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中医辩证论治

 学中医书馆 2019-01-04

  腹痛是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范围内发生的疼痛而言。大腹,歧骨以下肚脐以上的部位为大腹。小腹,脐下正中的部位。少腹,脐下右左的部位。但亦有将小腹与少腹统称小腹者。脐腹,肚脐周围的部位。 腹痛之病,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内科、外科及妇科的多种疾病,皆可出现腹痛。因腹内有许多脏腑,并为手足三阴、足少阳,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故有关脏腑、经脉的病变均可导致腹痛。本篇主要讨论内科常见的腹痛。至于急腹痛、妇科疾病所致的腹痛,属于外科,妇科范畴,痢疾、霍乱、积聚等病所致的腹痛,可参考有关章节,本篇均不赘述。
腹痛之病《内经》记述甚详。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引痛矣。《灵枢·五邪》篇谓:邪在脾胃,则肌肉痛,……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谓。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以上载述,说明《内经》已认识到腹痛的病因与外邪侵袭相关,其中尤以寒邪入侵关系更为密切。在病机方面,揭示了。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同时还指出腹痛的病变与脾胃大小肠膀胱的关系以及叙述了腹痛的主要症状 等。这些论述,为后世进一步研究腹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奠定理论基础。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的认识,有较大的发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按心下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有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等记载。以上引证,均可说明《金匮》已初步建立了腹痛辨证论治体系。其中包含了寒证、实证、虚证的症状、治法与方药。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一·治卒腹痛方》记载治疗腹痛的方法22种,其中大部分是单方验方,亦有外治法,适用范围,包括寒证、虚证,寒热夹杂及实证等。经验较为丰富,从而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发展了腹痛的治疗。《诸病源候论·腹痛诸候·腹痛候》以脉象来判断本病的预后,如说:“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其脉当沉若缅,而反浮大,故当愈矣,其人不即愈者,必当死,以其病与脉相反故也。并在《久腹痛候》一论中,阐明了腹痛的病理转归,如谓“寒中久痛不瘥,冷入于大肠,则变下痢,所以然者,肠鸣气虚故也,肠虚则泄,故变下痢也。认为寒痛不愈,可转为泄泻与痢疾之病。《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指出因虫扰而引起腹痛的临床特征,如曰:“心腹中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病有休止,腹中热,善涎出,是蚘咬也。”并拟定温脾汤。治腹痛脐下交结,绕脐不止。温脾汤,是温下法的代表方,说明孙氏巳认识到寒实积滞也是腹痛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以上所述,均可证实晋唐时期,对腹痛的病因,尤在治疗方面,较之《金匮要略》更为丰富具体。
宋.张呆《医说·卷第五·腹痛有数种》在前人论述腹痛的基础上对本病的证治分类,阐发较全,如谓:“有人患痛,其状不一,有风痛、热痛,有冷痛,有冷积痛,有气积痛,有虫痛…”并对每种类型腹痛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皆有阐发,从而丰富了本病辨证论治的内容。《仁斋直指方》着重强调腹痛有:“气、血、痰、火皆能作痛,而食积伤脾,风冷入脾与夫脾间虫动,其为痛也居多;气、血、痰水、食积、风冷诸证之痛,每每停聚不散。惟火痛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又有呕吐清沫之为可验焉。”(转引自《杂病广要·身体类·腹痛》)此论列举了腹痛的各种病理因素,而且强调以食积、风冷、虫动等为重点,从而充实了腹痛的病因病机学说。
