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文化地名集萃

 tjboyue 2019-01-02

五通桥是一个浸泡在盐卤之上的现代盐城,因盐集市,因盐成邑。在漫长的盐史文明中,流传太多凿井熬盐的传奇故事,遗留下许多与盐相关的地名、乡镇、街坊。“五通桥”地名的诞生,就是源于盐。


因盐设关:四望关

“四望关”地名的出现,与流经四望关溪口的茫溪河密不可分。

茫溪河在明清时期叫四望溪,古河名为“拥斯茫水”。据《嘉定府志》“丰乐桥记”载:“四望溪有二源,一发荣县,一发井研。自三江镇合流。西自王村,岸渐高,水渐急。”《嘉定府志》又载:“四望水源自陵州仁寿县界来,经犍为县界合大江。以今水道按之,四望水即拥斯茫水也。”在明末清初,犍为境内四望溪附近的“永通厂”,因卤少水淡,盐井渐渐枯竭。精明的盐商开始迁移到四望溪下游的金山寺、灰山井、两河口、红豆坡一带穿凿盐井,并把新井区的域名取为“五通厂”,这便是“先有永通,后有五通” 流传已久的谚语。

到清初中期,四望关一带“盐泉大旺”,从前设在马踏井太和场的通判署,开始改设在四望溪与涌斯江交汇的溪口——“四望关”,以巡检“查验盐,再出关”。《嘉定府志》载,“嘉定府通判前于雍正十二年驻马踏井太和场,居中总理嘉定、犍为、并川西井研等州县盐务督捕事务。乾隆十八年详改驻四望关。”此时的四望关已经名声大噪,成为整个“犍乐盐场”核心区域的总代称,而此时的“五通桥”地名,还没在地方文史中“粉墨登场”。印石溪,四望溪,涌斯江的大小盐船,水运盐巴至四望关,都要在四望关巡检才可以出境。因此,在清代穿凿盐井的鼎盛时期,四望关(盐关)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实,四望关在汉晋时期名东沮津,据《华阳国志》:“江水入犍为有二津,曰玉津、东沮津,与蜀都五津通为七津”(《嘉定府志》卷五有载)。至宋代,宋史《寰宇记》中早有“四望关验卡”的记载,从明代开始,嘉定州府已经开始在四望关设巡检司署,到清雍正十二年改为经历司署,乾隆十八年又改为通判署。因此,四望关因盐设署已经有名,至今都很响亮。

名人绘制四望关图(来源网络)

因盐建市:五通桥市

当“犍乐盐场”的中心还在马踏井、王村之“永通厂”时,史志上并没载有“五通桥”一词,更没有“五通桥”的县域出现。最早出现在《犍为县志》上的“五通”一词,是两河口附近的“五通厂”。

据记载,“永通厂”自明末日渐衰落,清初转移至金山寺、两河口、红豆坡一带,“永通厂”的盐商们为怀念老厂“永通”,特意将新厂取名“五通厂”,“永通厂”虽被替换而渐消失,但新厂还保留有“永通”之“通”字,以示对“永通”老厂之眷顾。

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五通厂”的盐商们因穿凿盐井与运盐运煤之需,又在两河口南行约50米处,捐资修建一座三孔石拱桥,该桥后来被命名为五通桥(亦名老桥)。此事被记载到嘉庆版《犍为县志》上:“五通桥,县东北八十里,通乐山,长六丈四尺,高一丈六尺,阔一丈五尺,乾隆五十八年修,今为盐英聚会之所。”

嘉庆《犍为县志》又载:“国初,王村(盐)盛。今盛在五通桥,(井)几以千记,深百余丈。出产之富,无踰此矣。”五通桥作为地名“正式登场”后,程尚濂在嘉庆7年至11年任犍为县令时,写有一首《五通桥观煎盐》诗:“井眼旧在桥之西,新眼乃达牛华溪。”这是“五通桥”地名首见于古诗词。“五通桥”作为地名频繁出现在地方文献后,很快“破茧化蝶”,逐步取代“四望关”,成为“犍乐盐场”的新域名,至民国后期,五通桥成为犍为县第四区。

1949年12月15日,五通桥和平解放。1951年10月,五通桥正式脱离犍为县管辖,始建五通桥市。至此,“五通桥”正式成为县域地名,沿用至今。

盐商捐资建“五通桥(即老桥)

由“盐”取名:花盐街与盐码头

五通桥有两个地名是直接用“盐”字而为地方名的,它就是“花盐街”与“盐码头”。

花盐街:花盐街在“川盐济楚”之前叫德盛街,“犍乐盐场”的盐商围绕茫溪河、印石溪、涌斯江两岸穿凿盐井,在宝庆街与德盛街上撑起锅灶,熬制巴盐。

到了咸丰三年(1853年),由于爆发了太平天国战争,江淮一带食盐受阻,朝廷下诏命“川盐济楚”以解淮盐之急。楚人有喜食花盐之习俗,盐商开始在德盛街上按楚人的喜好煎制花盐(又称雪花盐)。过去,习惯上把熬制巴盐的作坊称“灶”,如今煎制花盐则称“提”,提有提炼、提清之意(煎制花盐的工艺更高,成本也高)。在“川盐济楚”的花盐制作中,德盛街流传下来有“济楚十提”。因此,在德盛街上煎制花盐的“灶房”(提)十分兴旺。当地人直接把提炼雪花盐的德盛街叫做“花盐街”。久而久之,花盐街被约定俗成,不胫自走,“花盐街”也沿用至今。

