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漆器取代青铜器,成为春秋战国的主流宠儿

 潇潇雨ekg9m5f4 2019-01-02

楚人以凤鸟为祖先祝融的化身,是其崇尚凤鸟、崇尚红色的原因之一;楚国漆器中常见的黑红搭配,给人虚幻深沉的气氛;楚人尚巫,故使得楚地的艺术带有一种恢诡谲怪的特点;楚人浪漫,屈子被谗放逐乃作《离骚》,思幻文丽。

战国 彩绘鸟兽纹矢箙面板

通高23.5cm 上宽22cm 下宽18cm

由于是华夏族的一支,楚人南迁之后给楚地带来了中原文化的因子,并受中原商周文化和其他各民族文化影响,在缓慢向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独具浪漫色彩和地域特色的楚文化。

主流新宠——漆器

中国漆器制作可以追溯到的年代比较久远。如果仅从文献记载来看,新石器中后期,漆器制作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工艺。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有实物依据的漆器制作起源距离今天有7000年的历史,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战国 龙耳漆方壶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有考古实物依据的漆器基本以战国为分水岭,战国之前的漆器出土文物相对来说比较少,战国时期数量上开始增多。因春秋战国政治、文化、思想的巨变,在这一时期的艺术品上也得到了极致体现。这种体现最明显的则是随着各诸侯国实力的逐渐增强,周王朝用以维持社会结构的礼制开始松动,这一时期艺术品的地域性也越来越明显。

战国早期 彩绘龙凤纹盖豆

《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崩乐坏”使得集聚地位、权利、荣誉于一身的青铜器在此时失去象征意义,青铜逐渐偏离主流,走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在日常生活市场的竞争中,漆器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日常实用性、独特的装饰性取代了青铜器,成为当时的主流宠儿。随着漆器制作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型的建筑物和工艺品上,都开始出现漆工艺的身影。

战国漆器

春秋战国是中国漆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在战国时期,中国的漆器工艺达到了第一个繁荣期。目前中国众多地区发现的漆器实物证明,这个时期的漆器数量品种多、工艺巧、纹饰精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大大超过前代。并且,战国漆器的繁荣发展对后代漆器也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战国 彩绘龙凤纹漆盾 长46.8cm 宽34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漆器的色调以红色和黑色为主,特点是“朱画其内,墨染其外”。器内涂朱红色,明快热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黑红相对比,共同衬托出器物的典雅、大气、富丽,呈现出独特的、强烈的装饰效果。

战国漆器以木胎为主,并有陶胎、铜胎、皮胎等等,其中以厚重的木胎为最多,中期出现了夹紵胎和薄木胎的雏形,晚期加嵌金属的漆器增多,即扣器出现,成为了战国漆器中的珍品。

战国 彩绘凤鸟双连杯

通长17.6cm 宽14cm 通高9.2cm

纹饰上,战国漆器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商周时期漆器和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另一方面从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背景中广泛取材。人们从漆器的功能和造型出发,设计出了想象力丰富、人文气息浓厚的漆器装饰纹样。尤其是动物纹的使用非常广泛,包括各种凤、鸟、龙、虎、鹿、蛇、豹、狗、猪、蛙等。其中,凤鸟纹是纹样中最为普遍和丰富的一种类型,变化较多,形式各异。

楚国漆器

楚国漆器是战国漆器的杰出代表。楚国漆器在战国的突出表现不仅体现在此时期和地区出土的文物数量上,最主要的是其装饰纹饰的丰富多彩,和同时期的青铜器相比,显现出强烈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战国 彩绘神鸟漆豆 荆州博物馆藏

楚族原来是华夏族的一支,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来,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漩涡中,在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楚人在丹淅流域频繁活动,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文物。楚国漆器目前的发现地遍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其中又以湖北出土的漆器最为多。而江陵、长沙、信仰、随州等地发现的最为著名,也最能代表楚国漆器的风格。

战国中晚期 漆木方豆

九连墩2号墓出土 供食器

原文作者:张敏

原文来源:《艺术品鉴》2018年12月刊《凤舞九天瑰丽神秘的楚国漆器》(因篇幅问题,原文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