金元时期,刘河间提出“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之论。进而阐发腹痛寒热的病机,如谓:“坚痞腹满急痛,寒主拘缩,故急痛也。寒极则血脉凝泣,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坚痞而腹满也,或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寒类》认为寒痛乃寒凝脉涩所致,热痛乃“热郁于内”所成,临床上掌握寒热两类,是腹痛辨证要领之一。朱丹溪《丹溪心法·腹痛》提出:“初得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久必难。壮实与初病宜下。虚弱衰与久病,宜升之消之。以腹痛的新久虚实,来确定治则,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同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描述,较之前人更明确,其谓:“有客寒阻之不行,有热内生郁而不散,有死血食积湿痰结滞,妨碍升降,故痛。”可见,金元时期对腹痛的认识又有所深化。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五·腹痛》在详细阐明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提出:“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症施治,……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实者泻之。腹痛之病,范围极广,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也很复杂,龚氏能以八纲辨证,归纳为寒、热、虚、实四类,可谓提纲挈领。张景岳《景岳全书·心腹痛》篇,对腹痛不同部位与脏腑、病因的关系,虚实、寒热、气血之鉴别,皆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其中亦包含胃痛在内,但其主要内容是腹痛。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疼痛部位与脏腑的关系。如说:“凡病心腹痛者,有上中下三焦之别,上焦痛者,……此即胃脘痛也……;中焦痛者,在中脘脾胃间病也,下焦痛者,在脐下,旰肾大小肠膀胱病也。”其二,腹痛的虚实鉴别。如谓:“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多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闭者多虚。其三,寒热之辨。其曰;“痛证有寒热,误认之则为害不小,盖三焦痛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而热则流通不然也。认为腹痛以寒居多,热则少见,并阐明了为什么寒多热少的机理。其四,辨在气在血,如曰;“病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常处,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有形者病在血分,或为食积,凡血症食积而为胀痛者,必痛有常所,而胀无休息,不往不来,不离其处者,是有形之痛也。此外,在论治方面,共立十五论,除两论外,其余皆为腹痛而立,所论之处,说理透彻,用方精当,实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故景岳对本病的论述,可谓师承前说,独具己见,而影响后世。李中梓《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腹痛》强调芍药甘草汤在腹痛中的治疗作用,如说:“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方也。”并对腹痛虚证的治法,尚有较全面的阐发,即日:“虚者安可通利乎,故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以脾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脾肾败也,非温补命门不可。亦泥痛无补法,则杀人惨于利器矣。。文中以。非……不可”之肯定语,一则说明补法在腹痛治疗中的作用,二则批驳“痛无补法”之论。综上所述,可知明代诸家对腹痛的认识,皆补前人之不足。
清.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芍药甘草汤》在解释芍药甘草汤的运用时,提出了腹痛的部位之不同,其致病因素亦各异。如说:“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属食积外邪,绕脐痛者,多属痰火积热,脐下少腹痛者,多属寒,或瘀血,或溺涩。汪氏之论,对本病的辨证,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之六·腹胁门·腹痛》对寒热之痛作了鉴别,如云:“伤于寒者,痛无间断,得热则缓。伤于热者,痛作有时,得寒则减。”在治疗上设及时止痛法,即“用炒盐,或姜渣,或麸皮炒热,绢包熨痛处,冷则再炒再熨,以愈为度。或用吐法亦可。”。这些疗法,对于因寒暴痛,或饮食痰浊,壅塞上焦之痛,乃行之有效的简易方法。书中还对小腹痛的病因证治颇有独到见解。如说;“小腹为至阴之位,厥阴所属。