又花了十二年研究赫利俄斯(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但是,对前朝的仇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的信仰选择。后人称尤利安是“叛教者”,是指他背叛了基督教会,但实际上,尤利安根本就没有信过基督教,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叛教”,说他是“反教者”可能更合适一些。
    在尤利安的强令之下,帝国政府中的基督徒公务员全被撤免,异教徒趁势大举进攻基督教会,占据了政府中的很多高位,并借机兴风作浪。

▲十九世纪英国画这Edward Armitage的作品《尤利安主持宗教会议》▲

    与此同时,在远离帝国政治中心的北非亚历山太城,刚从流放中返回的亚他那修暂时未受到冲击,他依然以维护尼西亚信经和反亚流主义为己任。
    这个时期的反对尼西亚信经的人在教会中貌似占了多数,但是这帮人已然出现分裂。因为实际上,反对尼西亚信经的人原本就有两拨,一拨是亚流派﹔另一拨是既不同意亚流主义,也不同意尼西亚信经中的“父与子本体同一”的说法,只同意“本体相似”的说法,这拨人被称为保守派,或相似派。渐渐地,保守派对亚流派的嚣张越发不满。亚他那修看出了这一点,积极地向保守派们游说劝说,又将“圣灵”的地位和属性也加进来一起跟大家进行讨论,对原尼西亚信经的一些用词又重新区分和届定,最终,亚他那修所领导的尼西亚派跟保守派取得了某种妥协和共识。这种重新认识和定义的努力,使得尼西亚信经得以完美和巩固,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神学﹕新尼西亚派,其主张也就是﹕圣父﹑圣子﹑圣灵,是本体同一的三个存在,就是一直影响到现在的真正的“三位一体”神学。
    362年,亚他那修在亚历山太多次召集主教会议,宣讲新尼西亚信经的“三位一体”神学。这一系列的主教会议,虽然不是全国性的或全教会性的主教会议,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谓的“普世大公会议”,但是,在这些会议中,亚他那修高举“三位一体”的新尼西亚神学,为“三位一体”正统基督教神学最终战胜亚流主义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