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的教育从好好说话开始

 玉鸭熏炉闲瑞脑 2019-01-02

和千千万万个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样,我们和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代大多都是在家长的批评和责骂中长大的。



现在新一代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再经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心理阴影和情感创伤,开始拼命地表扬孩子,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听惯了表扬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而且没有感恩之心。

 


那么,我们到底是应该表扬还是批评呢?

 

在加拿大伴随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亲历了孩子的幼儿园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才发现,说话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科学,正确的说话方式就会像科学实验一样产生一个奇妙的结果。我蓦然发现,长了这么大,其实我一直没有真正地学会过好好说话。

 

当然,从下面的故事中,聪明的你一定看出了“好好说话”的背后是一个正确的心态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你带来启发,能够通过你的“好好说话”,给你的孩子或学生带去学习的动力和成长的快乐。  


1

    欣赏

幼儿园每天放学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换上室外鞋,穿好外套,在门口排队等待爸爸妈妈来接,我的儿子每次都是在最后面。这天,眼看着别的小朋友都一个个被接走了,他一个人还在不急不忙慢悠悠地穿衣服,老师笑眯眯地看着他,并没有催促。

 

我不好意思了,心想,这不是耽误老师下班的时间吗?就对老师说:

 “I am so sorry, he is always slow.”

  (实在不好意思,他总是这么磨磨蹭蹭)

 

老师不仅没有丝毫责怪,还用吃惊的眼神看着我:

“No no no, he is a very gentlemanly boy. The cubby space is limited, he always let others go ahead.”

 (没有啊,他很绅士,穿衣服的地方有点挤,他总是让着别人)

 

听到这样的话,我有点惭愧。

别总是磨磨蹭蹭,快点快点!不是所有妈妈的口头禅吗?在我儿子没有争先恐后地穿衣服时,我看到的是他行动迟缓、落后于人的不足,却没有看到他具有绅士风度、谦和礼让的美德。

 

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了一种找短板的思维模式,遇到任何事情,总是习惯性地想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了什么,可很少看到自己的孩子多了什么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做妈妈的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而这位老师却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呢?

 


老师常常说,孩子就好比花园里的花朵,有的是玫瑰,有的是海棠;有的开的香,有的开的艳;有的花期早,有的花期晚,有的要等到冬天百花凋谢的时候才开花,有的可能永远也不会开花,因为它也许是一棵树。


在加拿大的幼儿园,我很少看到有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没有集体拍球,集体跳同样的舞,更不会有各种名目的比赛。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能展示不同特色的个性化的活动。期末的奖状也是人手一份,我吃惊于老师们总是能挖掘出每个孩子的不同的优点,然后给于相同的鼓励。孩子成长发育的速度各有不同,就好比花朵有不同的花期,他们认为如果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孩子是不公平的。就像人们说的,奥巴马56岁已经退休,特朗普71岁才开始当总统。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欣赏。


2

             尊重



有一次,我在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做义工。这天是外出摘南瓜的活动,幼儿园让孩子们去认识秋天,了解收获的季节。孩子们摘了南瓜,必须自己用塑料袋提到集合地点,等校车来了集体上车。孩子们一个个吃力地提着自己的南瓜上车,老师也不帮忙,摘了太大南瓜的小朋友感到有些吃力,因此学会了下次一定要量力而行。

 

我和孩子们一起上了车,车即将发动时,坐在我旁边的小朋友突然说:

“Ms. Hesmert, I forgot to take my pumpkin on the bus!”

 (老师,我的南瓜在地上,忘了拿上来了

 

这时我本能地站起来,正想说:

 “我去帮你拿,以后别这么粗心,别让全班同学等你。

       

还没等我开口,老师说话了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know. Can you please go take it? We will wait for you.”

 (谢谢你告诉我,你可以自己去拿一下吗?我们大家会等着你)

说完,老师陪着小朋友去取了南瓜,并让他自己把南瓜提上了车。

 

看到这一幕,我完全愣住了。老师的处理方式为什么和我的截然不同呢?

 

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出现失误和过错都是合理的成长过程,但我们成人往往因为他们浪费了我们时间,或给我们制造了麻烦就放大了这个过错。我们总是会本能地责备孩子的错误:以后别这么粗心,我以为我在提醒他,实际上我在批评他,否定他。不要让全班同学等你,我以为我在教育他,其实我在羞辱他,让他感到内疚和自责。最后我们的孩子学到的是做错事是会挨骂的,处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他知道了少做事就会少犯错,或者犯了错也别吭声。

 


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时间,心急的我们却常常代替孩子弥补他们的过错,这又让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会有大人帮ta兜着。于是我们的孩子要么缩手缩脚不敢尝试,要么学会了隐瞒、撒谎或者逃避责任,让别人去处理他的“烂摊子”。

 

我们再来看看加拿大老师的处理方法孩子虽然犯了错,却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孩子明白了,犯错没有什么大不了,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而且感谢他的如实相告,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即使在犯错的情况下。

 

在幼儿阶段,允许孩子犯错至关重要,因为孩子在错误中学习,错误中成长,而且这时错误的代价是最小的,可是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在童年不被允许犯错,所以他们会不可避免地在成年犯错,而成年后错误的代价也许是影响一生的。可以说,童年没有错误就没有成长,让孩子永远感觉到他是被尊重被关爱的。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妈妈对孩子说你如果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殊不知这是多么错误和伤人的一句话啊!