有沉寒下虚,有积热内郁,或忿怒所至,或房劳所伤,致中上二焦清纯之气,下隘于至阴之地,郁久不舒,痛连阴器,久则元气愈虚,不能归复本位,所以痛无休止耳。然肝主疏泄,不利峻补,总宜调和气血为主。《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腹痛》认为腹痛应;“审其痛势之高下,辨其色脉之衰旺,细究其因,确从何起?大都在脏者,以旰、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点明了腹痛辨证的要领及与脏腑的联系。在治疗方面,提出了以下法则与方药,如说:“若通阳而泄浊者,如吴茱萸汤及四逆汤法,清火而泄郁者,如左金丸及金铃子法,开通气分者,如四七汤及五磨饮法,宣攻营络者,如穿山甲、桃仁、归须、韭根之剂及下瘀血汤法,缓而和者,如芍甘汤加减,及甘麦大枣汤法,柔而通者,如苁蓉、柏子、肉桂、当归之剂,及复脉加减法,至于食滞消之,蛔扰安之,症瘕理之,内疝平之,痧秽之候,以芳香解之,偏积之类,究其原而治之。”这些治则与方药,是叶天士治腹痛的经验总结,亦是现今临床常用之法。 
总之,腹痛之理论源于《内经》,而辨证论治,发展于《金匮要略》,后世各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不断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及辨证施治的理论与实践,渐臻完备。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感时邪
1.寒邪入侵腹中,中阳受伤,脾胃运化失常,寒凝气滞,经脉运行受阻,故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又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明.王肯堂亦谓;。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胀痛由生。。凡此均已说明,外感时邪,其中以感寒邪而致腹痛者,最为多见。
2.夏月酷暑,多由暑热之邪入侵,暑热挟湿,或兼积滞,内结于中,腑气不通,亦能导致腹痛。故有。腹痛非一,……夏秋暑湿痧秽之类也”之说(《临证指南医案·腹痛》)。
(二)情志因素,情志怫郁,或恼怒伤肝,肝失疏泄,气失条达,肝郁气滞或旰气郁结,横逆攻脾,肝脾不和,气机失畅,均可引起气滞腹痛。故《类证治裁·腹痛》有:“七情气郁,攻冲作痛。之说。《证治汇补·腹痛》亦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景岳全书·心腹痛》也提出:“凡三焦病证,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以上诸说,证明因情志失调,而致气机郁滞,亦是腹痛发生的常见因素。
(三)饮食不节
1.恣食辛辣厚味,酿生湿热,湿遏热结,气机不和,传导失职,故生腹痛。
2.过食生冷,损伤脾阳,运化失司,寒湿稽留,寒主收引,凝滞气机,通降失常,故发为腹痛。
3.暴饮暴食,胃纳过盛,脾运不及,宿食内停,可生食积腹痛。《医学心悟·腹痛》说:“寻常腹痛,全在寒热、食积,分别详明为主。”
(四)蛔虫内扰,或扭结成团,以致气血逆乱,故腹痛时止时作。如《张氏医通·腹痛》说,“虫痛者,懊侬作痛,上下不定,痛有休止,或有块梗起,痛则呕吐清水,当从虫积治之。”
(五)其它因素
l.素体阳虚,或腹痛曰久,损其脾阳,中阳衰惫,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其温养,血行迟滞,亦致腹痛。如《诸病源候论·久腹痛候》说:“久腹痛,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景岳全书·心腹痛》亦说;“气血虚寒不能营养心脾者,最多心腹痛证。然必以积劳、积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所病。”
2.跌仆创伤,或腹部手术以致脏腑经络受损,气血瘀滞不通,可成瘀血作痛。如《丹溪心法·腹痛》说。“如颠扑损伤而腹痛者,乃是瘀血。”
总之,腹痛的病因虽多,但以因寒作痛,气滞而痛,或食积而痛,最为常见。
二、病机
1.发病机理
腹痛的发生,仍不离。不通则痛。这一机理。就腹痛而言,系由寒邪暑热、食积,情志、虫积及外伤等因素,导致腹内脏腑气机郁滞,血行受阻,或通过腹部经脉,为病邪所滞,络脉痹阻,故不通而痛。至于素体阳虚,或气血虚弱,则脏腑脉络失于温养,其络脉失于舒展,或气血运行无力,而产生痛感者,此属虚痛。
2.病理属性
归纳起来,不外虚实两类。实者为寒邪内阻、湿热积滞、气滞血瘀等。虚者主要责之于中虚脏寒,脉络失于温养。
3.病机演变
腹痛之虚、实、寒、热、气,血之间,往往互相转化,或互相交错,兼夹为病。如寒痛日久,郁而化热,可致郁热内结,气滞作痛,迁延不愈,可成气滞血瘀或瘀血内阻,虚痛感邪,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标实,则虚实夹杂,跌仆手术,腹络受损,瘀血留着,多兼气滞,或因感邪而痛,复加饮食所伤,往往邪食相兼。此外,气滞血瘀或食积痰滞,郁阻络脉,渐致有形,固定不移,可形成症积之病,或湿热食滞,壅阻肠腑,气血凝滞,瘀热内结,肉腐成脓,可酿成内痈(如肠痈),故腹痛的病机复杂多变。

