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离这30个糖尿病治疗误区,你才能把糖尿病管理好

 昵称1782607 2019-01-02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糖尿病这种“富贵病”已经走进平常百姓家,患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我们接触了解糖尿病的同时,因知识储备不足,很容易走进误区,影响糖尿病的治疗。以下30个误区,糖尿病患者不要有。


1.吃的越少就越好

糖尿病人肯定是需要节制饮食的,但并非越少越好。如果吃得太少,摄入的能量、营养不足,就会加重病情,使机体更虚弱,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影响大脑功能。

至于每天进食量多少才算合适,应由专业营养师根据身高、体重、活动量及病情来估算。尽可能在不超过总热量的前提下使食物多样化。

糖尿病患者饮食总的原则是:进餐定时定量,多食蔬菜、粗粮,避免油腻,少量水果,每天保证摄入各种足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对恢复胰岛素功能大有裨益。

2.大量服用降糖药

不少患者在刚被查出糖尿病时,恨不得一两天就把血糖降下来,许多患者为了将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擅自多药联合、超剂量服用。但是不合理的大量用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还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血糖下降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糖尿病患者都是不利的。既要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又要避免因血糖下降“过快、过急”出现血糖的波动而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事件。

3.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

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有关,与吃糖多没有明显关系。只要胰岛素功能好,吃再多的甜食,这些糖也会被机体利用、分解、处理,血糖仍然在正常范围内。

不过患了糖尿病最好还是少吃或者不吃糖为好,因为某些食物如糖果、蜂蜜等含糖量高、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控制血糖。

4.尿糖阴性说明病情已控制

正常人一般不会有尿糖,只有血糖增高超过 160~180毫克/分升时,尿中才有糖。但是尿糖阴性可包括尿糖升高、血糖降低、血糖正常3 种情况,因而尿糖阴性并非一定是糖尿病控制良好。准确的指标是化验血糖。

5.只服用降糖药物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片面的做法。治疗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即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俗称“五驾马车”。

一般症状较轻的糖友,通过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只有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仍需继续坚持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只有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单纯依赖药物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控制目标的。

6.因尿多就控饮水

糖尿病人常常感觉烦渴、多饮、多尿,有的人为了减少多尿而有意控制自己的饮水,这是十分有害的。

如果强行限制饮水量,尿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造成机体失水、高渗,加重病情。

7.糖友不应吃水果

水果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比如,促进消化;平衡人体的酸碱度,有利于尿酸的排出;水果里的果胶、果糖、钾元素、维生素等都对人体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水果还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对于糖友来说,吃水果后,血糖不升高,那就不是糖尿病患者了,糖友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适可而止,建议糖友运动前吃水果,这样可以帮助糖友肌肉更好地工作。

8.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有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健康体检时才查出患有糖尿病,但他们自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殊不知,高血糖对患者机体的损害已经存在。如果血糖没有控制或控制得不好,高血糖就会不停地侵蚀着机体的组织器官,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

因此,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有无症状都要坚持进行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即除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定期检测血糖外,还要适当地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得了糖尿病,通过吃药、饮食调整等控制血糖非常重要,但有时一些广告等也会向糖尿病患者传达一些错误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受骗。

9.血糖水平正常就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糖,但血糖水平正常不一定就说明胰岛功能正常。

胰岛素水平的高低是人体适应于血糖水平而做出的反应,为了维持血糖正常,胰腺里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就要增加合成胰岛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偿作用。

但胰岛B细胞的代偿作用消失,就会出现胰岛素分泌量不足的现象,引发糖尿病。

10.糖尿病可以治愈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糖尿病尚无根治办法,医学界把糖尿病定义为终身疾病,目前药物对糖尿病的作用只是“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不是“治疗”,更不是“治愈”。

但糖尿病患者不能因此悲观失望,反而更需要坚持科学地与糖尿病“相处”,坚持长期治疗,配合专业医生,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1.诊断糖尿病只查空腹血糖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只做过空腹血糖、尿糖的检查,就认为糖尿病已经确诊,开始服用降糖药,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糖、脂纺和蛋白质代谢失常。血糖、尿糖增高只是糖尿病的一方面,其根本在“胰岛功能低下”。

所以诊断糖尿病的客观指标是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兴奋试验,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查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12.终生依赖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所以,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治疗。很多糖尿病患者使用一段时间胰岛素后,可以停用。

13.服药时间无规律

只有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服药才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这也是有些糖尿病病人在长期服药时依然不能控制病情的原因之一。

服药是件严肃的事情,不能自己做主,更不能吃吃停停。

14.血糖控制了可以大吃大喝

糖尿病的治疗是饮食、运动、药物等的综合治疗,饮食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良好、持之以恒的饮食治疗不但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尚能保持稳定的体重和代谢状态。

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不要大吃大喝。

15.二甲双胍伤肾,不能服用

二甲双胍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已半个世纪以上,是一廉价而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肾毒性,也不会伤肾。

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具备一定的肾小球滤过功能,与其他药物一样,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16.只吃无糖食物

有一定饮食治疗知识的糖友都应该知道,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无糖食物。

17.糖尿病只要按时服药就行

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 ,一般情况下 ,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 ,将血糖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 ,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 ,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时,血糖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

因此 ,要求我们在按时服药的同时 ,还需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 ,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生活方式及用药规律 ,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

18.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早采取措施治疗。

现在20岁出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19.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会出现低血糖血症。

凡事过犹不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即可。

20.多吃药可以多吃饭

在糖尿病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不控制饮食,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都不能控制好血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21.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为了健康,人们总是不惜花费巨资,四处求医问药,一旦听说有什么新特药总是想着第一时间去尝试,经常是花费了巨额药款病还没治好。

对于一些新特药还是不要盲目服用。

22.不做长期血糖监测

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血糖不达标,即使吃药效果也与未吃药相同。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监测餐前及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23.只吃中药

中药的降糖作用十分有限,更不可能根治糖尿病,中药主要不是用它来降糖,而是来改善症状和防治慢性并发症。可见,如果为了降血糖,单纯依赖中药是不明智的。

24.为控制血糖让自己饿着

如果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就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产生低血糖,甚至出现饥饿性酮症。

糖尿病患者不能饿着自己,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25.空腹血糖不高,就没有糖尿病

有些糖尿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超标。所以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要放松警惕,还需要加测餐后2小时血糖。

26.糖尿病只不过是血糖高点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点,糖尿病早期仅有高血糖而无症状,殊不知,如果对升高的血糖置之不理,过不了10年,并发症就会登门造访,与其此时后悔,不如及早采取措施控制血糖。

27.治疗糖尿病,只要控制血糖就行了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单纯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均达标,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

28.只要能降血糖的药就行

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 ,糖友应根据具体病情 ,考虑单独或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并非只要能降糖 ,用哪一种药都可以。

29.无糖食品随便吃

无糖食品,一般指不含葡萄糖、蔗糖或用其他甜味剂如木糖醇等替代的食品,无糖食品仍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还是糖,消化吸收以后还是能变成血糖,吃这些食物后血糖还是会升高,只不过升高的幅度较小而已。

30.过度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

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不良反应仅见于个别患者,且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带来的并发症危害比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大得多。

关于治疗糖尿病,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

作者:董胜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