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霜筠雪竹钟山寺 江湖秋梦橹声中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1-03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的士大夫,几乎人人都能吟诗作文。宋代的文坛领袖,也悉数出于士大夫之中。但,说到宋代的宰相,文名最盛的大概是太平宰相晏殊和改革家王安石。

“霜筠雪竹钟山寺” “江湖秋梦橹声中”,我一直以为它们是一句诗。后来翻《王荆公诗集》,才发现,前一句写在王安石刚做上宰相的时候,另一句则写于他相业正隆,改革如日中天之际。

细看这两首诗,高逸绝尘,淡薄远俗,无论哪句,都不似身在朝堂,领军改革,政务缠身,驰骋政坛之人所能写出。王安石之于宋朝,如擎天巨臂,力挽狂澜,如鬼斧神运,崩山啸海。但是谁能想到,在这扭转乾坤的金刚手段之后,竟隐藏着高蹈出世的逸世情怀。

王安石一生笃信佛教,晚年甚至几次捐家财于寺院。对于物质,他没有一点的挑剔,对于名位,他没有丝毫的眷顾。年轻时,便是士中奇人。闻达后,更是另类宰相。

南朝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皆前往请教,人称“山中宰相”。东晋时,谢安隐居东山,不问国事,而危难之际,淝水一战定乾坤,挽救国运。大概这世间的高手,都是寂寞孤独的。寂寞到只适合隐居尘世之外,以避俗尘。孤独到身在庙堂如入无人之地,此心静寂。鬼谷子、陶弘景属于前者,谢安前半生属于前者,后半世属于后者,而王安石属于后者。

王安石晚年罢相退隐金陵后,作小诗雅丽清绝,世称“半山体”,这些诗,与他年轻时、身居庙堂时的心境并无多大不同。大概,这位拗宰相从来没有变过,无论是人生态度还是执政理念。对的就是对的,认可的绝不妥协,人应该有这样的信仰和坚守。正如《宋史》所言: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峰巅岂惧遮望眼?江湖秋梦橹声中!

品读更多原创文章,敬请关注公众号“至乐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