    【类证鉴别】

  一、腹痛与胃痛的鉴别:胃处腹中,其疼痛性质亦有类似之处,但就其疼痛部位而言,胃痛常以胃脘临近心窝处疼痛,多伴见嗳气、吐酸,嘈杂等症。腹痛则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的整个部位。一般无吐酸、嘈杂之证。胃痛的病变部位,以胃为主,与肝脾的关系密切,腹痛之病变,概括了腹内脏腑气血郁滞及通过腹部经脉受病,皆可致痛,故范围极为广泛。
二、痢疾、霍乱,症积等病皆有腹痛症状,但痢疾以痢下赤白、里急后重为特征,霍乱则以卒然发病、上吐下泻为主症,症积之病,则腹内结块,按之可寻。故这几种病证,与腹痛不难鉴别。
三、内科腹痛与外科腹痛的特征,亦不一样。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者多,或自觉疼痛为主,压痛不明显,或疼痛不局限,定位不明确等。外科腹痛,一般先腹痛后发 ,热,疼痛剧烈,腹痛部位局限,或有明显压痛之处,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甚至腹式呼吸消失等。此外,女性患者,还应与妇科腹痛相鉴别。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胎、产相联系,如痛经,流产、子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等病,所引起的腹痛,不难与内科腹痛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需紧急处理;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疼痛缠绵,或痛势不甚,病程长,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反复发作。
2.辨病位 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初起所致腹痛,痛在脐腹,病位多在肠胃;痛在少腹,伴有肝气郁结之象,因情志而致或触发者,病位多在肝;腹痛绵绵,痛在小腹者,病位在肾、脾。
3.辨病性痛势急剧,呈暴痛拒按,伴腹胀、呕逆者,属实;痛势隐隐,或久痛,喜按或可按者,属虚;疼痛急迫阵作,口渴身热,喜凉,便秘或大便秽臭者,属热;疼痛拘急,腹鸣切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者,属寒;疼痛时轻时重,攻冲走窜,伴胸胁不舒,嗳气腹胀,得矢气而后快,每因情志变动而疼痛加重,属气滞;疼痛呈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扪及包块,舌质隐青,或有瘀点、瘀斑者,属血瘀;疼痛欲便,便后痛减,伴嗳腐苔腻者,属食积。
二、治疗原则
腹痛以“通”立法,但决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施以“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同时注意通补关系。“不通而痛”,为实证疼痛的病机,治当通利祛邪;“不荣而痛”为虚证疼痛的病机,治当温补扶正。
另外,对于急性腹痛诊断尚未确定者,当禁食、胃肠减压,严禁滥用止痛剂、泻剂、灌肠或注射刺激肠道蠕动的药物。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营养,有厥脱征象或有厥脱者,应积极抗厥脱治疗,若有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寒凝腹痛]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则重,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怕冷蜷卧,小便清利,大便溏,苔白或白腻,脉沉紧或沉弦。外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于腹,使寒凝于腹内,腹中阳气不通,气血不畅络脉被阻,故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助寒收引则痛势加重,得温暖则阳气通,寒气散,故痛势缓而减;阳气不能外达则怕冷蜷卧;寒为水之性,寒盛故口不渴;小便清,大便溏皆为寒凝内阻之象;苔白为寒,白腻为寒湿,脉象为寒凝内阻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组成:炮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砂仁、木香、甘草。
·方中炮附子辛热温通,能温经逐阴散寒,干姜味辛性热,散脾胃之寒湿,暖中焦,能走能守,祛体内寒邪,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温中散寒的作用大为增强,共为君药;气充则阳生,故以人参补中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两药合用相须配对,协同并用,使健脾益气作用增强,共为臣药,且人参与君药为相使合用,辛甘扶阳,人参得君药使补而能行,大气周流,君药得人参使行而不过,中气畅达,有相补相助之意,使阳气充足,寒邪祛除;砂仁性温,有温中调气作用,木香辛散,苦降温通,理三焦,尤善行肠道气滞,两药合用,芳香理气,使被寒邪遏阻之气机得以畅行而痛止,同时亦可防止人参、白术益气补中作用的呆滞、滋腻弊病的产生,两药共为佐药;甘草甘平,能缓和附子、干姜之热性,以防伤阴,与人参、白术同用,能缓和补力,作用持久,同白术与甘草相配,能促进白术健脾作用发挥,并和缓其刚燥之性,还有缓脾止痛之功,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则寒邪除,疼痛止。
·服药后疼痛仍不缓解者,加高良姜、荜茇、乌药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寒湿偏盛,伴见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倦怠身重,苔白腻者,加姜半夏、厚朴、藿香、苍术、吴茱萸以温中散寒,化湿降逆;兼风寒表证者,加桂枝、紫苏、白芷、防风,去人参、干姜以散表寒;夏暑之季感邪者,加香薷、藿香、苍术、佩兰等以芳香化湿;若大便不溏反秘结或大便不通者,此为寒邪夹积滞,加大黄以荡除积滞。
·本证还可用天香正气散合良附丸或高良姜汤治疗。附子为本证必用药,医者可依地域及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增减剂量,一般为15~30g,大剂量可重用至50g以上。但应注意,附子应先煎久煎以减其毒性,一般应煎60分钟以上。