 

让孩子有安全感,是形成孩子健康人格的基础。

 

另一方面,老师感谢孩子的如实告知,却让他自己去取回南瓜,是为了教会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加拿大教育中非常强调中立的态度,不为孩子的错误而生气。孩子可以犯错,可以在遵守规矩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在这个故事中老师的做法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学会了承担后果(英文consequence是在加拿大教育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接受不同教育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结果,原来简单的一句话。带给孩子的感受和学习也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没有责备,没有说教,孩子却学会了解决问题,学会了成长。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尊重。


3

     鼓励

 


还有一次,我在幼儿园班级的烹饪课帮忙。这天的活动是做苹果派,小朋友们卷起袖子,用安全的小刀把老师已经切成大块的苹果再切成小块。孩子们无比兴奋,个个干劲十足。

 

可是,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显然不得要领,一直不敢下手,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切了一刀,却不小心把苹果切到了地上。这时,我急了,害怕孩子切到手,正想过去抓住孩子的手示范一下,并且准备长篇大论一番安全的重要性。

 

这时,老师过来了,说了句:

  “Good try

(很好的尝试!)

 

然后老师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并且示意我不要帮忙。随后,我在一旁仔细观察,果然这个孩子在“Good try”的鼓励下,一次次地尝试,终于学会了自如地用刀,并且能成功地把苹果切成一个个小块。

 

老师的行为给我一个启发:放手让孩子做。

 


我们多少次由于担心和焦虑总是给孩子传递负面的信息,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失败上。我们总是表扬成功的结果却往往忽略了努力的过程,或常常通过自以为是的好心去给孩子过度纠错和示范,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习惯于摸索一个成功的经验,然后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所谓成功捷径迅速达到理想的结果,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尝试的过程是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造的过程。老师注重的不是多快、多好地切好了苹果,而是孩子是如何学会切苹果的。

 

我们往往担任了功利主义的角色,快速地给出正确答案,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思考的权利。我们总是教的太多、帮的太多、讲的太多、不懂得放手,可当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却总是抱怨他们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动力?为什么没有创造性?为什么没有批判性思维?却不知道,我们不满意的孩子是我们亲手塑造出来的。

 

我们错误地以为老师就是要东西给孩子,却不知道老师更重要的是启迪孩子的智慧,正所谓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在我们的育下,我们的孩子只学会了模仿,却没有学会创新,出来的只会是匠人,启发引导孩子自己成长起来的才会成为艺术家。

 

老师给我的另外一个启发是:不要只注重结果,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一样值得鼓励。

 

后来我发现“good try几乎是加拿大家长和老师人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踢了臭球是“good try,做错了题是“good try,打翻了东西也是“good try,我才知道为什么人口只有3700万的加拿大,诺贝尔奖牌数量却名列全球第八,原来他们从小就是“在good try!”的鼓励下敢于冒险,敢于试错,敢于挑战,敢于创造!


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过分注重成果的快餐式教育,到成人后却未必有好的结果。相反,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慢养式教育,反倒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取得到了理想的成果。

 

因为人生是场马拉松,跑的早不等于跑的快,更不等于跑的久。(有关这个话题,本人将会有另一篇文章《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中招了吗?》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原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和小小的一个态度里,藏着大大的学问啊!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鼓励。


4

     “好好说话是门艺术,更是门科学

 


这三个小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便会拥有更多的人格健全、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好好说话,只是老师给孩子的教育中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水面以下的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心态。你是否能接受你的孩子与别人不同的差异从而静待花开?你是否能像尊重大人一样去尊重孩子幼小的心灵,给ta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你是否能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尝试和长大,这些问题都是对家长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有人说,你有几岁的孩子,你就是几岁的妈妈。我们过去所经历的教育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在的新时代了,究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对于妈妈的角色来说,你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呢?



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空洞的表扬并不能给孩子带来自信。相反聪明的孩子从你心不在焉的态度中已经知道你在撒谎,只有发自内心的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欣赏ta的与众不同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力量。

 

欣赏、尊重、鼓励,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

 

不如,我们就从好好说话开始学起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