盐码头:五通桥竹根滩四面环水,是一个被滔滔岷江(大河曰岷江,小河曰涌斯江)冲积而成的一块沙洲。在沙洲四周,建有众多的盐运水码头(这还不包括茫溪河沿岸的月台码头),但惟有在太和全旁边的大码头叫“盐码头”。

盐码头与四望关隔河相望,用大盐船把茫溪河、涌斯江的盐巴运往竹根滩靠岸,最佳位置就是盐码头。长久以来,每天在此码头装载卸货的盐船不计其数,码头工人日夜繁忙。因此,青石砌成的月形码头早已积满盐垢,浸透汗渍。河岸飘拂的盐风,见证了盐码头百年煤进盐出的兴衰历史。

事实上,盐码头早已不是单指月台码头本身了,其码头一带的街道区域都被称作盐码头。

花盐街远景与盐码头

借井代名:井王庙与黄葛井

井王庙又名井神祠,建于光绪七年(1881年),由五通桥盐商捐资筹款在太平街(今文化街)修建,占地3000多平米,有主庙、戏楼,三围厢房等,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经盐商捐资扩建后,于当年秋在井王庙内兴办通材小学,以后又办中学。至今,“通材中学旧址”保存完好,1998年3月被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井王庙在全国各地庙宇中都很少见,据《犍为县志》(民国版):“井神祠祀史籍无征,四川各厂皆有祠宇,而所祠各异。……”尽管如此,记载中“犍厂祭祀并于井王庙,木主、朱地、金字”,文曰“盐井神祠之位”应该是把建庙说清楚了。很明显,井王庙与五通桥的凿井及祭祀相关。

黄葛井,也有本地人称之“白鹤林”。位置在现今五通桥文化街与工农街连接处,临茫溪河。“黄葛井”中的“井”,就是指盐井,“黄葛”是指黄葛树。该地在民清时期,因有众多的盐井和参天的黄葛古树(均在百年以上),故而被当地人称做黄葛井。另有一说,当地有口盐井就叫“黄葛井”。因该地又常是盐商荟萃之地,附近有众多的井房、灶房、盐仓、会馆,在百年黄葛古树的四周,又是盐工纳凉聚会的集散地。

据《五通桥区志》记载,清乾隆十八年的盐场通判署,就是由马踏井太和场改设在四望关的黄葛井。从黄葛井到叫宝庆街,街道上的盐商会馆、古宅民居多在百年以上,标志性古建筑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禹王宫是由本地的湖广盐商捐资修建于乾隆五十年,因而黄葛井地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叫法。

井王庙与黄葛井

因盐井而得名:盐井地名集萃

黄葛井不仅成为响当当的地名,今天又叫黄葛井社区。由盐井名而名社区的,还有牛华镇巴岩井社区。与盐井相关的老地名还有埂埂井(在两河口),桥咡井(在宝庆街),三洪井(在牛华半边街)。据说,两河口一带有名的老井坡,还是“永通厂'搬迁到红豆坡后打出的第一口盐井的地方。

以盐井之名,直接就被命名为乡镇名称的,也不少见。如灰山井,今天的辉山镇,正是因“灰山井”而得名,灰山之“灰”原指“煤灰”,今人改“灰”为“辉”,已呈吉祥;盐林乡即后来的顺河乡,因盐井成林而得名盐林乡,后经撤乡并镇,盐林乡被划入金山镇;马踏井,原属五通桥市管辖,后归属井研县,也是有名的盐井之镇。另外,牛华溪也得名“油花溪”,因盐工在花溪沟边穿凿盐井,常打出石油流入花溪沟,便有“油花溪”或“流花溪”之说。嘉庆七年至十二年,出任牛华溪盐场大使的刘应蕃就写有一首《油花溪即事诗》,其中“人家半籍盐为市,风俗全凭井代耕”形象地描写出牛华溪凿井熬盐盛景。

在五通桥的盐井之地,还有许多因盐井而被命名的村落,如牛华路边井,今得名牛华路边村;瓦窑沱的井房坳,今得名井房坳村。盐林乡境内因有盐井沱,才有“盐林乡”的出名。 在九十年代,还一直有“盐井沱小学“。

如果能让时光倒流一百年,让五通桥回到“人烟两岸,万井相望”,“晴天隐现三峨雪,落日昏黄万灶烟”的鼎盛年代,“盐文化”呈现给大众的盐井地名、街道村舍,河滩码头,远不止笔者所列的上述盐井之名。


王中其

2018年12月27日于嘉州新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