 [热结腹痛]腹痛腹胀,硬满拒按,身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干或黄腻、或焦黄起刺,脉洪数或弦数、或沉实有力。本证常由平素嗜食厚味醇酒辛辣烤炙,外受暑季湿热熏蒸,致肠道积热,热郁结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痛腹胀,硬满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热积滞壅于肠胃,灼伤津液,故口干渴,身热,尿黄赤;舌苔、脉象均为肠胃实热之象。
[治法]清热通腑
[方药]调胃承气汤加减 组成:大黄、芒硝、炙甘草。
·大黄苦寒,清热泻火,破积滞荡涤肠胃而通结为君药;芒硝咸寒,咸能软坚,寒能泻热,消除病因,芒硝善于润肠燥,软坚结而泻下通便为臣药,两者相须而用,起到清热通腑之功,并能除血分中之热邪;炙甘草甘缓和中,益气养胃,以缓大黄、芒硝之苦泄,使药力缓缓下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清热泻火通腑,则可泄尽肠胃中无形热结。
·湿热者,伴见口渴不欲饮,身热,苔黄腻,加薏苡仁、豆豉、黄芩、栀子以清化湿热泻火;暑湿之季发病者,可用黄连香薷饮;肝郁化火引起者,加金铃子散。
·本证腑通热结除疼痛止即应停用攻下,改投调理肠胃之剂,不可连用攻下而损伤正气。

[虚寒腹痛]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得温则舒,按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中阳虚寒,脾阳不振,气血不能温养脏腑,腹部经脉失于温养,络脉不和,不荣而痛,故腹痛绵绵;正邪交争,正胜则痛止,邪盛则痛作,故时作时止;寒得温则散,故按之温之痛减;气短怯寒,神疲乏力乃阳气虚之征;中州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寒湿,则大便溏薄;舌苔、脉象均为虚寒之象。
[治法]温中补虚 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组成:饴糖、芍药、肉桂、炙甘草、大枣、生姜。
·方中饴糖甘温,入脾胃肺经,能温脾补虚以建中气,和缓里急而止痛,其用量重为君药;芍药酸寒,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能收阴气而健脾敛中州阳气,倍用芍药,意在养血敛阴,启阴精以生阳气,与甘温之饴糖相合则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故芍药为臣;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与饴糖合则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增强,与芍药合用则酸甘化阴,抑木扶土,又能缓急止痛,肉桂大辛大热,气味俱厚,散寒温阳,温煦气血,与饴糖合,辛甘生阳,助饴糖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且肉桂性能杀木,合芍药以制肝,防寒夹木势来侮土,故可退寒邪,共为佐药;生姜昧辛温,大枣味甘温,甘辛相合能健脾胃而和营卫气血,使经脉通畅,阳气所达,寒邪自除,为使药。
·气虚偏重者,伴见倦怠懒言,头晕目眩,舌质淡,体胖大,有齿痕,加炙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血虚者,伴见面色萎黄或面色咣白,心悸,加炙黄芪、当归;服药后腹痛仍不缓解,方中加熟附子、干姜,去生姜;若伴有恶心呕吐者,用千金吴茱萸汤。
·阳气虚寒,气血不畅,络脉不和之腹痛,日久可致虚中夹实,络脉郁滞,治疗可温中补虚,通络止痛并举,药选丹参、檀香、九香虫等。

