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品《千里江山图》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1-01

故宫博物院推选的《千里江山图》。它与《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历史画作被称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北宋少年王希孟,十多岁入宫学画为徒,后得到宋徽宗的亲自传授,技艺精进,画风超越无拘束。这个天才少年,在他18岁时,利用半年时间,绘制成这张名垂千古杰作《千里江山图》。可惜少年作画完成不久便早逝,再无任何历史记载。传说少年画作完毕不久,便走进了《千里江山图》,从此“隐居”在图画中,仙山灵水,来去自如。

慢品《千里江山图》

蔡京的题跋

画作全长11.9米,纵51.5厘米,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连绵的山冈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亭台阁楼、渔夫、飞鸟长桥,意境生动。青绿设色,区别于同期的水墨山水画。用色大胆,磅礴之下,尽显细腻入微。想想一千年前,少年肯定是在18岁,这个刚刚好的年纪,拿着生命力和强烈的直觉完成这惊世之作。所见之处,都要表现的淋漓尽致。

王希孟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宋徽宗年代。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后来被宋徽宗赐给当时的宰相蔡京,他在上面的题跋记述了王希孟得宋徽宗指点,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

在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

接近12米长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描绘锦绣江山的山水图,是一件歌功颂德的主旋律题材作品,但技法本身自有一种高远清明的气象。,完全证明了着宋人青绿山水的境界之高。宋时全景山水长卷分南北画派。北方是千溪出山,江河奔流入海的缩影,南方则是湖包围山岛,江海环绕陆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集合这两大图式于一身,更为辽阔宏远。

它是那么的开阔,画面上层峦叠嶂的山峰,逶迤连绵,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渔船客舟、桥梁水车、村舍集市、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的效果。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

慢品《千里江山图》

慢品《千里江山图》

慢品《千里江山图》

它开阔地又十分具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都自成格局,都是细节。年轻的王希孟有这样的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

慢品《千里江山图》

慢品《千里江山图》

慢品《千里江山图》

除蔡京题跋外,还有元人李溥光的跋,云:“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气短。”王晋卿就是北宋王诜,赵千里就是南宋赵伯驹,自唐李思训以后,青绿山水画家以此二人最著名。

后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012年,故宫博物院曾于武英殿展出《千里江山图》,陈丹青老师在节目中说自己是虔诚和认真的在现场观摩又感触良多,九百年过去,画里青山依旧,水碧如初,那样的雄浑壮阔。

就在王希孟去世约七八年后,公元1126年,金兵的铁蹄攻破汴京城,刹那间神州陆沉,金瓯残缺,就在这一年蔡京流落他乡,饿死街头。徽宗俘虏北上,受尽屈辱。王希孟所画的“千里饿殍”的情景在中原大地行真实地上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