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板香,臭鳜鱼,毛豆腐,一品锅……徽州之味!

 老阿更 2019-01-03

1

安徽似乎有很多好吃的,但是一时半会又讲不出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很难用一句话来告诉你,安徽人到底吃些什么。

安徽的饮食文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山野大地的神奇造化。淮河从北部经过,横穿安徽,米与面的关系瞬间变得清晰;南边呢,长江又穿城而过,芜湖、安庆一带的江鲜美味不输江南;新安江发源自南部,一路流向浙江,也让徽州文化顺流而下,与当地产生交融;接着有大别山和皖南山区的坐镇,让安徽的饮食出现了三大流派:沿淮菜、沿江菜和徽州菜。

徽州菜是传统意义上的徽菜。古时候的徽州有六县,分别是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如今徽州已经是个文化概念,但徽商对徽菜的影响深远,苏菜和沪菜都或多或少地汲取了徽菜的精华。直到现在,老城绩溪也源源不断地向全国范围内输送着大批名厨。

明朝嘉靖至清朝嘉庆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控制了横贯东西的长江商道和纵穿南北的大运河商道。徽商在上海、杭州、杭州、武汉地区盛极一时,《徽菜、徽厨、徽商对中国烹饪的贡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名的上海徽菜馆,譬如大中楼的拿手菜是炒鳝背、炒虾腰、煨海参;大富贵的拿手菜是红烧划水、沙地鲫鱼、杨梅丸子;大中华的拿手菜是红烧头尾、腐乳炸肉、大血汤……现在苏浙沪的名菜,在徽菜馆都能吃得到。

只可惜自上海开埠之后,徽商的主业典当业一落千丈,徽商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徽州之味,仍然飘散在我们的饭桌上与味蕾中。

徽州境内重峦叠嶂、溪流纵横,山民劳作辛苦,耗费了大量精力与汗水,加之气候潮湿,人们的口味也偏爱重油咸口,喜欢制酱、腌制各类咸菜与肉类,爱好发酵的食品,所以,徽菜素有「盐重好色,轻度腐败」一说。

2

我去过很多次皖南,星级酒店、城里的餐厅以及山里的农家乐都吃过,所以对徽菜算是很熟悉,除了常见的臭鳜鱼、毛豆腐,还熟知诸多美味,如火腿炖冬笋、茶笋肉丝香干、三角豆腐包、绩溪炒粉丝、荠菜圆子等等。

这一次去的是合肥的一家徽菜连锁店「刀板香」。专门在点评网站上挑选了评价颇高的望江东路店,其他两个店铺都尝过,味道好、服务赞、价格亲民,是家印象不错的品牌。闲话不多说,直接上菜!

多味刀板香。关于腌肉,除了火腿,徽州还有刀板香。刀板香的意思是,肉在刀版上切着吃的时候,是最美味的。吃刀板香最好趁热,刚刚出锅的咸肉晶莹剔透,在灯光下泛着油花,用筷子轻轻拈起一块,咸肉在空中颤颤巍巍,送进嘴边,油脂四溢,裹挟着肉香、菜香和带着油花的咸香,在嘴里不断升华。

屯溪臭鳜鱼。鳜鱼是宴席上的珍品,清蒸鳜鱼、松鼠鳜鱼、臭鳜鱼都是著名的菜肴。人们常说「桃花流水鳜鱼肥」,正值冬季,鳜鱼尚未到最肥美的时候,端上来的这条鱼并不算大,看上去很能勾起食欲,有点浓油赤酱的意思,鱼身上面铺满了各种辅料,以蒜薹、辣椒、肉丝为主。据说判断臭鳜鱼腌制得是否到位,要看鱼肉是否颜色嫩白,状若蒜籽,还散发着一股似臭非臭的迷人气味。

生煎呈坎毛豆腐。毛豆腐是徽菜发酵的最佳诠释。点卤是制作毛豆腐至关重要的环节,制作毛豆腐用的不是卤水和石膏,而是一种自制的酸水。将酸水和豆浆搅拌均匀,豆浆便很快地凝固在一起。

豆腐悄悄发生着变化。在不同的季节,毛豆腐会出现白色、黄色、灰色等不同的菌毛,当地人把毛豆腐放在油锅里煎成金黄色,称其为「虎皮豆腐」。

毛豆腐外焦里嫩,口感绵软,如清水豆腐,金色的绒毛看起来更像是一团团细小的肉松,而味道嘛,我觉得比臭豆腐还要好吃。

胡适一品锅。一品锅是层层叠叠的温暖,当地的村妇们人人会做。第一层是萝卜、冬笋、干豆角;第二层是排骨或红烧肉;第三层是装了肉馅的油豆泡;第四层是蛋饺,用韧性十足的鸭蛋做蛋皮;第五层是鸡肉;第六层是土鸡蛋或粉粿。有意思的是,蛋饺铺成一圈,摆成外圆内方的铜钱形状,而土鸡肉则铺在蛋饺露出来的钱眼里。最后在中间盖一颗大大的香菇,撒上葱花,锅热了,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十分诱人。

一品锅的前身是烧杂烩,胡适称之为一品锅。胡适的朋友石原皋30岁生日,孤身在外,江东秀热情地邀请他来家过生日,聚了两大桌子人,大家对一品锅赞不绝口。

丁阿姨烧鸡。一道平淡无奇的菜,若是在徽菜中吃红烧鸡,不如去皖南的农家乐尝尝土鸡。

春茶布丁。做法很有小清新的味道,糯糯的布丁上有几粒红豆沙相伴,吃完一桌子咸重交杂的徽州菜,一碗布丁起了恰到好处地爽口之效。

最后,想去绩溪吃炒粉丝,以及,想在春天去吃皖南的笋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