[气滞腹痛] 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苔薄白或白,脉弦。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故腹胀闷痛;病在气分,气聚则痛而见形,气散则无痕迹,故痛无定处;肝主疏泄,气机郁滞则疏泄之职失司,肝郁气滞则有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后则气滞有所通畅,故痛势稍减;情志变动则加重气滞,故疼痛发作;舌苔、脉象均为气机郁滞之象。
[治法]行气解郁
[方药]木香调气散加减 组成:木香、香附、乌药、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砂仁、桂枝、甘草。
·方中木香辛散苦降,芳香而燥,可升可降,通理三焦,擅长于调中宣滞,行气止痛,香附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窜,为理气良药,利三焦,解六郁,专属开郁散气,乌药辛开温散香窜,能顺气畅中,并上可入肺脾,下可入肾与膀胱,既可行脾胃气滞,又可疏肝理气解郁,三药合用能增强理气行滞之功,共为君药;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青皮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能疏肝胆,破气滞,陈皮辛苦性温气芳香,可降气宽膈,治七情之郁,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四药辅君药加强理气解郁之功,共为臣药;佐以苍术燥湿健脾,砂仁温中醒脾,和气化湿,桂枝辛散温通,入肝能杀肝木,并可调和气血,川芎行气活血,开郁行散;使以甘草制约方中辛香温燥药伤阴。和诸药。
·肝郁较重,痛连两胁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内有郁热,舌红苔黄者,加黄芩、栀子、知母、黄柏。
·本方药多辛香温燥,不宜久服,有阴虚症状者更不宜用。本证在临床上还可选用枳朴香砂汤。因恼怒伤肝引起腹痛者,可用柴胡清肝饮;气结痰凝者,用二陈四七汤;气结便秘,脉数者,用厚朴大黄汤。

 [血瘀腹痛]腹痛拒按,呈刺痛,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瘀血阻滞腹部血脉故腹痛,呈刺痛,痛处固定;血瘀为有形之实证故痛而拒按,经久不愈;舌、脉均为血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 组成:五灵脂、当归、红花、桃仁、川芎、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甘草。
·方中五灵脂甘温,专入血分,长于通利血脉,散瘀止痛,炒则去其恶臭,为君药;当归味辛,入血分,补血活血,桃仁活血祛瘀力较强,红花专入血分,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桃仁与红花相须配对后祛瘀之力大增,治疗一切血脉瘀滞,皆为臣药;川芎、赤芍、丹皮活血化瘀,助主药增加活血化瘀之功,乌药、延胡索、香附、枳壳行气助活血药达病所,同时延胡索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止痛功效,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中当归配桃仁,两药合用,相使配对,有祛瘀通闭而不伤血,养血补虚而不碍瘀之妙;当归配川芎,两药相使配对,可增强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功,当归之润可制川芎辛燥,川芎辛燥又可防当归之腻,祛瘀而不伤气血,诸药合用活血祛瘀而不伤气血,瘀血除则疼痛止。
·病人少腹疼痛为主者,改投少腹逐瘀汤。
·本证以术后脉络损伤、粘连作痛多见,医者可根据病情酌用王清任的诸逐瘀汤化裁治疗。

[食积腹痛]腹胀痛拒按,恶食嗳腐,大便或秘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食积停滞于肠中,腑气不通,故腹胀痛;食积为有形之实邪故拒按;食积停于肠中不化故嗳腐恶食;腑气不通,升降失调则大便秘,痛而欲泻乃食积下行之象,泻后肠中食积减,故腹痛亦缓;舌苔、脉象均为食积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壳化滞汤加减 组成:枳壳、厚朴、砂仁、陈皮、神曲、麦芽、莱菔子。
·方中枳壳苦泄辛散,破气导滞除胀,逐宿食,通便闭为君药;厚朴疏利气机,行气除胀,砂仁行气化湿,温中醒脾,陈皮宽膈降气,三药助枳壳行气导滞为臣药;神曲消食健脾,麦芽消食和中,莱菔子消食下气,三药合用可以加强消食化滞之效,共为佐药。诸药合用行气导滞,消食积,畅气机,积滞得下而痛除。
·大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荡积;食积日久有化湿生热之象者,改投枳实导滞丸。
·本证积滞在肠中,故应通腑荡积,食积去则腹痛自止。
┏━━━━━━┳━━━━━━━━━━━━━━━━━━━━┳━━━━━━━┳━━━━━━━┳━━━━━━┓
┃ ┃ 症 状 ┃ 病 机 ┃ 治 法 ┃ 主 方 ┃
┣━━━━━━╋━━━━━━━━━━━┳━━━━━━━━╋━━━━━━━╋━━━━━━━╋━━━━━━┫
┃ 寒 ┃ 主 症 ┃ 兼 症 ┃寒邪伤中,气 ┃温中散寒 ┃天香正气散 ┃
┃ ┣━━━━━━━━━━━╋━━━━━━━━┫ ┃ ┃ ┃
┃ 邪 ┃ ┃ ┃机郁滞 ┃ ┃ ┃
┃ 内 ┃腹痛急暴,遇冷则甚, ┃口不渴,大便 ┃ ┃ ┃ ┃
┃ 阻 ┃得温则缓,怕冷,蜷 ┃溏薄,或秘结, ┃ ┃ ┃ ┃
┃ 证 ┃卧,苔薄白,脉沉紧 ┃小便清利 ┃ ┃ ┃ ┃
┣━━━━━━╋━━━━━━━━━━━╋━━━━━━━━╋━━━━━━━╋━━━━━━━╋━━━━━━┫
┃ 中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 ┃大便溏薄,怕 ┃脾阳不振,寒 ┃甘温益气,温 ┃小建中汤 ┃
┃ 虚 ┃喜温喜按,饥饿及劳 ┃冷,神疲,气 ┃从内生,脉络 ┃中散寒 ┃ ┃
┃ 脏 ┃累后痛甚。得食或休 ┃短 ┃失养 ┃ ┃ ┃
┃ 寒 ┃息后痛减,舌淡苔白, ┃ ┃ ┃ ┃ ┃
┃ 证 ┃脉沉细 ┃ ┃ ┃ ┃ ┃
┣━━┳━━━╋━━━━━━━━━━━╋━━━━━━━━╋━━━━━━━╋━━━━━━━╋━━━━━━┫
┃ ┃气 ┃脘腹或胁下胀痛,攻 ┃痛引少腹,胸 ┃肝气郁结,逆 ┃疏肝调气 ┃柴胡疏肝散 ┃
┃气 ┃滞 ┃窜不定,舌苔薄,脉 ┃闷嗳气,恼怒 ┃而乘脾 ┃ ┃ ┃
┃滞 ┃证 ┃弦或弦细 ┃忧虑疼痛易作 ┃ ┃ ┃ ┃
┃ ┣━━━╋━━━━━━━━━━━╋━━━━━━━━╋━━━━━━━╋━━━━━━━╋━━━━━━┫
┃血 ┃ ┃ ┃ ┃ ┃ ┃ ┃
┃瘀 ┃ 血 ┃腹痛如针刺,痛处固 ┃腹部疼痛经久 ┃血络瘀阻 ┃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汤 ┃
┃证 ┃ 瘀 ┃定不移而拒按,舌质 ┃不愈 ┃ ┃ ┃ ┃
┃ ┃ 证 ┃紫暗,脉细涩 ┃ ┃ ┃ ┃ ┃
┣━━┻━━━╋━━━━━━━━━━━╋━━━━━━━━╋━━━━━━━╋━━━━━━━╋━━━━━━┫
┃ 湿 ┃腹痛突然,持续加重, ┃身热,大便秘 ┃湿热内结,腑 ┃清化湿热,通 ┃大承气汤 ┃
┃ 热 ┃或阵发剧痛,腹痛胀 ┃结,或溏而不 ┃气不通 ┃腑导滞 ┃ ┃
┃ 积 ┃满,拒按,口干苦, ┃爽,胸脘痞闷 ┃ ┃ ┃ ┃
┃ 滞 ┃小便黄赤。舌苔黄腻, ┃嗳腐吞酸,或 ┃ ┃ ┃ ┃
┃ 证 ┃脉弦数 ┃呕恶 ┃ ┃ ┃ ┃
┗━━━━━━┻━━━━━━━━━━━┻━━━━━━━━┻━━━━━━━┻━━━━━━━┻━━━━━━┛

藤、连翘等。

【其它治疗】

  (一)单方验方
1.小茴香9克,乌药6克,水煎服。适用于寒痛。
2.五灵脂9克,蒲黄9克,研细末,醋、水各半,煮透,连渣服之。适用于血瘀腹痛。
3.莱菔子15克,广木香5克,共研细末开水炖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4.吴茱萸3克,木香2.5克,研末,开水冲服。适用于气滞腹痛。
5.艾叶5克,香附10克,肉桂3克,水煎服。治虚寒腹痛。
6.黄芪工5克,甘草6克,水煎服。治气虚腹痛。
7.蔓荆子15克(炒),研细末,开水送下。适用于热痛。
8.黄荆树子(晒干) 10克,炒研细末和红糖冲服。适用于食积腹痛。
(二)外治法
1.硫黄,吴茱萸各6克,大蒜适量,捣和,涂敷脐中。适用于寒痛。
2.皮硝30"--'90克,打碎,布包敷于痛处或脐部。适用于因食滞湿热而引起的腹痛。
3.白胡椒研细末,以少许纳入脐中,外贴胶布。适用于感寒腹痛。
4.苦瓜藤叶10片,洗净捣烂敷少腹痛处或用栀仁20粒、胡荽菜一两,捣烂外敷少腹痛处。此法适用于腹部热痛。
(三)针灸疗法
1.寒邪内积;针中脘、关元,足三里,公孙。隔盐灸神阙。 .
2.脾阳不振:针刺用补法,并灸。取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章门、足三里等穴。
3.饮食停滞;针刺用泻法,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庭等穴。

【预防保健】

  (一)预防
1.夏月勿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或过于冒暑劳作,以防暑热,寒湿入侵.
2。饭后勿急跑,或作其它剧烈活动,勿暴饮暴食。
3。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蔬菜要洗净炒熟,以防虫卵入侵。
二,护理
l.腹痛患者,当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勿忧思或郁怒,避免风寒暑湿。
2。节制饮食,不得过饥过饱,腹痛时可少食多餐,必要时暂禁食,忌食一切油腻坚硬之物。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的部位疼痛而言。腹内脏腑及通过腹部的经脉很多,因此,本病临床极为常见,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本篇所论及者,主要是内科常见的腹痛。
本病的发生,主要因外邪、饮食、情志或阳虚脏寒等因素,使腹部的脏腑经脉受病,导致气机郁滞,络脉痹阻,或络脉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遂成各种类型的腹痛。病情虽然复杂,但总不外虚实两个方面。

  关于腹痛的辨证,须注意辨缓急,明痛性,察脉象,分部位以辨清寒、热、虚、实及其在气,在血六个方面,但六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临床常以寒邪内阻、中虚脏寒、气滞血瘀、湿热积滞等类型进行辨证论洽,但诸种证型之中,往往互相交错,相兼为病,故应结合具体症状,随证而辨治之。
腹痛的治疗虽总以“通”立法。但“通”字的含义甚广,决非单指通下一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气滞者行之、血瘀者化之,皆谓之“通”。不可拘泥,执一而论。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精神调摄,饮食的宜忌等,皆有助于提高疗效,促其早日康复。.

【各家论述】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热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热气从上,则脉充大而气血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七·心腹门·腹痛》:“脏腑内虚,寒气客之,与正气相击,故令痛也,又有冷积不散,乍间乍甚,为久腹痛者,着重遇于寒,则致肠鸣下利,盖腹为至阴之所居,又为阴邪客搏故也。”
《万病回春·卷之五·腹痛》;“腹痛者,有寒、热,食晨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 
《景岳全书·卷二十五·心腹痛》。“凡诸病之虚实辨之于脉者皆易,惟心腹痛者,则有大有小,其脉多有难辨,虽滑实有力者,固多实邪,虚弱无神者,固多虚邪,此其常也。然暴痛之极者,每多沉伏细涩,最似极虚之候,不知气为邪逆,气逆则脉道不行而沉伏异常,此正邪买之脉,然于沉伏之中,细察之必有梗梗然弦紧之意,此必寒邪阻遏阳气者多有是脉。若火邪作痛,则不然也。凡见此者,不得因其细极,微极,便认为虚脱,妄用补剂必大误矣。辨此之法,当家其形气,以见平素之强弱。问其何因,以知新病久病及何所因而起,大都暴病痛急而脉忽细伏者,多实邪,久病痛缓而脉本微弱者,为虚邪。”
《医宗必读·卷八·腹痛》:“须知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喜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 .
《医学真传·心腹痛》;“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